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子外阴癌前病变,她的“坏习惯”,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发布时间:2025-10-29 14:20 浏览量:1
这是一个惨痛的故事。
患者女,40岁,因为私处瘙痒和长了小疙瘩而就医检查。其实早在一年前,患者私处就长了小疙瘩,但考虑到疙瘩并不大,就没当回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疙瘩越长越大,并且发病时还无比瘙痒,有时候甚至会破溃,严重时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走路。
妇科检查后发现患者的私处有赘生物,而病理结果显示为外阴癌前病变。
好端端的,怎么就发展成了癌前病变?原来这位患者平时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庭,很少关注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卫生,有时候甚至两三天不换内裤。
再加上她平时喜欢穿化纤内裤,内裤本身就比较紧身,再加上化纤材质的包裹,直接加剧了私处的潮湿、闷热,这为病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机会。
悲剧已经发生,除了同情,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平时不管多忙,都一定要注意私处卫生!
内裤到底有多脏?60%以上的妇科病和内裤有关!
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内裤有多脏,心想着内裤穿在最里面,脏也不会脏到哪里去,殊不知内裤远比想象得要脏很多。
研究显示,穿一天的内裤中平均有0.1克的粪便,最多则可以达到10克。粪便有多脏就不用细说了,粪便中可能包含100亿个细菌和病毒,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等。
再直观一点,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能清晰到看到到底有多脏:
除了粪便,内裤上还容易沾染汗渍、尿液、私处分泌物以及外阴局部寄生的各种病菌及其代谢物等。
由于内裤处于贴身的潮湿温热环境,长期不通风,所以一条穿过的看似不起眼的内裤,很可能早已成为了“细菌窝”。
长期不换洗内裤,私处很容易因此发红肿胀、瘙痒。此外人体的分泌物中含有蛋白质,在蛋白质的作用下,会滋生出更多的病菌。
因为女性私处特殊的构造,所以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生命时报的数据显示,60%以上的妇科疾病和内裤不干净有关。
“看看新闻”曾报道过一个类似的案例,一名23岁女孩,因为长期不换内衣内裤,直到肚子胀痛、下体出现灼烧感并流出不明液体后,才去往医院检查。
结果被查出尖锐湿疣和外阴上皮内瘤病变,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外阴癌前病变。
虽说不注意内裤卫生并不是导致癌变的直接病因,但长期不注意私处卫生,导致免疫力下降,也就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病毒,随后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内裤多久洗一次最好?
如果你有很多内裤,正好时间又充足,那么每天随便换洗多少次都行。但一定要保证新换上的内裤,是清洗干净并且晾晒干的内裤。
如果从性价比角度来说,建议一天换洗一次。如果是夏天,或者从事体力劳动出汗比较多,那么一天换洗两次也可以。
内裤多久换一次?
判断多久更换一次新的,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标准,主要看内裤有没有着色或变形。
比如内裤上沾染了其他颜色,或者变色、褪色了;内裤变形了,没有任何弹性;内裤的吸湿效果和透气性变得很差了,那就建议更换。
如果你实在把握不准,或者对这些都没有概念,那就按照一个季度换一次的标准来,这样是最保险的。
3种内裤不建议穿,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温床
①长期混洗的内裤
将自己的内裤长期和他人的衣物,甚至是和他人的内衣、袜子放在一个洗衣机里面洗的内裤,这种内裤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如果别人本身就有一些疾病,比如一些皮肤病、脚气等,而你又处于免疫力较低时期,那么久很容易被感染。
②太紧的内裤
有些厂家为了让内裤的弹性更好,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会在材质中加入一些化纤成分。
长期穿这种紧身内裤,会让化纤材质和私处长期摩擦,尤其是一些皮肤本身就敏感的人,可能会因此被外阴疾病盯上。
③化纤材质的内裤
化纤材质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涤纶,也是商品标签上所写的“聚酯纤维”。这种材质不容易缩水,但同时透气性也不好,因此很容易吸附油污并且很难清洗。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汗渍和分泌物混合在内裤上时,根本没有任何透气可言,所以很容易滋生细菌。
这2个洗内裤的“坏习惯”,别再犯了
①攒在一起再洗
很多人有攒内裤的习惯,觉得那样更省事,但事实上时间越长,内裤上的各种脏东西就更容易渗入到面料纤维组织中,内裤变得更难清洗。
前面我们提到内裤中会沾染各种污染物,再加上蛋白质的作用,攒下来的内裤会不断繁殖病菌,所以内裤一定要随换随洗。
②从头到尾用盆洗
有些人为了节约水,会将内裤放在盆中洗,并且从头到尾都用那一盆水洗,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细菌可能会沾染到盆上,并形成交叉感染,这样洗等于没洗。
内裤怎么洗更安全?
为了让内裤洗得更干净,人们发明了各种洗法,有人用清洁剂漂洗,有人用上了漂白粉,甚至有人拿开水煮后再洗...不过最常见的还是机洗和手洗。
关于内裤到底能不能用洗衣机洗,这些年争论不断。从原则上来说,内裤是可以用洗衣机洗得,但并不建议用公用洗衣机去洗内裤,再加上内裤机洗需要满足不少条件,所以更推荐用手单独洗内裤,一般遵循以下4个步骤:
①用40℃的温水,加入适量洗涤剂浸泡15分钟;
②等充分浸泡后,再用手开始搓洗,重点搓洗裆部和肛周位置;
③搓洗好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几遍;
④洗好后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