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对华政策陷入混乱,内部斗争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10-29 20:13 浏览量:1
默茨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有些混乱!
有媒体称,这导致德国政府在外交层面的一次挫败,还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复苏,因为黑红联盟对华有三种观点、各成一派。
首先,联盟党的当权者大多是接触派,他们知道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清楚与之保持接触的必要性,但时不时又要摆一下破落贵族和公知教师爷的谱,对中国的事情说三道四。
比如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他本来打算在10月26日访华,想说服中方放松稀土和半导体领域的贸易限制。
因为安世总部被荷兰政府强抢之后,中国对安世半导体产品实施了出口禁令。
目前德国大众因为缺芯片,已有多个工厂停工。再不解决问题,德国汽车行业八成要停摆,今年的GDP肯定又是负增长。
也就是说,这哥们是来求人的。
问题是,他来求人、却没个求人的态度,还在出访前放话说,要和中国谈俄乌冲突、朝鲜核武、南海争端和台湾问题,试图一边说教、一边求人,也算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了。
虽说这位部长有点分不清大小王,但中方还是安排了对等接待,结果这哥们不满意,觉得自己被冷落怠慢,所以发脾气不肯来了。
有一说一,这哥们八成是番茄女频的铁粉,看小说看的走火入魔、小仙女附体了。
第二个派系是合作派,他们认可中德贸易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不赞同欧洲削弱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该派系以社民党籍的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贝尔为首,此人与前总理朔尔茨属于一个党。
很多朋友不喜欢朔尔茨,觉得他不够霸气。但社民党的对华态度,在近两届德国政府当中算是比较友善的了,至少比贝尔伯克领导的绿党要强的多。
据《北方快报》的消息,在瓦德富尔宣布推迟访华之后,克林贝尔决定来中国缓和关系,预计会在11月成行。
社民党的外交政策发言人还公开批评瓦德富尔,称他的举动不利于改善紧张的德中关系,是一个"不良信号",强调在全球局势紧张阶段,与中国的直接对话尤为重要。
社民党的策士宣称,目前的经济现实是,要想确保德国的繁荣,就不能让中国离开。因为当欧洲只有美国一个选择的时候,它很容易受到勒索。
其实除了对华政策,克林贝尔与默茨在投资、征兵和税收等多个问题上都有矛盾,因为他是当家管财政的,所以一直在强调经济数据不好,要让投资流动、要填补预算缺口。
但一把手默茨不管这些,他可能以为废除了债务刹车,就不会有资金的问题。
最后是脱钩派,以基民盟的外交专家基斯韦特和一些策士为代表,其观点是:由于德中关系正处于低谷、所以柏林必须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否则会让德国政府变得脆弱。
这波人在黑红联盟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一些人本有机会当部长、却没能拿到部长职位。
当地媒体认为,正是因为他们当不上官,所以才故意捣乱、想浑水摸鱼,真让他们上了台,说不定也会变得清醒。
也就是说,所谓的接触派和脱钩派其实是一回事,联盟党在对华的大方向上,仍以防范为主。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德国政坛就没有亲华的吗?
其实也有,进入联邦议院的左翼党总体来说算是亲华,这是由其政治形态和党派历史决定的。从左翼党分裂出来的理性与正义党对中国也比较友善,该党的女党首瓦根克内希特正试图推翻上次大选的结果,让默茨难堪。
而近年在国内大受欢迎的另类选择党,只能说魏德尔等部分高层对华友好,由于该党源于基民盟、并且包括霍克等极右翼份子,其执政后底色究竟如何还有待考验。
总的来看,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混乱"并非偶然,而是其内部不同理念和现实利益相互碰撞的直接体现。
一方面,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工业和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对华合作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在部分党派和官员的推动下,其在政治上又难以摆脱跟随美国及欧盟整体战略的惯性。
这种摇摆和矛盾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而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维护和推进对华关系的稳定发展,就是对默茨政府政治智慧的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