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虐杀日军战俘132人,被日本告上联合国,晚年为何凄凉落幕?

发布时间:2025-10-28 13:04  浏览量:2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联合国组成军事法庭开始对日军侵华暴行进行审判,在审判期间,日本政府作为侵略一方居然无耻的向联合国军事法庭起诉了一位中国将军,称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位中国将军虐杀了132名日军战俘。

原来这位中国将军曾下令将132名已投降的日军战俘砍头,随即将这些战俘尸体喂给了野狗吃,这种行为给当时侵华日军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因此日本军方很长时间内都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即便投降后,日本政府也认为这位中国将军违反日内瓦公约,将他起诉到了联合国军事法庭。

这位中国将军正是抗日爱国将军、原国军中将莫德宏。

1893年时,莫德宏出生于广西苍梧,其家族世代都是农民,幼年丧父,自幼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后来姐姐为了供他读书,早早就嫁给了当地的地主家少爷潘春年,此后一直是姐夫潘春年花钱资助他读书。

因此莫德宏自幼读书勤奋,写的一手漂亮好字,但由于他自幼丧父且为人忠厚老实,所以就受到当地族人欺负。

后来莫德宏的老师和姐夫潘春年都建议他去省会南宁闯一闯,于是潘春年资助他路费,他就来到了南宁闯荡。

到了南宁后,莫德宏举目无亲,姐夫潘春年给的盘缠也所剩无几,他不得已之下决定投军就为了有口饭吃。

于是莫德宏投入桂军黄绍竑麾下当兵,此后莫德宏凭借作战骁勇还能识文断字,帮助新桂系军阀黄绍竑、白崇禧、李宗仁统一广西,凭借战功晋升为上校团长。

从此之后莫德宏成为桂军的一员虎将,深受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桂军三位大佬的喜爱,后来还被黄绍竑推荐进入军官大学进行理论深造。

1937年,莫德宏从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后,被任命为国军第19军57师少将师长,时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莫德宏率部抗日。

1938年,莫德宏调任138师师长,率部在徐州外围阻击日军精锐甲种师团。当时莫德宏心里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狠狠重击日军,为此前在南京被屠杀的同胞报仇。

莫德宏先后几次率部击退日军攻势,但这几次交手他充分认识到日军的武器先进,火力强大的优势。面对日军的优势火力,莫德宏深知不能硬拼,于是他决定以攻为守,主动向日军发起攻势,然后假装战败逃跑,引诱日军深入追击,最后设下伏击圈,把日军围而歼之。

最终莫德宏这个以攻为守的办法奏效,日军进入伏击圈被歼灭数百人,其余132名残兵被打的溃败逃跑。莫德宏不依不饶率部紧追这股日军残兵,终于在当地一座破庙里追上了这股日军残兵,莫德宏下令将他们包围起来。

这132名被围日军决定向莫德宏所部投降,他们认为按照日内瓦公约,莫德宏应该会善待他们,于是他们向莫德宏缴械投降。

在受降时,莫德宏通过日军的部队番号,认出了他们正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部队。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说道:"你们在南京杀我同胞时,可曾想过日内瓦公约?可曾有过一丝怜悯之心?今天,你们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于是莫德宏下令扒光日军战俘衣物,在寺庙前将他们砍头,尸身弃于荒野喂野狗。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执行了莫德宏的命令,手起刀落,一颗颗日军的头颅滚落下来,如熟透的西瓜般。

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得到应有的下场,莫德宏所部战士们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快感。他们知道这132颗头颅,只是为南京同胞复仇的开始,他们将继续战斗,直到将所有的日军赶出中国。

后来前来增援的日军指挥官面对一地无头的日军尸体,浑身颤抖,哀叹道:"从未见过如此狠辣的中国军队。"

此战之后,莫德宏给侵华日军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很害怕与莫德宏所部军队相遇,都怕被俘后被砍头喂狗,因此莫德宏所部也获得了“抗日狼军”的外号。

莫德宏和他的广西狼兵们,用他们的行动向日军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复仇的决心,让日本侵略者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愤怒和反抗。

当时日军司令部得知莫德宏如此虐杀日军战俘后十分生气,他们无耻的不提南京大屠杀,反而却让日本媒体在国际上大肆渲染炒作这件事,将莫德宏描绘成一个“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军事恶魔,利用国际舆论向中国政府施压。

国民政府对于这件事也十分矛盾,一方面莫德宏保卫台儿庄抗日有功,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又忌惮国际舆论影响。

因此国民政府先为莫德宏颁发了功勋章,然后蒋介石又私下亲自致电莫德宏的顶头上司李宗仁,蒋介石向李宗仁强调“杀敌报国乃军人本分,但国际观感也应加注意。”

