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珂:去把那个契丹王子叫来,请他陪我自焚!

发布时间:2025-10-27 14:28  浏览量:1

李从珂和石敬瑭早年都靠能打敢拼跟着后唐明宗李嗣源做事,俩人本事差不多,心里却一直较着劲,向来不对付。

等李从珂在934年当上皇帝,石敬瑭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京朝拜。明宗的葬礼办完后,石敬瑭压根不敢提回自己领地的事,生怕被李从珂扣下。

那时候石敬瑭病了好久,人瘦得不成样子。曹太后(石敬瑭的丈母娘,李嗣源的老婆)和魏国公主(石敬瑭的妻子,李嗣源之妻)多次帮他说好话,可李从珂身边那些跟着他从凤翔起兵的老部下,大多劝他把石敬瑭留在京城。

只有韩昭胤、李专美觉得,当时与朝廷面和心不和的赵延寿还在汴州,虎视眈眈,如今不该对石敬瑭太猜忌。李从珂也看到石敬瑭瘦得只剩骨头,没把他当成威胁,就说:“石郎不只是我的近亲,还从小跟我一起吃苦,现在我当皇帝,不托付他还能托付谁呢!”最后还是让石敬瑭回河东当节度使。

石敬瑭回到河东后,心里总不踏实,暗地里开始为自己打算。曹太后是他丈母娘,他就收买了太后身边的人,让这些人盯着李从珂的一举一动,不管大小事都能知道。石敬瑭还总在宾客面前说自己身体弱,连当统帅都费劲,想让朝廷放松对他的警惕。

石敬瑭带着大军屯在忻州时,朝廷派人去给士兵送夏衣,还传诏书安抚大家,结果当着朝廷使者的面,一群士兵竟好几回高呼“万岁”!

石敬瑭吓得不行,赶紧斩了为首的三十六人,用来警告士兵。李从珂听说这事儿后,对石敬瑭的疑心更重了,后来就派武宁节度使张敬达去当北面行营副总管,带兵屯在代州,想分走石敬瑭的兵权。

936年正月,李从珂过生日,石敬瑭的妻子给李从珂拜完寿,就想回晋阳。李从珂喝多了,脱口就说:“怎么不多留几天?急着回去,是想跟石郎一起造反吗!”

妻子把话带回去,石敬瑭一听,吓得心都凉了,更怕李从珂对自己下手。

三个月后,石敬瑭把自己在洛阳和各地的财物全运回晋阳,嘴上说是用来补充军费,可谁都看出来他心里有别的想法。

李从珂夜里跟亲近的大臣闲聊,说:“石郎是我的至亲,没什么可怀疑的。可外面流言一直不停,万一咱们闹僵了,该怎么收场啊?”

大臣们都不敢接话,只有李崧和吕琦认为,应该通过跟契丹和亲来牵制河东的石敬瑭。

李从珂一开始特别高兴,可后来枢密直学士薛文遇劝他:“天子这么尊贵的身份,怎么能屈身去讨好夷狄呢?”还念了“安危托妇人”的诗句,讽刺和亲政策。

李从珂听了这话,立马变了主意,狠狠骂了李崧、吕琦一顿,之后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和亲的事了。没过多久,李从珂还把吕琦调去当御史中丞,明摆着是疏远他。

后来石敬瑭想试探李从珂的心思,就一次次上表说自己病得重,请求解除兵权,调去别的地方当节度使。李从珂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打算把石敬瑭调去郓州。

房暠、李崧等人都极力反对,说石敬瑭明显是在试探朝廷,绝不能这么做!李从珂也犹豫了好长时间。

又过了俩月,李崧因为有急事不在宫里,只有薛文遇值班,李从珂就跟他聊起河东的事。薛文遇说:“不能犹豫了,老这事得陛下自己拿主意!大臣们都为自己打算,哪会说真心话?依我看,不管调不调石敬瑭去郓州,他早晚都会反,不如先动手收拾他!”

李从珂听了特别高兴,说:“你这话真是说到我心里了!成不成,我都决定这么干!”当场就写了任命状,草拟成诏书。第二天,下旨任命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让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去当河东节度使。诏书宣读时,大臣们听到石敬瑭的名字,都吓得你看我、我看你,脸色都变了。

几天后,李从珂又任命建雄节度使张敬达前往山西,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让他催促石敬瑭去郓州上任。

石敬瑭又怀疑又害怕,跟手下的将领、幕僚商量:“我这次回河东的时候,陛下亲口说过,这辈子都不会调我走,现在突然下这种命令!我本来不想作乱,可朝廷先对我动手,我哪能束手就擒!现在我先上表说自己病得重,看看陛下是什么态度。要是他能宽容我,我就还跟着他;要是他派兵来打我,我就只能另做打算了!”

