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售价暴跌,药品绝非炒作的筹码
发布时间:2025-10-27 15:21 浏览量:1
□王麓民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有“药中茅台”之称的片仔癀,近日交出一份“最差”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与此同时,曾经“一粒难求”的片仔癀锭剂价格也不再坚挺。目前各大网络平台上,其售价已出现价格倒挂,低至593元/粒,较760元的官方指导价大幅下降,价差超21%。而该药在2021年曾被炒到1600元一粒。
药品,从来就不是用来炒作的筹码。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管理应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这就说明药品是特殊商品,具有公益属性,它不能也不应沦为纯粹的市场投机商品。
片仔癀价格的暴涨暴跌,是典型的投机泡沫。其剧本我们并不陌生:先是凭借“国家保密配方”的神秘感和有限的供应,塑造其稀缺性。随后,在资本和渠道的推波助澜下,通过多次提价强化其“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吸引投机者涌入。最终,在“买涨不买跌”的群体心理作用下,药品需求被扭曲、放大,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形成危险的击鼓传花游戏。
背离药品基本属性的炒作不能允许。药品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与健康相连的特殊商品。炒作药品,会加重患者医药费成本,同时,因为药价高企而用不起药,影响治疗。对片仔癀这样传统的中成药而言,高昂的价格,会让患者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中药产品的可及性,也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药企不能短视而忘了初心。片仔癀公司在市场狂热时,非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平抑价格,让药品回归治病救人本位,反而在2023年5月逆势大幅提价至每粒760元,试图进一步榨取市场红利。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短期内虽推高了业绩,长期却加速了价格泡沫的破裂。当高昂的价格彻底抑制了真实需求,并催生出大量渠道库存时,业绩遭遇“滑铁卢”便成为定局。今年片仔癀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正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片仔癀价格退烧,给药企和市场参与者以警示。对于药企而言,必须守住做药人的初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应植根于产品疗效、技术创新和普惠可及,而非依靠营造稀缺、鼓励投机来维持高溢价。将核心产品异化为金融工具,或许能赢得一时的财报光鲜,但最终会透支品牌信誉,失去市场的信任。片仔癀自2021年以来市值蒸发约1800亿元,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对于市场和投资者而言,必须认清药品的特殊属性。任何试图将关乎生命健康的药品作为炒作标的的行为,都蕴含着巨大的伦理风险和商业风险。当一种药品的价值不再由其疗效决定,而是由投机者的预期决定时,这个市场就已经走上了歧路。
药品,从来就不是也永远不应该是炒作的筹码。市场理性如同医嘱“多喝温白水”,也许可为片仔癀价格“退烧”,却不一定能治本。而监管的严密防线与药企对初心的坚守,才是真正清热解毒、使药品回归治病救人属性的制度良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