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手握42万大军,实力仅次于蒋介石,为何却是最先被搞垮的?

发布时间:2025-07-15 22:01  浏览量:2

冯玉祥手里有42万大军,那时候全国军阀里头,要是只论兵力,也就蒋介石能压他一头。可谁能料到,他偏偏是最早垮掉的那个。这事儿说起来,里头的弯弯绕可不少。

先说说他带兵的法子。冯玉祥这人,治军是出了名的严,严到有点不近人情。他自己总穿粗布衣裳,吃窝窝头,就要求底下将领也得这样。韩复榘抽了口鸦片,被他拽到司令部院子里,当着众人的面罚跪;石友三娶了个姨太太,他拿起皮带就抽。底下人背后都嘀咕,说这哪是治军,简直是拿弟兄们当牲口使唤。有回中原大战前,孙良诚劝他,说阎锡山这人不可信,别跟他搭伙。冯玉祥眼一瞪,拍着桌子吼:“军队里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这话一出口,孙良诚当场就闭了嘴,可心里的疙瘩算是结下了。后来真到了要命的时候,这些被他骂过、打过的将领,没几个真心跟着他扛。

再说说钱的事,西北军看着人多,地盘是陕甘豫鲁四省,可这些地方穷啊。42万张嘴要吃饭,要军饷,钱从哪儿来?只能往老百姓身上摊。1930年中原大战前,河南鄢陵县,就一个27万人的小县,硬是被逼着拿出80万大洋。老百姓家里但凡有点值钱的,全被搜走了,最后没东西可拿,只能逃荒,路上饿死的都有,树皮草根都被啃光了。你再看蒋介石那边,控制着江浙那些富地方,战前发了5000万公债,军饷从不拖欠。蒋军士兵兜里揣着饷银,还能吃上罐头饼干;那些西北军的弟兄呢,在战壕里嚼生麦子,有的甚至得挖野菜充饥。后来张自忠跟人念叨:“蒋介石的银元比炮弹厉害多了,好多阵地,都是弟兄们自己打开寨门投过去的,不为别的,就为能吃上顿饱饭。”

蒋介石最狠的是拆台,1929年蒋桂打仗,他知道冯玉祥想趁机反蒋,直接拿出70万银元,找到韩复榘、石友三。这俩人本来就对冯玉祥一肚子气,拿着钱二话不说就叛变了。冯玉祥第一次反蒋,就这么稀里糊涂败了,气得他好几天没吃下饭。到了中原大战,这招又用上了:给吉鸿昌40万,让他带部队过来;打下郑州、洛阳的,赏100万。更可惜的是,有回冯玉祥的骑兵摸到归德机场,离蒋介石的指挥部就几步路,眼看能把蒋介石活捉了,负责侦察的参谋马虎,没仔细看,愣是错过了。就这一下,整个战局的势头都变了。

阎锡山这个“盟友”,更是背后捅刀子。俩人本来是结拜兄弟,1929年阎锡山却把冯玉祥软禁在五台县,怕他抢了自己的地盘。中原大战时,说好了一起出兵,阎锡山答应的军粮迟迟不到;晋军在津浦线打不过,自己偷偷退回山西,连招呼都不打;后来干脆下令陇海线的部队撤退,把西北军的侧翼全露给敌人了。冯玉祥在前线拼得头破血流,回头一看,阎锡山在后方扣着粮饷,算计着怎么保存自己的实力。这仗怎么打?

最后压垮他的,还是张学良。1930年9月,张学良通电说支持蒋介石,12万东北军大摇大摆入关,平津一带没放一枪就占了。这下可好,西北军的退路被掐断了。底下的人一看没指望了,各自找出路:庞炳勋为了讨好蒋介石,甚至想绑架冯玉祥当投名状;孙连仲通过商震联系,也投了蒋;就连冯玉祥最信任的吉鸿昌,看着手下弟兄饿得扛不住枪,最后也带着部队走了。10月4日,郑州守将吉鸿昌换了旗帜的消息传到指挥部,冯玉祥抓起桌上的地图,撕得粉碎,扔进火盆里,对着空屋子吼:“什么患难兄弟,全是吃我肉的狼!”

那之后,冯玉祥带着千把残兵,坐铁皮火车往山西逃。天越来越冷,火车上的暖炉没煤烧,冻得实在受不了,卫士们只能轮流把他的脚揣在怀里焐着。

说起来,冯玉祥这42万大军散得这么快,不光是别人坑他。他那套家长式的治军法子,在那个年代早就不吃香了。光靠打骂、靠个人威望,留不住人心;手里没实打实的钱和粮,弟兄们跟着你喝西北风?旧军阀那套“结拜兄弟、歃血为盟”的套路,碰上蒋介石的银弹、张学良的重兵,还有阎锡山的算计,能撑多久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