吉视传媒跌惨了!32万人被套,抄底的全成接盘侠?

发布时间:2025-10-27 08:17  浏览量:1

最近A股市场里,吉视传媒的走势把不少股民给整懵了。股价从之前的高位一路往下砸,跌幅眼看就要奔着50%去,更让人揪心的是,最新数据显示股东人数已经飙到31.56万户,短短三个月就多了20多万散户进场,这32万人差不多都被套在了里面。抄底的人本以为捡了便宜,结果大多成了接盘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说,给被套的股民捋捋头绪。

先看最直观的股价和股东数据,这两组数搁一块儿,能把人看心惊。截至10月24日,吉视传媒收盘价3.59元,总市值125亿出头,对比之前的高点,跌幅已经接近腰斩。而股东人数更夸张,2025年6月底还只有11.35万户,到9月底直接飙升到31.56万户,三个月增幅178%,户均持股从3.07万股降到1.11万股,筹码明显从大户手里换到了散户兜里 。

这波散户进场不是没原因的,早前确实有不少"利好信号"勾着人。今年一季度,吉视传媒营收4.99亿,同比增长23.14%,创下上市以来同期新高,政企业务更是暴涨517%,拿下好几个千万级项目 。加上公司又是整合IPTV资产,又是跟大数据交易所、三六零成立合资公司搞数字经济,还传出要定向增发收购高科技企业的消息,听起来转型架势很足,中邮证券甚至给了"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能盈利0.36亿 。这些消息一叠加,不少人觉得这票是"价值洼地",赶紧抄底进场。

但散户没看透的是,这些表面利好背后藏着不少隐患,业绩就是最核心的硬伤。别看营收涨了,净利润却一直在亏,2025年三季度累计亏损3.46亿,同比还扩大了11.92%,净利润率低到-23.89%。一季度所谓的"减亏"也只是幅度收窄,本质还是没赚钱,而且到了三季度亏损又扩大了,说明转型带来的营收增长根本撑不起盈利。更关键的是,公司自己都发公告泼冷水,说没有重组注资这类重大利好,也不沾任何市场热门概念,等于直接戳破了炒作的泡沫。

比业绩更要命的是资金动向,主力早借着利好跑路了。9月就有数据显示,吉视传媒三天跌了20%,触发上交所异常波动警报,近五天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2亿,三十天更是跑了27亿。到了电影《731》上映前,按理说投资方该跟着受益,结果股价反而暴跌7.84%,当天主力就跑了近3亿,小单却净流入4亿,典型的"主力出货、散户接盘"套路。这就很清楚了,之前的利好消息早被主力用来拉高股价,等散户跟风进场,正好成了他们的"接盘侠"。

现在最让32万被套股民头疼的是:这票还有救吗?啥时候能解套?先得客观看两点现实。一方面,短期想反弹很难,筹码太分散了,31万多散户持股,没有主力愿意拉抬股价,毕竟谁也不想当"活雷锋",替散户抬轿子 。而且从估值看,目前PS(市销率)6.39,PB(市净率)2.5,在传媒行业里不算低,加上还在亏损,PE(市盈率)是负数,缺乏估值支撑。

但另一方面,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关键得看转型能不能真落地。公司研发投入在增加,2024年花了1.35亿研发费,增长77%,研发强度6.83%,要是这些投入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盈利,比如政企业务、数据要素业务能持续放量,业绩拐点真的出现,股价才有翻身的可能 。另外,东北振兴政策红利要是能切实惠及到公司,也可能带来新的支撑。

给被套的股民提几个实在建议,别光盯着股价发愁。首先得算清自己的持仓成本和仓位,要是仓位不重、成本不算太高,能承受继续下跌,可以先观察后续两个季度的财报,重点看净利润能不能止血,政企业务增长是不是可持续,这是判断公司有没有转机的关键。要是仓位很重、成本又高,盲目割肉可能不划算,但也别再加仓补仓,现在趋势没走稳,补仓容易越套越深。

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以后别再掉进类似的坑。很多散户抄底都是看"消息面",觉得公司有动作就肯定涨,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业绩支撑。像吉视传媒这样,营收涨但利润亏,本质就是"增收不增利",转型还没见到实效,这种时候进场风险本来就大。而且看到股东人数突然暴增,就得警惕是不是主力在派发筹码,筹码分散的股票很难有大行情。

最后得说句实在话,股市里没有稳赚的"抄底",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吉视传媒这波下跌,给32万被套股民上了生动一课:不管消息多诱人,不管走势多像"底部",没了业绩支撑和资金认可,一切都是空谈。现在被套的股民也别太焦虑,要么耐心等业绩验证,要么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决断,但千万别再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补仓。

市场永远在用真金白银说话,吉视传媒接下来是"深坑"还是"转机",得看公司自己能不能拿出真业绩。对于股民来说,与其天天盼着股价反弹,不如多研究公司基本面,下次再进场才不会轻易当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