后来莫德宏率部138师赴安徽抗日,在一次战斗中莫德宏所部军队被日军围困于北树庄,后勤补给线还被日军切断,当时莫德宏所部军队每个战士只剩3斤粮食,莫德宏率领所部军队硬是靠强大的精神意志和国军空投下来的部分干粮与日军血战九天九夜,最终等到援军里应外合击溃了日军。

莫德宏在抗日期间做的最大错事莫过于在1940年参加皖南事变,当时蒋介石指使何应钦和白崇禧蓄意制造了打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莫德宏受白崇禧指使,率部伏击转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对新四军造成了极大打击。

1941年莫德宏晋升为48军中将副军长兼138师师长,率部驻防安徽太湖。1942年12月28日,一架日本军机从太湖上空掠过,日军飞机被莫德宏所部高炮部队发现,莫德宏当即下令不管能不能打着,必须冲着日军飞机开炮。

就这样随着莫德宏一声令下,其所部高炮部队数炮齐发,还真有一发炮弹把日军飞机打了下来,飞机上的12名驾乘人员全部毙命,后来莫德宏才知道这里面有一个是日军第11军总司令兼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总指挥冢田攻大将。

冢田攻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军职最高的指挥官,他也是南京大屠杀的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还是太平洋战争主要谋划人员之一,因此莫德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替南京同胞报了仇。

所以在二战结束后,日军十分憎恨莫德宏,出于报复心理,向联合国军事法庭起诉了莫德宏。

日军这番操作把联合国军事法庭的审判官都整无语了,明明是日军到中国侵略,这个军事法庭也是以审判日军在侵略时所犯下暴行为主,反而日军居然敢反客为主,还称反抗侵略者对侵略者手段过于残忍,这不是明摆着无理取闹嘛,因此联合国军事法庭以日本为战争侵略方为由驳回对莫德宏的起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开始裁汰地方杂牌军,莫德宏由于不是蒋介石嫡系,加之还曾跟随李宗仁反蒋,他很快就被国民政府退为预备役,随即他解甲归田,回到老家广西苍梧过上了养老生活。

1949年4月份,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尾声,当时百万解放军南下,桂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白崇禧力邀莫德宏出山率部抵御解放军。

莫德宏曾深受黄绍竑、白崇禧、李宗仁桂系三军阀的提拔之恩,因此即便他当时不想出山,但碍于白崇禧亲自邀请,迫不得已之下复出担任了湘桂黔铁路护路司令一职。

岂料莫德宏刚到桂林任职,就赶上了解放军解放了桂林,国军溃败,他只能组织国民党残军撤退到柳州。

刚到柳州莫德宏又被解放军围堵,他只能又率部撤往来宾,在路上又遭遇中共游击队袭击,大部队基本被打散,连行军汽车都被游击队缴获,他只能率少量残部徒步跑到南宁面见白崇禧。

白崇禧还依然妄图负隅顽抗,又让莫德宏去邕宁组建邕龙军管区司令部,在前往邕宁的路上,莫德宏又收编了1000多名国军散兵游勇,实力稍微强了一点。

但根本抵挡不住解放军的大势,在前往邕宁的路上,莫德宏所部军队基本军心涣散,很多士兵都不听指挥,在途中莫德宏再次与解放军主力部队遭遇,并被解放军包围,莫德宏知道大势已去,当即下令所部军队向解放军缴械投降。

随即莫德宏沦为战俘被解放军关押到柳州,后来又被移送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启了他漫长的战犯生涯。

由于莫德宏坚持执行白崇禧命令,参与并制造了皖南事变,对新四军造成了致命打击,加之他本可以避免参加内战,在桂军溃败时他也多次有机会主动起义投诚,但他还是选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也是因穷途末路不得已才投降,因此他一直没有获得特赦。

1973年时,莫德宏这位曾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广西狼王”在战犯管理所中病逝,享年80岁。临终前,他感慨地说道:“这辈子,对得起南京的同胞,但对不起内战中伤亡的兄弟们。”

这句话,既是莫德宏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莫德宏的一生,是充满争议与荣耀的一生。他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壮举,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复仇的决心,成为了民族的英雄;然而,他杀俘的行为却违背了国际法,引发了国际争议,使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他在内战中的参与,更是让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莫德宏杀俘的行为,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或许有其合理性。当时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对他们恨之入骨。

莫德宏面对曾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战俘,心中的仇恨难以抑制,他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为同胞们报仇,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正如《桂系史料》所评:“其杀俘之举或违国际法,然观诸日军南京暴行,实乃以血还血之怒吼。” 从这个角度来看,莫德宏的行为是对日军暴行的有力回击,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宣泄。

莫德宏在内战中的选择,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他原本是一名抗日英雄,为保卫祖国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国共内战中,已经退役的莫德宏本可以避免参与,可他却因旧故关系选择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了战犯,他临终反思也让体现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