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708)-永嘉之乱(3)

发布时间:2025-10-29 03:24  浏览量:1

陈敏。西晋官员。

庐江人陈敏年少时即显露出才干。由郡中小吏升任尚书仓部令史。公元301年,时值“八王之乱”,京师粮仓消耗殆尽。陈敏审时度势,提出漕运路线依托古代运河体系实现南北物资调配。

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开凿,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

邗沟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运河。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形成漕运主干道。汴渠则沟通黄河与淮河,构成中原与江淮的水运纽带。

汴渠。中国古代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也称汴河又名通济渠,全长650公里。

陈敏提出粮食经邗沟北运至淮安入淮。转汴渠西进洛阳。形成“长江—邗沟—淮河—汴渠—黄河”的完整水运链。三国孙权时期开凿的破冈渎(今句容至丹阳段)更成为连接建业与太湖流域的支线。破冈渎上下七埭,节节蓄水,船可自云阳(今丹阳)直抵建业。这种阶梯式埭堰设计,使江南漕粮得以翻山越岭,直达中州”。

破冈渎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命校尉陈勋主持开凿的人工人工阶梯运河。

西晋朝廷同意陈敏的漕运设计。因此被任命陈敏为合肥度支,后转任广陵度支,负责重要的漕运事务。公元303年,荆州蛮族张昌领导数千流民在江夏举行武装起义。张昌派手下大将石冰进犯寿春。广陵度支陈敏当时正驻军寿春,主动向惊慌失措的都督刘准请战。

张昌。蛮族,西晋时期荆州起义军首领。

陈敏分析认为叛军是乌合之众。因此率军多次以少胜多,击败石冰 。随后,他又回师平定了徐州叛将封云。至304年,陈敏重创石冰主。平定扬、徐二州。因功升任广陵相,掌握了相当的军事实力 。屡立战功使陈敏感叹‘乱世须自握兵柄’,渐萌异志”。

石冰。西晋末年张昌起义军阵营的重要将领。

公元305年,趁西晋皇室衰微、天下大乱之机。陈敏想割据江东。陈敏的父亲对此极为愤怒。曾预言“灭我家族的,一定是这小子!” 陈敏先被东海王司马越起用为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在与东海王司马越合作兵败后,便借机东归历阳(今安徽和县) 。

司马越。东海王。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

公元305年12月,陈敏举兵反叛。他勾结东吴名将甘宁曾孙,吴王司马晏常侍的甘卓假传诏命。任命自己为扬州刺史。并派其弟攻占吴越各地,驱逐朝廷官员。自称都督江东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注: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一度占据了江东地区 。陈敏割据江东期间,为维持割据政权。陈敏对江南百姓加征“漕粮附加税”,史载“亩增一斗,又令折绢输钱,三倍于常赋,民始怨之”。其子弟更在吴郡、会稽等地巧立名目。征收“渡江费”“军粮预征”等苛捐。导致“民苦其役,十室九空”。陈敏重用寒门亲信。陈敏的弟弟陈昶任广武将军却“纵兵劫掠”。另一个弟弟陈处为历阳太守时“卖官鬻爵,刑狱无章”。

陈敏兄弟在江南胡作非为。天怒人怨。

陈敏军队在吴越地区纵兵焚掠,致白骨蔽野。其弟陈昶驻守乌江时,因与甘卓部发生冲突,引发牛渚惨案。军民死伤惨重。史载“舟人指为牛渚之祸”。陈敏因为出身较低。施政混乱无序。得不到杰出人才的支持。他的子弟们凶残暴虐,所到之处都成为祸患。陈敏的倒行逆施,使得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江东本土豪强彻底离心。其中,关键人物便是顾荣。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江南士族领袖。

江东士族的核心代表人物顾荣。其家族为吴郡顾氏。是孙吴时期便扎根江东的望族。在当地士人中有极高号召力,他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江东士族对陈敏政权的认可与否。

