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玉经三僚风水:三僚篇:
发布时间:2025-10-31 07:00 浏览量:1
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一行三人辞了虔州府,举步往东南方行去。
三人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路之上寻龙点穴,堪风舆水,不几日便来到了雩都治下五湖潭附近一个唤作“僚溪”的地方。
三人止了脚步,抬眼看只见群山逶迤,众峯秀起。当中一溪绿水潺潺,四下八方青山隐隐,俯瞰下去,俨然一天生地就的太极八卦图铺展於天地之间,叫人望而兴叹!
师徒三人眼见僚溪既有青山,又有秀水,风景大好,心中便起了住下来的念想。
三人寻到僚溪绿水之畔,各自搭建一寮居住。这一日,师徒三人又在寮前喝茶、畅淡。杨筠松举杯在手,道“文辿,金精,如今我们在僚溪已住了段日子,你们有没有看出,僚溪有那些大好的风水所在。”曾文辿听了,道"东方震卦有经吸石。”廖金精道“南方离午有天马水向东流出。”
曾文辿又道“西边太乙有御屏山,山上有长庚水到戊已中央与天马水相会。”
杨筠松道“ 要我来看,北边壬子癸三山有廉幕相应御屏为后龙,可出白衣奉诏上朝为师。”
曾文辿道“师父说得大是。艮寅向上有蜈松出土形,日后会有官贵。”
廖金精道“两水相汇是为阴阳水,此龟蛇相会之相。只是可惜东南巽方水口太过狭长,怕是会破了局。”
曾文辿道“不过东南方有狮象把住水口,加之五虎下山,总不忌它又狭又长。”
杨筠松听了,笑道“这个地方为师也是十分满意……”
曾文辿寮棚所在后世称作龟蛇相会。
廖金精选址后世称作猛虎跳墙。
杨筠松所在的寮棚便是罗经吸石局。
寒来暑往,不觉溪畔的花已开了三回。
广明元年( 公元八八零年)花再开的时候,杨筠松吩咐曾文辿回雩都崇贤里小涸,迎接其父曾德富、其母胡氏、以及兄文遄、弟文迪举家迁居僚溪。
同年,杨筠松传“地钳记铭”於曾文辿: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
甲上罗经山起顶,西北廉幕应。
南方天马水流仙客拜朝中;
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
今卜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
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侵害。
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
免年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
其时廖瑀(金精)因修道未娶,而其父母远在福建。后于五代末宋初时,其叔父廖明一家徙迁僚溪,是为一世祖,至今已传了四十世。
三僚早先有陈、刘、沈三姓居住,及至广明元年杨筠松、曾文辿、廖金精建寮居住僚溪后,三姓开始觉得情况不是大好。
陈姓族人原居住於“上下寮,”其时“中寮”为廖金精所居。不出数年,陈姓族人渐渐觉得诸事不顺,六畜发瘟,男女多有生病。
族长一头母猪自打杨筠松三人迁入,便不曾下过猪崽。这一日早晨,这头母猪突然破门逃遁,径直往西北方向而去。
族长看了大奇,于是领了全族人丁去追寻母猪。母猪翻山越岭到了一个叫“黄沙“和睦坑的地方,就停下不走了。不管怎样驱赶,吆喝它,它就是不走。
族长见状,便吩咐族人在“黄沙”搭棚安家定居下来,,日后陈姓人丁兴旺,有贵出。
刘姓族人本就十几户人丁,不知怎地,今朝病了一个,明年又折损两人,不几年功夫下来,刘姓人丁便凋零了!
独沈姓族人众多,族中财贵皆旺。
唐末宋初,曾姓族人历时三年功夫,在僚溪垒一个大砂手(青龙)。沈姓族人见了,言道砂手破坏了沈氏风水,一夜功夫,便把曾姓筑建的青龙砂手给平了。
曾姓族人心中自是愤慨,一纸告到衙门。然后寻到华山,相请师叔陈搏出面调停此事。
事后赵家皇帝委派了一个太监来调查处理,不想到沈姓族中,不到一日便没了性命。
沈氏族人大惊,这杀官罪名可是要诛九族。举族连夜逃逸到瑞金定居了。
此外,还有一户高姓的人家,婚后多年,女儿生了好几个,可惜没生男丁。
杨筠松见了,便出手相助高姓人家改门楼风水。果然, 一年光景未到,高家婆娘便产下一个男孩。
高姓家人心中大喜,就把一个闺女许与杨筠松为妻。
相传,高氏为杨筠松诞下一子,日后在福建将乐的洪巷,以及永春太宁一带传播堪舆文化。
杨筠松在僚溪一住二十多年,从此再未离开三僚这一方水土。
为了补充三僚天地灵气,杨筠松便在“帘幕山”山腰,狮形边上种了一棵杉树。
杉树日后竟生发出九尾,世人都道是“九星”附于杉尾,故名“九星”杉,又名九尾杉,更有人称作“杨公杉,” 迄今已逾千年风霜。
曾文辿则在三僚的坎方建北斗庵,卯方建东华寺卫护三僚。
廖金精在离方筑南极渡庵,酉方筑西竹寺。
日后,曾氏族人于天马、长庚二水汇合处建石桥一座,连通阴阳两水,并在龟头上用起山鞭扦插沙井一口。
不觉春来春往,转眼千年弹指间。千年前的山山水水经已变改,只是杨公救贫的渡世情怀历万载也不失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