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内外皆温情——象棋人间系列片现场拾珍
发布时间:2025-10-31 10:09 浏览量:1
前言
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群众性象棋赛事,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走进第十个年头。2025年,棋王赛在延续赛事的同时,以“象棋人间”为题,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讲述他们与象棋、与业余棋王赛之间真实而深刻的故事。纪录片不仅记录技艺与胜负,更致力于捕捉那些因象棋而生的情感与温度。
首集,我们走近葛慧莹,在记录她如何平衡职业与爱好的过程中,也真切触摸到一个象棋家庭的真诚与热忱。
忙碌里的满分配合
葛慧莹本人是整部片子最核心的“调度员”。尽管工作与棋务缠身,她依然以高度的专业和真诚配合每一次拍摄。她说:“我希望这部片子不只讲述我个人,更传递象棋的文化,传递全国业余棋王赛的精神,以及我们这一代棋人的责任。”
白天上班,晚上拍摄,连日奔波虽让她略显疲惫,但只要镜头亮起,她便迅速进入状态,精神饱满、目光专注。这份不言而喻的敬业与热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象棋家庭和棋痴老爸的“较真”
葛维蒲先生在镜头前依然不改棋人本色。即便是几个简单的落子镜头,他也坚持呈现一盘有逻辑、有内容的真实对局。一旦拍摄开始,他便沉浸于棋局之中,一边布子,一边自语拆解变化,那份痴迷仿佛让时间静止。
拍摄期间,葛家的团结与温暖也令人印象深刻。葛慧莹的母亲和爱人默默协助整理现场,主动承担递水、搬道具等后勤工作,全力保障拍摄顺畅。这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家庭——温和、有序、彼此支撑。镜头之外,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共同守护这段属于象棋的记忆与传承。
不忘来路的敬意
上海象棋的今天,离不开老一辈的无私奉献。谈及自己的启蒙老师任观松,她总是心怀感念。正是出于这份敬意,我们专程采访了任老师,与他一同回顾葛慧莹的学棋之路。
谈起她幼时坚持训练的点滴,任老师语气中满是欣慰与骄傲。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更是一种精神的接续。葛慧莹对象棋的坚守,既来自家庭的熏陶,也离不开前辈的引领。
棋局中的挫折,是成本最低的人生磨砺
采访中,葛慧莹提到了象棋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16岁那年在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上的“触底反弹”。当时她极度渴望冠军,却因思想包袱过重,在双循环第一阶段比赛中成绩惨淡。这场失利反而成了她心态的转折点,让她此后能坦然面对任何胜负,在调整心态后,她也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经历过最低谷,反而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如今,她常以这段经历鼓励学生与家长:棋局中的挫折,其实是成本最低的人生磨砺。
她认为,让孩子在棋局中学会面对失败,远比赢棋更重要。孩子受挫时,家长不应苛责,而要引导他们看见过程中的进步;孩子得意时,则需提醒他们保持清醒。这种从棋盘上学到的坚韧,将成为他们未来面对人生风雨时最宝贵的财富。
一子一世界,一步一人生
镜头不仅记录了葛慧莹在职场与棋道间的双重奔赴,也见证了一个家庭流淌的温暖、一段师徒情谊的绵长。这次拍摄,不止于完成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次对生活态度与象棋文化传承的深度体悟。
拍摄收官之际,葛慧莹说:“下棋如人生,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这句话,仿佛串起了棋盘的理性、家庭的温度与岁月的坚守。我们最终捕捉到的,不仅是一个真实、立体、有光的葛慧莹,也是一个属于象棋、属于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也属于每一个认真生活之人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