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进化程昊:人形机器人价格不存在内卷 交付端没有竞争!

发布时间:2025-10-29 19:36  浏览量:1

10月24日,“2025 加速进化生态大会” 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办。限时售价仅2.99万元的全新Booster K1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现场。该机器人定位具身开发入门级平台。即便是入门版也搭载了48 TOPS算力芯片,并且支持二次开发。

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表示:“个人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通用硬件母体,已经历从极客玩具到专业工具、再到生活伴侣的演进。而人形机器人正是 AI 时代的个人计算机,未来将成为承载智能应用的物理平台与生态基石。因此加速进化的公司愿景是让人形机器人如个人计算机一样,简单、可靠、实用。”

▍人形机器人价格没有内卷 同样交付端也没有竞争!

无独有偶,加速进化Booster K1 人形机器人发布前1天,友商已提前推出定位情感陪伴、高科技玩具的万元以内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品,这引发了关于人形机器人是否提前进入价格内卷的讨论。

2024 年底,5 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品数量尚为个位数。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这一价格区间的产品已超过 10 款,一线本体厂商更将入门级产品价格下探至 4 万元以内。该价格区间内,多数本体厂商难以通过硬件盈利,行业价值更多向生态层面转移。

程昊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不同厂商的定价差异源于产品定位的不同理解,并非简单的价格竞争。Booster K1 的定位不仅是一款机器人产品,更是经 RoboCup 验证的高性能开发平台,核心优势体现在冠军级运动性能、强劲算力、完整开源生态及长期开发者支持。

谈及人形机器人硬件价格,程昊指出,硬件成本并无核心壁垒,随着产业化推进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例如今年售价3.99 万元的产品,明年价格可能降至 1.99 万元,这是行业发展中成本变化的正常趋势。中国供应链的特有优势让产业化带动成本下降,这是行业发展的积极信号,而非恶性竞争。

2025 年被视为是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元年,宇树、Figure、等头部整机厂出货量均突破千台,行业正从实验室演示加速迈向真实场景应用与批量交付。有行业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已提前进入消费级时代。

程昊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当前需明确区分行业级与人形机器人玩具。头部梯队的行业级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虽达千台规模,但应用场景集中于巡检、工业等垂类赛道;电商销量成百上千台百元、千元级别的舵机类人形机器人,本质上属于玩具范畴,其价值潜力与具备“人形基因” 的行业级产品存在本质区别,因此目前尚未进入消费级机器人竞争阶段,市场依旧为蓝海。

程昊提到,从人形机器人商业交付端来看,当前行业几乎不存在直接竞争。即便部分企业宣传力度大、行业资历久,客户也不会因选择某一款产品而放弃其他选项。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客户更倾向于尝试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选择。

▍2.99万是让利行为!11.11前下单, 12月底前全量交付

Booster K1 起售价 2.99 万元,产品系列分为极客版、教育版、专业版三个版本,入门款实现高配低价的定位。全系标配 22 自由度且均支持二次开发,达成 “入门即高端” 的产品设定。具体参数上,极客版算力达 48 TOPS(稠密),续航 30 分钟,质保期 3 个月;教育版算力 117 TOPS,专业版算力 200 TOPS,后两者续航均为 80 分钟,质保期均为 1 年。

核心优势方面,Booster K1 经过 30 小时连续 500N 撞击测试与 100 小时真机运行验证,耐用性表现突出。考虑到各类场景频繁搬运需求,其整机重量不足 20kg,配备专用行李箱,可直接携带进入飞机客舱。产品支持手机 APP 操控,动作库提供免费持续升级服务,通过简单示教即可完成特定动作创建,操作流程简便,同时能够全面适配足球赛事、STEM 教育、科研实验等多元应用场景。

程昊表示,2.99 万元的售价核心目的是降低开发者门槛,让更多个人及企业开发者能以更低成本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研发工作。

不同于其他本体厂商千台级甚至万台级的订单规模,加速进化的商业化逻辑更为务实。程昊介绍,公司坚持“1台、10 台、100 台” 的商业化递进策略,不做超长期交付。前期优先保障产品交付质量和售后服务,以单台销售积累客户,再逐步拓展批量订单。

过去一年,公司已稳定交付近700 台机器人,历史平均交付周期仅 2-3 周。目前公司产能已逐步提升,一年前月产能约 100 台,如今生产、质检、售后能力经多次实践打磨已趋于成熟,能够稳定支撑上述交付周期,且对后续交付能力有充分信心。

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进一步说明,本次发布的Booster K1 人形机器人,双十一之前全款下单的客户将在 12 月底前完成全量交付。团队可做到 2 小时技术响应,并在 48 小时内提供解决方案。

▍加速进化想成为下一个“苹果”?

加速进化将自身定位为专注打造具身开发平台的科技公司,程昊表示,AI 时代需要新的硬件载体,要成为该时代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就如同计算机在信息时代的角色。上一个时代中,苹果、微软等企业通过做好硬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并搭建平台,在信息时代开端布局信息技术应用,历经数十年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程昊认为,作为创业团队,不会初期就不会一上来就做一堆产品、多种形态,而是更注重聚焦。既然以打造AI 时代基础设施为目标,就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进化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具备高杠杆属性,能够支撑起一个平台,且赛道规模足够大、价值足够高,完全可支撑公司实现良好发展。

加速进化的核心逻辑是做好硬件、操作系统与开发工具,搭建起一个平台,吸引更多开发者聚集,贡献想法与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各类场景的落地。这一逻辑与苹果、微软在信息时代通过布局核心基础设施,实现长期增长的路径相通,加速进化希望通过打造AI 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赋能所有开发者、服务未来终端用户。

▍结语与未来:

截至笔者发稿,售价2.99 万元的 Booster K1 在发售 20 分钟内,首批全款订单全部售罄。几乎同一时间,友商万元级主打情感陪伴的高科技玩具人形机器人产品也同步宣告预售售罄。

正如程昊此前所言,人形机器人交付端目前不存在直接竞争,不同本体厂商的技术路线与差异化打法,反而会推动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行业产品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用心做好产品、交付与服务,是加速进化始终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