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感慨地说: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发布时间:2025-10-28 19:50  浏览量:2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已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某个午后了。

天气挺,阳光透过窗帘缝洒在屋子里,徐向前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一只搪瓷杯。

一个老战友来探望,闲聊中提到了阎锡山。

他顿了顿,说了一句让在场人都没想到的话:

我离家十几年,阎锡山没有害过我的家人。

说这话的时候,他没什么表情,只是语气里透着点复杂。

不过听得出来,这不是一句随口感慨,而是他心里一直记着的事儿。

这事儿往回倒,要从抗战初期讲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

那时候,八路军被编入国民党系统,表面上归第二战区指挥,实则各打算盘。

第二战区的司令,正是阎锡山。

阎这个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也喊过“驱逐鞑虏”的口号,但后来一步步成了“山西王”。

山西是他的地盘,说一不二。

可谁也没想到,这号地方势力头目,竟然对一个共产党将领的家人网开一面。

怎么回事呢?

其实,阎锡山早就知道徐向前了。

两人同是山西五台人,老家隔得不远。

阎比徐大十八岁,算是看着那一代人长起来的。

后来红军名将不断涌现,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名声自然也传到了山西。

有人说,阎锡山早就打听过这个“小老乡”的底细,还在小范围里说过:“这娃儿有出息,将来得见一面。”不过那时候徐已经投身革命,跟蒋介石干上了。

阎锡山虽不完全听蒋的,但也不至于明着跟红军套近乎。

转机出现在1938年。

为了加强统一战线,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和徐向前代表八路军,去太原拜访阎锡山。

一来是为了协调抗战事务,二来嘛,也确实想借“同乡”这个身份,拉近点关系。

那天见面,地点在太原西山招待所。

阎锡山穿着灰色长袍,后座还有人拿着扇子伺候。

徐向前一身军装,站得笔挺。

两人年纪差得不少,一见面,阎锡山先打趣说:“咱们山西这片地,总算出了你这么个将才啊。

徐向前没怎么说话,就点了点头。

他是那种话不多的人,可一旦开口,说的都是干货。

关于敌情、兵力分布、战术设想,他讲得头头是道。

阎锡山听着频频点头,连声说“好”。

会谈完了,阎拉着周恩来说:“这个徐副师长,是个能人。”周恩来也笑着说:“他现在是129师的副师长,归你指挥,用起来吧。”

阎锡山点头答应,转头又对徐向前说:“你走出这一步,发展得不错。

要是当年留在我这里,说不定另有一番天地。”

徐没接这话,只是礼貌地笑了笑。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种话听听就行,可不能当真。

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会谈结束后的一句话。

阎锡山看着徐向前,说:“你离家这些年,我从没让人动过你家里人。

如果不信,可以回去看看。”

这句话,说得很平静。

但那会儿的背景下,分量可不轻。

那时候蒋介石恨红军将领恨得咬牙切齿,像徐向前这样的红军高级指挥,早就是“黑名单”上的人物。

按理说,家人早该被牵连。

可阎锡山没这么做。

没有抓、没有审、也没有迫害,甚至还让人暗中照顾过几回。

不久之后,徐向前真的回了一趟老家,五台县永安村。

那年是1938年,他离家已经十二年。

村子还是老样子,炊烟照旧,人情未变。

邻居们看到他,都有点不敢认。

他走进院子,家人围上来,眼圈都红了。

母亲已经过世,其他亲人都还平安。

大家说起这些年,村里确实没什么人来找麻烦。

这事儿,他一直记着。

后来在解放战争里,他带兵打山西,正面对上阎锡山。

没留情面,不谈旧情,军事上寸步不让。

可私底下,他从来没在公开场合贬过阎。

这一点,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其实两人是完全不同路的人。

徐向前坚定走革命路,信仰明确,方向清晰。

阎锡山则是地方出身,讲究实用,重视稳定。

他办学、修路、鼓励产业,想把山西建成一块“模范省”。

他不信共产主义,但也不完全信蒋介石。

一辈子横在两个极端之间,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的地盘。

这次会面之后,两人再没真正坐下来谈过话。

战火越来越密,局势也越来越明朗。

到了1949年,阎锡山败退台湾,徐向前站在了胜利者一边。

可几十年后,那个下午,他还是说出了那句话。

从那以后,再没人在他面前提“仇人”这个词。

参考资料:

李志刚,《徐向前传》,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现代人物辞典》,中华书局,1998年

张正隆,《雪白血红:解放战争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

李敖,《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史人物》,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