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查脑梗,就做这三个检查,别的都是乱花钱!

发布时间:2025-10-31 10:35  浏览量: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头晕、手麻、走路发飘,一去医院,医生让你排了一串检查,从血脂到肿瘤标志物,从心电图到甲状腺功能,几千块钱花下去,最后一句“观察看看”,你是不是满脑问号?

明明怕的是脑梗,怎么检查一堆看起来不相关的项目?到底哪些才是关键检查,哪些又是“套路”?

刚过去的“世界卒中日”,各大平台纷纷推广脑卒中知识,朋友圈也被各种“脑梗预警信号”刷屏。

可你知道吗?脑梗不是靠“朋友圈养生帖”就能防住的。一旦怀疑是脑梗,查对了,命保住;查错了,钱白花、病也耽误!

最近门诊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中年大哥,他自述“右手没力气,讲话有点含糊”,在社区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啥都没说清楚,直到来我这,我们只做了三个关键检查,就明确了脑梗位置和程度,及时住院,避免了半身不遂。

脑梗,时间就是脑细胞,早一分钟确诊,就可能少瘫痪一辈子!

很多人以为脑梗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实际上,根据《中国卒中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脑梗发病年龄明显提前,40岁以下人群占比已超过12%,而且脑梗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脑梗的认知,还停留在“头疼、头晕就是脑梗”的层面。

现实中,脑梗的早期表现常常被忽视,比如突然一边手脚无力、口齿不清、眼睛看不清东西、走路不稳等,很多人误以为是“颈椎不好”“血压低”,结果错过黄金3小时治疗期。

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做错了检查,或者根本没做关键检查,被耽误了病情。

所以今天,我只告诉你一件事:查脑梗,别贪多、别乱查,就三项检查最关键,别的只是配角甚至“烧钱”!

第一个必查的是头颅MRI(磁共振成像)

很多人觉得CT查脑子也可以,但要注意,急性脑梗在发作最初几个小时,CT常常查不出异常,而MRI能在早期就发现缺血灶

尤其是D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极其敏感。权威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明确指出:急性期脑梗最推荐的影像学检查是MRI+DWI。

第二个关键检查,是颈动脉及脑血管CTA或MRA。

脑梗其实就是脑血管堵了,那到底堵哪了?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是斑块还是血栓?只有做CTA(CT血管成像)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才能搞清楚血管“地图”。

很多人头晕就查颈椎,这就像你房子水管堵了,却去查电路一样,方向都错了!

第三项检查,是心电图+心脏彩超。

这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查脑子为什么要看心脏?其实,心房颤动是导致脑梗的一个“幕后黑手”,而且是最容易漏诊的那种!

《2023中国房颤中心年度报告》指出:房颤患者中,有近30%首发症状就是脑梗。心源性血栓更容易造成大面积脑梗,危害极大,早期发现房颤至关重要。

你看,查脑梗,绕不开的就是“脑+血管+心脏”三件套。

而那些动不动建议做全套肿瘤筛查、基因检测、甚至还推荐“高端体检套餐”的,真要警惕是不是“捞钱”多于“查病”了。

有些患者问我:“医生,我查了颈椎CT,医生说没问题,那我头晕是不是就不是脑梗了?”

我只能苦笑,颈椎病确实能引起头晕,但不能排除脑梗!而且很多人本身就有颈椎问题,当你忽略掉血管问题时,正中脑梗下怀。

还有人问:“是不是查了磁共振就万无一失了?”其实也不是。

脑梗就像堵车,有时候堵的是高速(大血管),有时候堵的是小巷子(小血管),MRI能看清堵点,但如果不配合血管成像检查,就像地图上只看到了城市,没看到道路,方向还是不清。

更重要的是,别等身体出问题才查。很多人是“查病不查因”,症状来了才查病,但脑梗最大的危险在于“无声”。

有些人做MRI时,意外发现以前竟悄悄“得过脑梗”,一点都没察觉,这叫“隐匿性脑梗死”,也是卒中的前哨!

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心律不齐等风险因素,哪怕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做一次脑血管检查。

临床中,我还碰到过不少“伪脑梗”——其实是低血糖引起的晕厥,或者是偏头痛发作。这些都提醒我们,症状虽然相似,但明确诊断靠的不是“猜”,而是精准检查。

在门诊,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被症状骗了,查对了,才是关键!”

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大家:检查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准,而是要有针对性、有依据。正如《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所强调的,医疗资源应合理使用,防止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

最后,再提醒一句:如果身边人突然脸歪嘴斜、说话不清、手脚无力,第一时间不是去找医生“咨询”,而是立刻拨打120,送医院急诊!时间窗就3小时,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瘫痪。

所以,别再被“查一堆、看不懂、花不少”的套路绕晕了。查脑梗,就做这三个检查:头颅MRI、脑血管CTA/MRA、心电图+心脏彩超。记住了,是救命的三件套!

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情况,不要犹豫,及时检查,别拿生命做赌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早发现危险信号。

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了解真正该查什么,别再被“套路”了!

参考文献:

[1]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报告2023. 国家卒中中心,2023.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房颤中心年度报告202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

标签: 脑梗 mri 房颤 cta m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