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提前结束,美国方面底牌出尽,贝森特强颜欢笑依然嘴硬

发布时间:2025-10-28 21:08  浏览量:2

本来,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预计要谈三天,可没想到,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提前一天就划上了句号,消息一出来,就让不少人愣了一下。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发布会上笑得很硬,说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甚至放话要考虑取消对华加征的极端关税计划。

可是,他这笑容和语气,怎么看怎么像是硬撑——因为稍微了解一下细节就能发现,美方的牌已经打光了,却还在努力表演“赢家姿态”。

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不妨从这场提前结束的谈判聊起。

这次谈判,表面上看是双方互相释放善意,其实里面是刀光剑影、每一步都带着战略计算,尤其是在“稀土”这个关乎国家安全和科技命脉的问题上,中国把主动权抓得死死的。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稀土是高科技材料,但不知道我们在全球稀土精炼环节上的占比。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的稀土精炼能力占全球九成以上,这意味着无论是芯片、风电、还是美军的战机潜艇,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

举个直观的例子,一架美国的F-35隐形战机,稀土用量要超过400公斤;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需要几吨。

这不是简单的金属材料,而是整个军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没有稀土,就意味着雷达失效、发动机缺料、导弹关键部件无法生产,这不是危言耸听,美方的军事智库早就做过模拟。

如果稀土供应链被掐断三个月,美国国防承包商里有七成以上会停工。

到了今年,中国的稀土管制体系已经更完善,出口控制范围里包括了多种中重稀土品种。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牌”不再是临时拿出来吓唬对方,而是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节力度的战略工具。

这种“动态可控”的能力,在谈判桌上就像是隐形的杠杆,美方一旦想出强硬招,我们就能用实质性的反制让他们感受到压力,而这种压力,华尔街和硅谷的股价比他们的嘴更诚实。

就在前几天,美国那边一传出可能全面禁止某些中国产品出口,纳斯达克科技指数当天开始暴跌,市值蒸发上千亿美元,大公司都坐不住了。

这样一个局面,就决定了谈判怎么走,美方想用关税加码逼迫中国让步,但在稀土压力面前,他们先慌了,这种战略背景,才让谈判提前结束变成了可能。

其实,美国这次态度的改变,不只是稀土一个因素,更是它自身内外交困的真实写照。

美国的经济问题已经积累多年,债务规模到今年年底快到40万亿美元,单年赤字预计也再次增加。

通胀居高不下,老百姓生活成本一直压着不下去,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口号喊了十年,各种补贴、税收优惠都用上了,但工厂还是不愿意回来,因为成本高、工人少、市场不稳定。

国际环境也在拖美国的后腿,俄乌冲突它要掺一脚,中东战火它也去管,这些都消耗了巨大的财政和政治资源。

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在对华谈判中很难腾出额外筹码去施压,因为它知道,搞砸和中国的关系,意味着在某些关键领域立刻感受切肤之痛。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农业州一向是特朗普阵营的票仓,可这两年因为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量减少,那些中西部农场主的库存越积越多,价格跌得厉害,收入一落,怨气就上来了。

这些人本来是他最稳定的支持者,现在反而抱怨连天,面对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朗普必须在对华谈判桌上捞到“成果”,不然票仓不稳,对他将是致命的。

于是我们看到,美方代表团的配置也出现了变化,过去曾经在“芯片封锁”上很强硬的鹰派商务部长不再露面,主导谈判的变成了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这种人事变化,本身就是政治信号——鹰派暂时退场,务实派接手,以便能在谈判中获得一些能够向选民交代的协议。

这种背景下,美国的立场就没法像之前那么强硬,贝森特的媒体发言虽然摆出胜利姿态,但很多具体条款,其实是在撤退。

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的谈判策略显得格外有章法,我们没有被美方的情绪化言论牵着走,也没有急于去追求短期的所谓“舆论胜利”,而是以长期稳定的战略为基础来布局。

针对美方不断冒出来的各种政治化贸易议题,像是“关税惩罚某些领域”、“增加港口附加费”等,我们并不是一一防守,而是选关键点精准反击。

最终双方达成的协议,是一种对等交换,美国取消了九成以上的加征关税,中国同样取消了九成以上的反制关税;还有一部分关税暂时挂起九十天,在这段时间双方可以继续评估。

虽然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了不到一半,但仍高于贸易战前的水平,这就说明我们在让步的同时保留了相当的反制能力。

这样的结果,对机械、化工等中国优势产业是直接利好,对美方的能源和农产品出口也是一个缓口气,中方的让步是有条件的——必须换来美国在关键领域的改进和承诺。

这种“镜像式妥协”,不仅体现了对等原则,也让我们在后续谈判里继续握着主动权。

这次提前结束的谈判不是偶然,而是中方在战略资源、产业优势和谈判节奏上的综合运用的结果,接下来,中美两国可能将在韩国的APEC会议期间会面,敲定更多细节。

站在今天回望,这场提前结束的中美谈判,赢家是谁,其实从双方的真实动作就能看出来。

贝森特可以在镜头前努力微笑,特朗普也可以在推特上写几句漂亮话,但他们必须面对的是,美方已经没有更多的硬牌,中国在关键领域的优势是现实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有牌,还懂得如何打,用战略定力换来谈判桌上的主动权,这种力量,是任何临时口号和政治表演都无法替代的。

未来的博弈还会继续,但现在已经很清楚,一个可以任人施压的中国,已经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