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大意!医保百日严查开始,买药时这几条“红线”碰不得,会被罚

发布时间:2025-09-30 12:39  浏览量:1

2025年9月,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的通知》,明确从9月1日起至12月1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整治。此次行动特别聚焦“药品流通使用环节”,不少日常买药时容易忽略的行为,现在都可能被认定为违规。医保基金是所有参保人的“共同家底”,搞清楚哪些行为不能做,既是避免处罚,也是守护自己未来的看病保障。

一、为啥这次严查,特别盯着“买药”这件事?

很多人疑惑,医保严查不是一直有吗?这次“百日行动”为啥专门把买药环节当重点?从官方披露的数据能找到答案: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里,有近55%涉及“药品违规使用”,比如超量开药、冒名购药、药品倒卖等,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医保基金流失超30亿元。

更关键的是,现在医保监管技术已经“升级换代”。截至2025年8月,全国医保系统已实现“药品追溯码全覆盖”,每一盒通过医保结算的药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购买,都能通过追溯码查到流向;同时,医保部门还打通了医院、药店的处方数据,同一参保人在不同机构买了什么药、买了多少,系统能自动比对。以前可能“偶尔违规没被发现”,现在只要踩了红线,系统很快就会发出预警。

二、买药时这4条“红线”,绝对不能碰

结合“百日行动”的整治清单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参保人在药店或医院购药时,这4种行为已经被明确列为违规,一旦触发,处罚马上就来。

红线1:医保卡外借——哪怕是直系亲属,直接借卡也违规

不少家庭里,老人的医保卡余额多,年轻人没医保,就想着“借老人的卡买药”,但这属于典型的“冒名使用医保凭证”。政策里写得很清楚:医疗保障凭证仅限参保人本人使用,无论是借卡给别人,还是用别人的卡买药,双方都算违规。

可能有人问:“家人想用我的医保余额怎么办?”其实不用借卡,2025年全国已经全面推行“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就能把自己的个人账户余额绑定给配偶、父母、子女,绑定后家人去买药,刷自己的医保码就能用你的余额,既合规又方便,完全不用走“借卡”的歪路。

红线2:超量囤药——慢性病一次买3个月的,也可能违规

有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觉得“多买点药,省得老跑医院”,经常让医生一次开2-3个月的药量,但按照医保用药规范,慢性病单次处方量最多不能超过30天,急性病最多7天。这次“百日行动”明确,“超临床合理用量购药”会被重点核查,哪怕是医生开的处方,只要超出规范,也会被系统标记。

如果确实因为行动不便,需要多开药怎么办?可以让医生出具《长期用药需求说明》,说明里要写清楚“为什么需要超量”“后续如何监测用药安全”,拿着这份说明去医保部门备案后,才能按备案量购药。没有备案的超量药,不仅医保不报销,还可能被认定为“协助套取药品”。

红线3:用医保买“非药品”——蛋白粉、牙膏刷医保,都算违规

去药店买药时,有些店员会推荐“用医保买蛋白粉补营养”“刷医保卡换洗衣液”,很多人觉得“划算”就答应了,但这属于“串换药品”的违规行为。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只能用来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食品、保健品、日用品都不在范围内。

现在监管部门查得特别细:药店的进货记录、库存和医保结算数据要一一对应。比如药店进了100盒感冒药,医保结算却显示卖了120盒,或者进了50箱洗衣液,却有30箱用医保码结算,系统马上会发现异常。参保人如果配合这种操作,自己也会被记上违规记录。

红线4:转卖医保药——用医保买的药卖掉换钱,已经违法

有些参保人觉得“医保买的药自己用不完,卖掉还能赚点零花钱”,但这种行为已经超出“违规”范畴,属于骗保。“百日行动”中,医保部门会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职业开药人”——也就是专门用医保买药,再低价卖给药贩子的人。

药品一旦经过个人转手,不仅会脱离监管,还可能因为储存不当变质,害了买药用的人。更严重的是,转卖医保药不管金额多少,都会被要求退回违规费用,并处2-5倍罚款;如果累计金额超过1万元,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踩了红线后果有多严重?不是只罚钱这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医保违规顶多罚点钱”,但实际后果比想象中严重得多,而且会影响到日常看病。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参保人违规后会面临三层处理:

第一层是“经济处罚”:必须全额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钱,还要按违规金额的2-5倍交罚款。比如用医保买了1000元的保健品,不仅要退1000元,还可能再罚2000-5000元。

第二层是“待遇暂停”:医保部门会暂停你的医保联网结算功能,最短3个月,最长12个月。这期间不管是住院还是买药,都不能刷医保报销,所有费用都得自己掏腰包。如果刚好赶上需要长期吃药,负担会很重。

第三层是“信用影响”:违规记录会纳入个人信用档案,以后申请贷款、找工作,甚至孩子上学政审,都可能受影响。2025年开始,医保违规记录还会和“城市信用分”挂钩,信用分低的人,可能连公交卡优惠、公园免票这些福利都享受不到。

四、3个合规用医保的小技巧,实用又省钱

避开红线的同时,掌握正确的用法,能让医保余额用得更值。这3个技巧是2025年医保政策优化后新增的,很多人还不知道。

技巧1:家庭共济绑定,3分钟搞定

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首页找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点击“添加家庭成员”,输入家人的身份证号、医保卡号,再上传户口本或结婚证证明亲属关系,审核通过后(一般1天内),家人去买药时刷自己的医保码,就能直接用你的余额。注意,只能绑定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亲属不行。

技巧2:异地买药不用备案,直接刷码

2025年7月起,全国异地就医个人账户使用已经“免备案”——不管是在外地旅游、探亲,还是长期居住,只要在定点药店或医院买药,直接出示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在支付宝、微信里就能找到),就能用个人账户余额结算,不用提前在参保地备案。但要注意,必须是“医保定点机构”,非定点机构刷不了。

技巧3:慢性病开药能“线上续方”

很多慢性病患者不想跑医院,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续方购药。比如在微信上关注当地的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公众号,上传之前的处方,医生审核后就能在线开方,药品会直接快递到家,医保也能正常结算,单次开药量还是不能超过30天,但不用再跑门诊排队了。

五、百日严查不是“一阵风”,医保监管会一直严下去

很多人觉得“等百日行动结束,就不用这么小心了”,但实际情况是,医保基金监管已经进入“常态化严管”阶段。除了这次专项行动,国家医保局还建立了“每月自查、每季抽查、每年飞行检查”的机制,定点药店和医院要每月上报药品使用数据,医保部门会随机抽查,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作为参保人,除了自己合规用医保,还能参与监督。如果发现药店有“回收医保药”“串换商品”的情况,或者有人冒名用医保,可以拨打全国医保服务热线12393举报。2025年举报奖励政策也升级了,查实后最高能拿20万元奖励,而且举报人的信息会严格保密,不用担心被报复。

结语:守护医保基金,就是守护自己的“看病钱”

很多人觉得“医保基金那么大,我偶尔违规一次没关系”,但其实每个人的小违规,加起来就是大损失——医保基金少了,未来药品报销比例、住院报销限额可能都会受影响,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这次“百日行动”不是为了“抓多少人、罚多少钱”,而是想提醒大家:医保是用来保障看病的,不是用来“占便宜”的。买药时多留意一下处方量、结算的是不是药品,不借卡、不囤药、不转卖,这些简单的小事,就是在为自己、为家人的未来保障出力。毕竟,只有医保基金安全了,我们生病时才能更有底气。

#2025医保百日严查 #买药医保红线 #医保合规指南 #守护医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