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没取消!2025年有“新名称”,这4类人可单独领补贴
发布时间:2025-10-29 07:49 浏览量:2
最近总听农村的乡亲们念叨,“是不是农村低保取消了?”“听说改名字了,以后还能领钱不?”今天专门给大家掰扯清楚:农村低保压根没取消,2025年只是有了更统一的“新名称”,而且政策更接地气——有4类人不用跟全家算在一起,单独就能申请领补贴,符合条件的可得记牢了。
先把“改名字”这事儿说透。以前咱们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现在国家为了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一,不再按城乡地域划分,统一叫做“最低生活保障”,简称还是“低保”。别一听“改名字”就慌,不是政策没了,反而是更规范了——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只要符合收入、财产等标准,都按一个政策申请,避免了以前城乡之间可能存在的标准不一问题,对咱们农村人来说,其实是更公平的好事。
接下来重点说2025年能“单独领补贴”的4类人,这才是政策里最实在的变化。以前申请低保,大多要按“家庭”为单位算,比如家里有人收入稍高一点,哪怕自己身体不好、没能力挣钱,也可能不符合条件。现在针对特殊情况,这4类人可以“单独立户”申请,就算全家整体收入超了点,只要自己符合要求,照样能领低保钱。
第一类是重度残疾人。这里说的“重度残疾”,得是拿到国家统一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等级在一级、二级的残疾人,比如瘫痪在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肢体残疾,或者严重影响生活的精神残疾、智力残疾等。这类朋友本身没法靠劳动赚钱,生活开销还可能比普通人多(比如康复费、护理费),以前按家庭算可能“拖后腿”,现在单独申请,就能直接享受到低保保障,不用再担心给家里添负担。
第二类是重病患者。这里的“重病”有明确范围,主要是国家医保目录里认定的“重特大疾病”,比如癌症、尿毒症、严重心脏病、重型精神病等需要长期治疗、花费高,且导致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这类患者可能原本能干活挣钱,一场病下来不仅没了收入,还得花大笔医药费,家里就算以前条件还行,也可能被拖垮。现在允许单独申请低保,就是帮他们扛过难关,至少基本生活能有保障,不用再为吃饭、吃药的钱犯愁。
第三类是困境儿童。主要包括父母双亡、失踪,或者父母重病、重残没能力抚养的孩子,还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这些孩子本身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家庭或亲属照顾,要是照顾者经济条件一般,孩子的生活、教育就容易受影响。现在允许他们单独申请低保,不管照顾家庭的整体收入如何,孩子能单独拿到补贴,至少在吃饭、上学的基本开销上有兜底,让他们能跟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读书。
第四类是老年人。特指年满60周岁,且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比如子女去世、失踪),或者赡养义务人本身也属于低保对象的老人。农村里有些老人,子女要么不在了,要么自己也过得很困难,没法尽赡养义务,老人自己又干不动活,连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以前按家庭算可能不符合条件,现在单独申请低保,就能每月拿到一笔钱,至少能保证饿不着、冻不着,晚年生活能有点保障。
有人可能会问,“单独申请”是不是要走很多流程?其实政策已经简化了手续,只要准备好相关证明——比如残疾人证、病历本、户口本、收入证明等,到村里(居委会)提交申请,之后乡镇(街道)会审核,县里民政部门会复核,符合条件的很快就能通过。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能在线上申请,不用跑断腿,对行动不方便的人来说更方便。
还要提醒大家,2025年低保政策虽然更宽松,但“严把关”也没放松。申请的时候得如实提供信息,不能隐瞒收入、财产,比如家里有车、有商品房,或者有大额存款的,肯定不符合条件,要是弄虚作假骗低保,不仅会被取消资格,还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以后再想享受其他福利就难了。政策是给真正需要的人准备的,咱们得凭良心申请,别占不该占的便宜。
其实这些年,农村低保政策一直在“往实里走”——从区分城乡到统一名称,从按家庭申请到允许特殊人群单独申请,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让保障更精准、更贴心。对咱们农村人来说,不用再纠结“农村低保没了”的谣言,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实实在在拿到补贴,这既是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也是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底气。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符合这4类条件的人?他们现在知道能单独申请低保了吗?如果有,你会不会提醒他们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