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当年为吴石求情被免职的法官之一,竟是刘若英的爷爷
发布时间:2025-10-29 10:58 浏览量:2
1950年3月,因叛徒出卖,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地下党员吴石被捕,吴石被捕后,蒋介石不仅严令保密局的特务们对吴石严加审讯,还下达了“从严、速审”的命令。
不久后,蒋鼎文,刘咏尧,韩德勤三位国军将领在蒋介石的指定下,分别成为了审判吴石的审判长以及两位审判官。
在审判中,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尧三位审判官,并没有遵照蒋介石的意思,将吴石当庭判处死刑,而是判为了死缓,但是三人最终还是没有能够保住吴石,蒋介石在得知三人违背的意思后,勃然大怒,不仅将三位审判官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尧立即革职,并绕过正常司法程序,直接下令将吴石判处死刑。同年6月10日下午4时30分,吴石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享年56岁。
在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尧这三位审判官中,有一位审判官是不得不提及的,他便是刘咏尧,刘咏尧这个名字我们虽然并不熟悉,但他的孙女却是我们熟知的著名女歌手刘若英。
刘若英与祖父刘咏尧的感情十分深厚,她事业上的韧劲藏着祖父的影子,从起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助理到著名女歌手,祖父刘咏尧对她的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她做事脚踏实地,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从容以对。
刘咏尧是国民党军队中一位颇有履历的将领,素以“儒将”著称。他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姚家坝乡一个普通人家,5岁时,被家中的长辈送到了竹山刘氏幼小学读书,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
1917年,8岁的刘咏尧从竹山刘氏幼小学转学到醴陵清安镇兰谊高等小学就读,在这里他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又在第二年转入到醴陵北区鸿仙寺高等小学读书。
1919年,刘咏尧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岳云中学,在这里他不仅精进了学识,更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在湖南省立岳云中学度过了三年的中学生涯后,他选择继续求学,在1922年顺利毕业后,他北上来到北京,考进了朝阳大学,继续求学读书。
在朝阳大学读了一年的书后,刘咏尧作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那就是投身戎马,南下去往广州,报考了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并顺利考入。
1924年春天,黄埔军校开始招收第一期学生,当时正在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的刘咏尧获悉这个消息后,他直接从广州陆军讲武学校退学,报考黄埔军校。
当时的刘咏尧只有15岁,是报考黄埔军校岁数最小的考生,但他的身体素质不错和笔试的文章不错,他发挥出色,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到了黄埔军校,成了黄埔一期生中最年轻的学子。
刘咏尧进入到黄埔军校后,不仅全面系统的学习到了许多军事知识和理论,还在这里与许多优秀的青年学子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5年,刘咏尧从黄埔军校顺利毕业后,他随该校学生军参加了两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在东征的战事中,在战斗中勇猛善战,多次负伤不下火线,并接连立下战功,被提拔为营长,并获得了去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机会。
1927年,他学成归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的营长一职,这之后,刘咏尧凭借着个人能力,以及自己黄埔军校的老资历,一步步从一个不起眼的营长升迁至军委会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少将处长,在1936年时,更以南京新生学校校长的身份指挥了逾万人参加的全国童子军第一次大检阅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咏尧先后出任过湖南省抗日自卫军副总司令兼军管区副司令等职,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个人贡献。
1945年,他被国民政府授为陆军中将,并开始在国民国防部担任要职,1949年,国军败退台湾,他与上司顾祝同同机来到台湾。
到了台湾后,他继续担任国防部次长一职,1950年,吴石因传递《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核心情报被捕,蒋介石当即下令,命刘咏尧与蒋鼎文,韩德勤担任审判官,在特别军事法庭对吴石作出审判。
当时,刘咏尧与蒋鼎文、韩德勤三人作出了“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审判,想要以此来保住吴石,但是蒋介石在看过这份审判书后,勃然大怒,在呈文上批示“审判不公,蒋刘韩为罪犯说情,应即革职”,并亲自对吴石签发了“立即执行死刑”的命令。
刘咏尧与蒋鼎文、韩德勤三人本想保住吴石,但是在蒋介石的威慑下,他们最终只能够在特别军事法庭上,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宣判了吴石的死刑。
当时,刘咏尧在宣读死刑判决时声音颤抖,心中十分不情愿,但军警将吴石押离法庭时,刘咏尧起身相送,两眼默默地注视着吴石离开。
吴石殉难后,刘咏尧冒着危险,暗中向吴石的妻子和孩子们进行了帮助,使得吴石小儿子吴健成得以顺利入学,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从1951年开始,刘咏尧逐渐远离了政治,他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并在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院校教书。
到了晚年时期,他思念着家乡,因此每当孙女刘若英到大陆去演出,他都会让孙女代他去家乡看看,除此之外, 晚年时期的他在与家里人聊天时,回忆起大陆老家的人、事、物,总是显得那么的激动,1998年,刘咏尧在台湾病逝,走完了他的一生,终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