都押牙刘知远说:“明公您带兵这么久,士兵们都服您。现在咱们占据着河东这块易守难攻的地方,兵马又精锐,要是您举兵,发布檄文讨伐朝廷,说不定能成就帝王大业,怎么能因为一张诏书就把自己送进虎口呢!”

掌书记桑维翰也说:“当今天子本来是明宗的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大臣们心里其实都不服他。您是明宗的女婿,现在陛下把您当成反贼对待,就算您主动认错,也免不了灾祸。契丹首领一直跟明宗约为兄弟,现在契丹部落就在云州、应州附近,您要是能真心实意地去投靠他,哪怕将来有急事,早上叫他,晚上就能到,还怕成不了事吗?”

石敬瑭听了这话,终于下定决心要反!

又过了几天,石敬瑭上表,说李从珂是明宗的养子,没资格继承皇位,请求把皇位传给许王。李从珂气得把石敬瑭的奏表撕了扔在地上,随后下旨,剥夺了石敬瑭的所有官爵。又任命张敬达为平叛主将,杨光远为副,带着三万兵马在晋安乡扎营。

石敬瑭的儿子——右卫上将军石重殷、皇城副使石重裔,听说父亲举兵造反,赶紧逃出皇宫,躲到了民间,藏到了的井里,可没多久就被搜出来杀了,连窝藏他们的人家也被灭了族。

战场这边,张敬达派了几支小股部队,发动试探性攻势,结果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都逃去投奔石敬瑭。

石敬瑭也没闲着,偷偷派使者去契丹求救,让桑维翰写奏表,里面说要向契丹首领称臣,还愿意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约定等事成之后,把卢龙一道和雁门关以北的各州都割给契丹。

心腹刘知远劝他:“称臣就够了,像对父亲一样对待契丹首领,你不要脸了吗!咱们多给契丹送点金银布帛,本来就够让他们出兵的,没必要答应割让土地——万一将来给中原留下大麻烦,后悔都来不及啊!”可石敬瑭根本不听。

契丹首领看到奏表后特别高兴,跟母亲说:“我最近老梦见石郎派使者来,现在真的来了,这是天意啊!”马上写了回信,答应等936年秋中时节,出动全国的兵力来帮石敬瑭。

936年八月,张敬达在晋阳城外筑起长墙,把城池团团围住,想逼石敬瑭投降。石敬瑭任命刘知远为马步军指挥使,让他安抚投降的士兵,那些士兵都没二心,愿意跟着石敬瑭。

936年九月,契丹首领带着五万大军来支援石敬瑭。张敬达在太原城下跟契丹、石敬瑭的联军交战,结果打了大败仗,只能退守晋安寨。

936年十月,李从珂下诏书,让各地派兵来京城救急。936年十一月,契丹首领正式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年号为天福。张敬达被自己手下的人杀了,剩下的士兵也全向契丹和石敬瑭投降了。

936年闰十一月,契丹军队和石敬瑭的晋军一起往南打。李从珂听说晋安寨丢了,吓得魂都没了,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当时羽林都指挥使宋审虔带着一千骑兵,屯在白马坡,李从珂就让宋审虔带着手下赶来自己身边护驾。

宋审虔到了之后,跟李从珂说:“现在贼兵势头太猛,陛下不如先去河阳躲一躲,之后再慢慢想办法反击。”李从珂没办法,只能听他的。

936年丁丑那天,石敬瑭越逼越近,李从珂心灰意冷,于是带着曹太后、刘皇后、皇子李重美等人,拿着传国玉玺登上元武楼,准备自焚。

点火之前,李从珂突然想到,让契丹的东丹王耶律倍正在宫中,便派人喊他过来,陪着自己一起自焚。但耶律倍不愿意,于是李从珂命武士杀了耶律倍。

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因弟弟耶律德光即位后处处排挤监视他,于是他坐船渡过渤海投奔后唐,后唐皇帝李嗣源以天子仪卫迎接,赐姓名为李赞华。本来想过几天舒服日子,没想到遇上李从珂这么个人。

事毕,李从珂下令点火,与诸位亲友化为灰烬……

后来石敬瑭(晋高祖)在936年进了洛阳,找到了李从珂的骨灰。937年三月(天福二年三月),石敬瑭下诏书,把李从珂的骨灰葬在明宗的徽陵旁边,给李从珂上了谥号“末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