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
发布时间:2025-10-28 15:12 浏览量:1
这个冬天
一封跨越千里的感谢信
让呼院的校园暖意融融
信纸背后
是我校学子冯波在零下严寒中
用一次义无反顾的“调头”
为异乡人点亮生命暖光的动人故事
国道上,调头的车
2025年10月1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内蒙古阿尔山附近的国道331线。天津的汤春光与同事驾车公出,在兴安盟伊尔施至玫瑰峰路段不慎追尾前方货车,车辆严重损毁:A柱变形、副驾驶车门无法打开,双气囊弹出,两人被困车内。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辆路过的车辆毅然调头停下——驾车人正是呼伦贝尔学院工学院大四的学生冯波。他第一时间上前询问伤情,发现主副驾驶车门卡死,便迅速找到车中门,协助脱困。冯波沉着冷静地招呼周围人员,合力将事故车辆分开,避免二次伤害。随后,他陪着汤春光报警,待交警到场后,又主动联系路过的四驱皮卡警车,高效处理现场。
天色渐晚,野外气温骤降,汤春光二人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冯波得知他们目的地是海拉尔后,主动提出:“别慌,我送你们去。”从事故地点到海拉尔尚有270公里的路程。当时夜幕低垂,大雪纷飞,路面冰滑,能见度极差,行车异常危险。冯波同学仍然冒着风险,顶着鹅毛大雪在冰雪路面驾驶四五个小时,直至深夜11点多,将二人安全送达酒店,多次邀冯波吃饭致谢均被婉拒。
事后,汤春光与同事专程去到呼伦贝尔融媒体中心社群民生部,希望通过媒体向曾在雪夜中伸出援手的呼伦贝尔学院学生、退伍军人冯波表达由衷感谢。“那天雪那么大,车撞得不成样子,我们俩又冷又慌,要是没有冯波,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仅救我们出来,还送我们到海拉尔,这份情我们一直记着。”汤先生提起当时的情景,仍满是感激。
军装褪,本色未改
为什么冯波会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这背后,是他扎根于骨子里的担当与信念。来自锡林郭勒盟牧区的冯波,曾在部队服役五年。军旅生涯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更塑造了他“人民有需,我必前行”的责任感。转业后,他选择继续求学,但那份军人本色从未褪色。
在后期采访中,他谦虚地说:“当时没想太多,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使命感让我必须站出来。”救援过程中,他沉着冷静、处置果断,处处体现着部队培养出的素养。退伍不褪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冯波每一次行动背后的精神底色。
生活中,温暖延续
是什么让一名年轻人能在风雪夜里为陌生人调转车头、奔波数百里?答案,藏在他一点一滴的日常之中。从牧区到军营,再到大学校园,冯波始终把助人视为理所当然。在部队,他严格训练、践行军人的使命;在学校,他默默投身志愿服务,无论是环保清扫,还是学生军训,总有他的身影。他将善良内化为习惯,将担当践行于点滴。这次雪夜救援不是一次偶然的壮举,而是他长期以来品格的自然流露。冯波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温暖,不在聚光灯下的瞬间,而在平凡日子里一次次毫不犹豫的伸手相助。
风雪会停息
路途会终结
但那份雪夜中调头的勇气
却在寒冷的雪原上迸发出耀眼的光
这光芒,照亮了陌生人的归途
也映照出当代青年最美的模样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束光的传递者
让每一次无声的调头
汇聚成改变世界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