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珂:驻村第一书记“驻”进农民心坎里

发布时间:2025-10-30 09:29  浏览量:1

从保家卫国的“迷彩绿”到乡村振兴的“乡村绿”,陈珂完成了军人到驻村第一书记的华丽转身。2019年5月,怀揣着忐忑与责任,他踏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供济堂镇黄羊城行政村的“驻村路”。6年来,他沉心俯身、融入真情,以“脚步丈量民情,实干践行初心”的信念,为黄羊城村绘就了一幅充满温度与实效的振兴画卷。

“王婶,攒下鸡蛋没?我今天回乌兰花镇,明天去呼伦贝尔参加学习培训,能给您回街上再卖点鸡蛋。”陈珂一边推开村民王翠莲家的大门,一边高声喊着王婶。“陈珂来啦?快进屋快进屋,鸡蛋也就攒下10来斤,快你先忙你的学习,完了再说。”王翠莲拉着陈珂的手往屋里让。

“咱们的母鸡喂的好,虽然只有30多只鸡,婶儿每天也真受忙乱了,想让好好下鸡蛋,那得先给鸡好好喂粮食了,天天切各种新鲜菜叶子喂它们,鸡蛋下的可不赖了,还得好好搞好鸡舍的卫生了,婶儿天天早晚都要打扫鸡舍还进行消毒,咱家的鸡从来不得病。”王翠莲边陈珂倒水边高兴地说。“那就好,婶儿,明年再多喂些鸡,街上的人们就喜欢吃咱们农村的笨鸡和鸡蛋,街上花多少钱也买不到,您放心好好喂哇,可不愁给您卖。”陈珂答道。

陈珂(左)向王翠莲学习养鸡经验

据了解,自驻村以来,陈珂每年为村民销售笨鸡100多只,鸡蛋300多斤,其中一只笨鸡150元,一斤鸡蛋10元钱。他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销售农产品,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激发了村民们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说起陈珂,王翠莲一个劲儿地夸赞,“这个娃娃一点也不像城里的娃娃,刚来的时候,我们看见陈珂,心想这小后生哪能在这村里呆住了?他能吃下村里这些苦?能愿意跟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打交道?真没想到,这娃娃一待就是6年。”

“我今年65岁了,从来没想过在这个岁数能在家门口就挣上工资。如果不是陈珂带着我们种植野韭菜花,我们这些老太太去哪挣工资了?”王翠莲讲道,“他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又要忙驻村工作队的事儿,又要带着乡亲们搞种植业、养殖业增加收入,还要惦记着给村民们在抖音上卖农产品,真的是一个人分成好几个人用的了。”“这娃娃要是离开村回街上工作,我们大家可不想让他走了。”

村民们采摘野韭菜花

原来,陈珂看到村里有60亩的集体土地,为了达到有效利用。2024年,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市场调研、技术学习,带领村民种植野韭菜花,建设野韭菜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而提高村民收入。从种植到养护到除草到采摘再到加工生产,全部由村民完成,先后带动25人就业,日工资130元,平均每人能挣4000元左右。每年可收获2吨野韭菜花,成品销往四子王旗、集宁、北京、重庆、广州等地,深受客户们喜欢。

“咱们的野韭菜花酱辛辣鲜香、咸淡适中、口感纯正,而且是纯绿色、零添加的天然食品,去年销售额突破10万元,产品上市即售罄,复购率达65%,覆盖消费群体达2000多人,消费者满意度达100%。”陈珂介绍道,“我的本意就是想通过这么一个小作坊,带动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稳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在是起步阶段,相信两三年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加工生产后的野韭菜花酱

“陈珂为了我们能多点收入,下了那么大的辛苦,我们必须好好配合他把这个小产业做好,不能辜负陈珂的一片苦心。”王翠莲说。

黄羊城行政村位于供济堂镇西北部,地域面积44.7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共178户336人,属典型的半农半牧生产生活区,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共有耕地2.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菜籽和大麦等作物。

“刚来的时候,说实话我也很迷茫很无助,村里全部都是老年人,50多岁就是比较年轻的了。通过一个多月的入户走访,深入到每家每户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那个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带着大家把日子过好。”

跟随着陈珂忙碌的脚步,来到了村民范桂林家中,只见他再次详细地核实相关信息,并与他们聊明年的种植计划。

“范叔,明年再多种些农家肥马铃薯吧,今年咱们销售的挺好,您明年就放心种植吧,销售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我给往出卖。”陈珂说。

陈珂(左)与范桂林夫妻详细核实相关信息

“就是,全靠你了,就凭叔叔哪能有这么好的收益了。”范桂林讲道。原来,范桂林夫妻俩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重活也不能干,陈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陈珂给范桂林出主意让他们夫妻二人种了5亩的农家肥马铃薯,共投资1000元左右,收获马铃薯5000多斤,通过陈珂的抖音号将马铃薯以3元/斤的价格全部售往呼和浩特市路虎车友会,共收入15000多元,使范桂林夫妻俩净赚14000元。

“自驻村以来,我就注册了一个抖音号,记录驻村工作的日常工作,以及带领村民发展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情况,呼市路虎车友会队长王佳魁关注我并经常与我联系,我便向他们推荐本村的土特产,帮助村民销售各种农产品,效果非常好。”陈珂高兴地说。

呼市路虎车友会队长王佳魁在电话采访中讲道:“我也是无意中看到陈珂的抖音号,关注后发现他是一个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我们车友会也是一个爱心团队,我们也想为黄羊城的村民们办点实事,是陈珂‘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并触动了我们。”

据了解,呼市路虎车友会的队员们不仅积极购买黄羊城的各类农产品,不断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还于2024年为黄羊城的村民捐赠了3000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温暖着黄羊城的村民。

陈珂认真整理各类档案材料

“每个乡村的产业发展都得因地制宜,就黄羊城而言,我个人认为,不见得要把产业做的多大,只要把一个一个的小农户带动起来,比如张家种5亩农家肥马铃薯,李家种10亩无公害小麦,王家养50只跑坡鸡……”陈珂侃侃而谈,“然后我们为村民找好需求群体,进行有效对接并做到成功销售,这样就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虽然看着收益小一些,但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不也是很有效很稳妥的经济发展方式吗?”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想着工作时是问题,做工作时才是担当。”这两句话是陈珂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下一步,我们将以‘轻资产、原生态、高价值’的理念发展黄羊城的经济,积极拥抱电商新业态,用一批又一批的好产品,一年又一年的好口碑,让村里的产业强起来,让农产品的品牌亮起来,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这,就是我驻村工作最大的愿望。”陈珂满怀信心地表示。

他以军人本色和实干担当,用一串串扎实的数据、一件件惠民的实事,为黄羊城村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振兴之路,交出了一份从“迷彩绿”到“乡村绿”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