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囚禁22年?66岁巴勒斯坦英雄竟获50%支持!

发布时间:2025-10-27 20:53  浏览量:1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2002年,被囚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马尔万·巴尔古提(Marwan Barghouti)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法庭受审时举起双手。 (Photo by Brennan Linsley/AP)

在加沙未来悬于一线之际,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亟需革新,才能最终治理该地区,并在实现“两国方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饱受批评、声望低落的89岁领导人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治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未能展现出有效的治理能力。**外界分析认为,阿巴斯的时代已然终结。**巴勒斯坦亟需一位更具活力的人物接替他,将权力机构改革为更具合法性、更有效率的治理实体,以团结各派巴勒斯坦势力。

在此背景下,自2002年起便在以色列监狱中饱受折磨的马尔万·巴尔古提,被认为是最佳人选。

阿巴斯于2005年1月当选,任期四年。他接替的是遭以色列军队围困的巴勒斯坦前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后者于2004年末在神秘的情况下离世。

阿拉法特遭到以色列建制派右翼势力的排斥,这些势力反对1993年由阿拉法特与时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

1995年,因推动和平进程,拉宾遭一名犹太极端分子暗杀身亡。此后的和平进程全面瓦解,外界普遍认为主要归咎于以色列前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1996-1999年首任总理)和阿里埃勒·沙龙(Ariel Sharon,2001-2006年总理)的阻挠。

阿巴斯曾是阿拉法特的亲密伙伴,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核心派系“法塔赫”的创始成员。在以色列及其主要盟友美国的支持下,阿巴斯于2005年击败了另一位巴勒斯坦知名人物穆斯塔法·巴尔古提(Mustafa Barghouti),赢得了总统选举。

2005年大选期间,马哈茂德·阿巴斯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投票后,与妻子阿米娜并肩而立。 (Photo by Kevin Frayer/AP)

然而,阿巴斯在巴勒斯坦年轻一代中并不受欢迎。他们视其为流亡海外数十年的“老派人物”。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作为1988年成立的激进伊斯兰运动,抵制了此次选举,并誓言将战斗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当时,有一位候选人本可以击败阿巴斯,但他没有参选。此人正是穆斯塔法·巴尔古提的表弟马尔万·巴尔古提——他当时(且至今仍然)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却在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中享有极高声望。

上世纪90年代末,巴尔古提作为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成员,与以色列的政界人士及和平运动成员建立了诸多密切联系。

在2000年至2005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Second Intifada)期间,他成为抗议以色列占领的街头运动领袖。2002年,他因涉嫌策划袭击以色列人而被捕,并被判定犯有谋杀五人的罪行,最终被判处五个连续无期徒刑。

最初,马尔万曾从狱中宣布参加2005年的巴勒斯坦总统竞选,但在与“法塔赫”协商后退出。

2012年,耶路撒冷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之间的隔离墙上绘有马尔万·巴尔古提的画像。 (Photo by Nasser Shiyoukhi/AP)

作为长期研究中东问题的分析师,**我(指本文作者阿明·赛卡尔)当时认为马尔万是领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合适人选。**我相信他能与以色列以及时任美国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合作,落实《奥斯陆协议》,实现巴勒斯坦人民建国的愿望。

2004年,我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的评论文章中写道:

他被众多巴勒斯坦青年视为英雄,其声望仅次于阿拉法特。他对以色列社会有深刻认知,精通希伯来语,并与以色列和平倡导者保持着广泛的跨境联系。

他全力支持奥斯陆和平进程,仅在确信(时任以色列总理阿里埃勒·)沙龙决心终结该进程、推行其长期以来‘给予巴勒斯坦人最少利益’的策略时,才支持起义运动。

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具有影响力。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最近的民意调查中,巴尔古提在总统选举中击败了另外两位主要候选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Khaled Mashal)和阿巴斯。

在表示会投票的受访者中,巴尔古提获得了50%的支持率,马沙尔以35%位居第二,阿巴斯仅得11%。

争取释放他的运动

哈马斯已将现年66岁的马尔万列入一份巴勒斯坦人名单,要求以色列释放他们,以换取哈马斯扣押的剩余以色列人质。但以色列方面拒绝释放巴尔古提。

由于他每六个月就被转移到不同的监狱,外界对其生活状况知之甚少。最近曝光的视频显示他身体极度虚弱,并遭到了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的嘲弄。

本-格维尔在狱中对巴尔古提宣称:“任何伤害以色列人民者……必将被我们彻底铲除。”

马尔万的儿子阿拉伯·巴尔古提(Arab Barghouti)已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发出呼吁,称“我父亲是政治家,不构成安全威胁”。其母法德瓦·巴尔古提(Fadwa Barghouti,即马尔万之妻)近期也加入了此项呼吁。

据称,特朗普正在考虑此事。

若以色列和美国领导层真心希望加沙停火得以维持,并推动美国总统特朗普二十点和平计划的第二、第三阶段落地,就必须释放马尔万。

在巴勒斯坦民众眼中,他堪称“巴勒斯坦的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最有能力改革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使其真正为全体巴勒斯坦人施政的人选。

在所有潜在的未来巴勒斯坦领导人中,他尤为突出——唯有他能落实和平计划,推动最终获得国际支持的两国解决方案。

这位66岁的领袖,其形象被绘制在约旦河西岸的隔离墙上。他已经在以色列的监狱中度过了二十余年,身体据传极度虚弱。然而,民意调查的数据显示,他的政治生命力却在狱中达到了顶峰。历史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埋下伏笔。南非的经验似乎在低语:有时,通往和平的钥匙,恰恰握在最强大的对手手中——哪怕他身陷囹圄。

这位“巴勒斯坦的曼德拉”,会是和平的钥匙,还是一厢情愿的期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阿明·赛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