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热闹!棒棒堂6人均未服兵役,全部遭调查
发布时间:2025-10-29 05:38 浏览量:1
几名知名艺人被抓,手头的戏和代言一夜之间停摆,台湾演艺圈被掀了个底朝天。
事情是这么一步步走出来的:最先被点到的是王大陆,之前他说过的话勾起了网友的兴趣,大家顺着这条线去查他的兵役状况。查着查着,有人发现他并没有按规定服役,这个发现像火星掉进干草堆,燃起来之后,更多名字被拉进来。接着就有人把修杰楷和陈柏霖也扯上了,说他们同样没按规服役。信息一传开,调查范围马上扩张,警方也介入,报道里写着两人已经被逮捕。原本在拍的戏、录的综艺、签下的代言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叫停,整条产业链都被冻住了。对当事人来说,明明事业在往前走,结果一夜之间像按了暂停键。
往前追溯,牵扯到的人不只这些。老牌偶像团体棒棒堂也被卷进来,六位成员都被提及,但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几位走的是病假或疾病豁免路径,这在制度上是有法定通途的;另外一些人则被怀疑用不正当的方式把责任绕开。像王子,最近还在大湾区唱《外婆的澎湖湾》,台下反响不错,正准备刷新事业曲线,结果合作被停、复出计划也被迫搁置。圈里本来想靠怀旧和人气翻盘的例子一个个被打断,外界看着既觉得可惜,也生出几分唏嘘。
更让人注意的是所谓的“处理费”。有传言说陈柏霖花了两万元就把问题处理掉了,而棒棒堂里被点到的小杰据说花了七万元。费用差距这么明显,说明这事背后不是单纯的程序差别,很明显牵涉到人脉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大咖有关系网,能把事情往有利一边靠;没那么多资源的,想推一推就得付出更多。这种“有钱有关系、没钱吃亏”的事实,让不少人觉得公平被踩了。
具体的操作手法也并非新鲜事。常见的路径包括伪造病历或病情证明来申请免役、以工作为由申请延期、或者通过关系去篡改服役记录。圈里这些做法并不是完全没人知道,但平时都是藏在幕后,一旦被搬上台面,问题就显得格外刺眼。除了艺人本人,经纪公司、中介,甚至有时候牵涉到制度执行者,大家形成一种有偿运作的链条:有人出钱、有人搭线、有人放行,这中间的灰色地带被曝光后,公众反应自然激烈。
回头看历史也能发现类似痕迹。前几年就有偶像被指控伪造精神疾病证明,或者以出国、留学等名义拖延服役,很多事最后都是私下和解,没上升到制度层面的修补。时间久了,钻空子的办法被总结出来,变成了某些圈子里的“惯例”。这一次被揭开,普通人看到有人能绕过规则,难免气愤:大家都得按规办事,凭什么某些人能走捷径?
这波查处的现实后果很快显现。涉及艺人的商业代言被解除合约,已经拍好的影视作品被下架或删掉相关镜头,综艺里涉及的画面也被剪掉。制作团队和平台面对潜在风险,往往选择先撤先保,再说别的。艺人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能不能东山再起变成了大写的问号。出钱投资源的人、品牌方和片方都开始算账:继续支持会不会带来更大损失?能不能等司法或行政的结果出来再做决定?这些操作其实都很现实,跟情感没多大关系。
监管部门也没闲着。负责兵役的单位要求相关人员提供证明、配合核查,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资料对照。行业里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变成一次“拉清单式”的大检查,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改正长期通病的机会。对于行业来说,透明度提高固然好,但短期内会带来震荡,尤其是当很多人依赖这套规则生存时。
社交媒体上讨论很热,话题有几股主流情绪在交织:有人愤怒于“特权思维”,觉得普通人都在守规矩,为什么某些公众人物能用关系或钱走后门;有人同情被牵连的粉丝和同行,感觉一夜之间好多努力化为乌有;也有人冷静地指出,审查和执法要有证据链,不该把传言当判决。整体上看,公众对公平的期待被触动了,特别是当义务和公共信任摆在一起的时候。
案子还在办,牵扯的人数可能会继续变多,手头的证据也在逐条核验。对这些被叫到台面上的艺人和中介机构,后续会走司法程序还是行政处理,外界都在等。那些靠怀旧或者粉丝力量试图回归的艺人,现在的失衡会影响他们下一步能不能继续走下去。圈子里的运作规则被一件件翻出,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路径被光照了出来,接下来会怎样继续发展,业内外都在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