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怒批:豢养粉丝,是企业家塌房的开始
发布时间:2025-10-28 11:11 浏览量:2
现在的企业家,太爱当“偶像”了。
台上一站,金句一抛,短视频一发,底下粉丝山呼“YYDS”。这种饭圈式追捧,让不少老板飘了,真以为自己是“雷不群”,说什么都有人捧,做什么都有人洗。
10 月 27 日,新华社和《半月谈》突然下场 “敲黑板”,篇《豢养粉丝,是企业家塌房的开始》直接把 “老板圈饭圈化” 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文章里那句 “把顾客当信徒养,迟早要摔得粉身碎骨”,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坎,评论区瞬间炸锅:“早该管管了!”“这说的不就是雷军吗?”
谁能想到,现在的企业发布会越来越像明星演唱会?聚光灯追着老板打,PPT 上全是鸡汤金句,产品参数藏在角落,台下观众举着灯牌喊 “老板万岁”,连用户都被叫做 “家人”“信徒”。这种把商业关系搞成饭圈追星的操作,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反感。
最典型的当属雷军。9 月底的年度演讲上,他还在讲 “55 岁闯一闯” 的励志故事,可弹幕里全是拆台的:“先解释下 SU7 召回的事”“小米 17 的‘逆光之王’咋还有小字免责?” 这场演讲刚结束,小米股价就连着跌了三天,曾经喊着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 的粉丝,转头就扒出他 “大字吹牛、小字甩锅” 的老底。
更讽刺的是,有些老板放着产品缺陷不管,反倒花钱养水军控评。前阵子罗永浩怒撕西贝用预制菜冒充现炒,西贝老板还没回应,一堆 “粉丝” 先冲上来骂罗永浩 “多管闲事”。结果后厨直播翻车,冻了 24 个月的西兰花被扒出来,这群 “粉丝” 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官媒直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企业该干的是把车造好、把手机做精,不是把老板捧成 “神”。可偏偏有人本末倒置,把发布会开成布道会,把用户当信徒哄,真以为喊几句口号就能掩盖产品漏洞?
要说被 “粉丝滤镜” 坑惨的,59 岁的于东来绝对算一个。这位把胖东来做成 “商超神话” 的老板,前阵子还是《人民日报》点名表扬的 “良心企业家”,短短半年就因为三次 “嘴瓢” 跌下神坛。
胖东来的口碑有多硬?许昌的门店节假日能涌进 10 万人,郑州首店开业时顾客能挤爆商场,连外地游客都专程去打卡。员工月薪 5000 起步,每年有 30 天带薪年假,超市里能免费喝水借伞,这些 “反套路” 操作让于东来成了人人称赞的 “完美老板”。可自从被捧上神坛,他的发言越来越 “飘”。
西贝预制菜风波里,他非要站出来说 “企业难免有漏洞”,被网友怼 “你忘了自己说过绝不卖假货?”;电影《731》上映后,大家盼他发声铭记历史,他却写 “要传播美好别搞仇恨”,直接激怒全网;连董宇辉被攻击,他都要凑上去力挺攻击者,说对方是 “高尚智者”。三次翻车后,曾经的老顾客留言:“那个火灾后敢担责的于东来,去哪了?”
这就是 “豢养粉丝” 的恶果:老板被捧得太久,真以为自己说什么都对,忘了消费者信的是你的产品和担当,不是你的 “金口玉言”。就像官媒说的,神坛从来都是放大镜,一点错处都会被无限放大。
一边是雷军、于东来的口碑翻车,另一边有人却靠 “不装了” 圈粉无数。最意外的是理想汽车的李想,前阵子因为 “对撞坦克” 的 AI 视频被骂上热搜,黑公关铺天盖地,眼看就要翻车。
可他没发洗白短视频,也没开粉丝控评会,反而录了个 3 小时的 B 站播客。镜头里他没穿西装,就像拉家常一样聊创业失败的日子,说自己曾经差点破产,聊到童年委屈时还红了眼眶。没有口号,没有表演,就这么絮絮叨叨讲了三小时,评论区反而炸了:“这才是真实的老板”“比百条洗地视频管用”。
华为任正非更懂这个道理。企业最难的时候,他反而频繁露面,面对记者提问从不躲躲闪闪。有人问他 “被打压会不会委屈”,他直接说 “我们不需要被打抱不平,做好技术就行”。没有卖惨,没有煽情,却赢得满屏敬意。连娱乐圈的黄晓明都靠这招翻盘,在节目里坦然说 “以前确实太油腻”,反而让观众觉得他真实。
这届观众早就不吃 “完美人设” 那套了。短视频刷多了,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谁在演谁在真。就像央视最近联手 B 站搞主持人大赛播客,放弃了剪好的短视频,非要搞无剪辑长内容,就是摸准了大家 “想看真东西” 的心思。数据也证明,现在知识类长内容的占比已经涨到 28.5%,比搞笑视频更受欢迎了。
官媒的文章里有句话说得好:“消费者是来买产品的,不是来追星的”。这话戳中了所有问题的核心。
以前经济好的时候,大家或许愿意为 “梦想”“情怀” 买单,听老板讲几句鸡汤就热血沸腾。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关心手机会不会卡、汽车安不安全、超市的菜新不新鲜。雷军说 “压力大”,网友回 “我们还房贷压力更大”;于东来谈 “美好”,大家问 “你忘了当年火灾遇难的人?”。
企业该做的其实很简单:少喊 “永远相信美好” 这种空话,多讲 “上次做错了,这次这么改” 的实在话;别把用户叫 “家人”“信徒”,好好当 “服务员”;别花钱养粉丝控评,不如把钱砸在研发上。就像胖东来最初能火,靠的是每盒香烟上的店章,不是老板的金句;华为能扛过去,靠的是技术,不是人设。
信任这东西最金贵,也是最脆弱的。产品坏了能修,人设塌了能补,但信任没了,再想赢回来比登天还难。雷军的股价跌了还能涨,于东来的口碑坏了还能救,但要是一直抱着 “粉丝滤镜” 不放,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毕竟,产品可以迭代,人设可以重塑,但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