华谭。魏晋大臣。名士。

名士,庐江内史华谭写信给顾荣等人说:“陈敏窃据吴郡、会稽。其性命如同清晨的露水般危在旦夕。诸位有的手持符节掌管大郡,有的是朝廷近臣。却屈身侍奉奸佞之人的朝廷。向叛逆集团低头,难道不觉得羞耻吗?当年吴武烈皇帝父子凭借英杰之才开创基业。如今陈敏凶狠狡诈,几个弟弟愚蠢无能。想要效仿孙桓王的功绩,延续大帝的事业。依我看,即便远观各位贤士,也难以认可。天子车驾已返回东方,俊杰之士充满朝廷。即将举六师之力清扫建业,诸位有何颜面再见中原之士?”

三国东吴政权族谱。

顾荣等人本就有除掉陈敏之心。接到书信后十分羞愧。便秘密派使者报告征东大将军刘准。请求发兵逼近长江,自己作为内应,并以剪下头发作为信物。刘准派遣扬州刺史刘机等人从历阳(今安徽和县)出发征讨陈敏。陈敏派弟弟广武将军陈昶率数万兵马驻守乌江(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南),历阳太守张宏驻防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

陈敏的兄弟们。

陈敏的弟弟陈处察觉顾荣等人怀有二心。劝说陈敏杀掉他们,但陈敏不听。司马钱广是周玘的同乡。周玘暗中指使钱广刺杀陈昶。随后宣称州郡已诛杀陈敏,敢轻举妄动者灭三族。钱广在朱雀桥南布防。陈敏派甘卓前去讨伐,将精锐甲士全部交给甘卓指挥。顾荣担心陈敏起疑,故意主动接近陈敏。陈敏却说:“你应当四出镇守防卫,怎能留在我身边!”

周玘。东吴鄱阳太守祖周鲂之孙,平西将军周处之子,中国西晋末年江东士族首领。

顾荣于是退出,与周玘一同劝说甘卓:“若江东之事能成,我们自当共同成就。但你观察当下形势,真有成功的可能吗?陈敏本是平庸之辈。政令反复无常,决策摇摆不定。他的子弟个个骄纵自负,败亡是必然的。而我们现在安然接受他的官爵俸禄,等到事败之日,江西的军队会把我们的首级装进木匣送往洛阳,标签写着‘逆贼顾荣、甘卓之首’,这将是千古耻辱啊!”

甘卓。东吴名将甘宁曾孙,吴国尚书甘述之孙,太子太傅甘昌之子。

甘卓于是假装生病。声称迎娶女儿。阻断桥梁,将船只收至南岸。与周玘、顾荣及前任松滋侯相丹杨纪瞻共同攻打陈敏。陈敏亲自率领万余人征讨甘卓,顾荣,周玘等人。双方隔河对话时,顾荣,周玘的士兵对陈敏的士兵喊道:“我们之前所以奋力效忠陈公,正是因为顾丹杨(顾荣,丹杨人,故称"顾丹杨")、周安丰(周玘,曾被授安丰太守,故称"周安丰")两位大人。如今他们都反了,你们还在为谁卖命!”。陈敏部众听后陷入迷茫。眼见顾荣擎起那柄象征士族权威的白羽扇,陈敏麾下士卒顿觉天塌地陷。方才还呐喊冲锋的阵型,顷刻间土崩瓦解。

顾荣白羽扇破敌。

陈敏单骑向北逃窜时,在江乘被追上抓获。陈敏叹息道:“这些人害了我,才有今日下场!”又对弟弟陈处说:“我辜负了你,你却没有辜负我!”陈敏之乱于公元307年2月以在建业被斩首告终,其弟及三族皆遭诛灭。公元307年3月,平东将军周馥将陈敏首级传至洛阳。陈敏虽以漕运起家,却未能成功转型为真正的政权经营者。一方面,陈敏囿于江东一隅,缺乏稳固根基。另一方面,陈敏未能有效控制吴兴、义兴等三吴粮仓要地,致使战略资源不足。这种根据地与经济命脉的双重缺失,最终导致其迅速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