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河南177万人口大县,苦等十年,竟再次被高铁“精准绕开”
发布时间:2025-10-31 12:20 浏览量:1
一个户籍人口177万的超级大县,再一次,与高铁擦肩而过。这已经不是遗憾,而是近乎荒诞的“意难平”。
在地图上,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那片区域,总让人有种“三不管”地带的错觉。
明明在普铁时代,京九线、宁西线在这里交汇,也曾风光一时。可一进入高铁纪元,周围的“大哥”郑州、武汉、合肥,都在疯狂地为自己画“米”字,画得越圆满,这片三省交界地带就越像被遗忘的角落,成了一片刺眼的高铁真空区。
阜黄高铁,这条酝酿了十年之久的线路,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
它就像一根救命稻草,是打破这片沉寂的唯一可能。
最近,这根稻草似乎终于要被抓住了。项目突然加速,三省联合推进,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仿佛十年的苦等就要开花结果。
但命运的剧本,总喜欢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你来个急转弯。
靴子落地了。
10月中旬,湖北段用地获批,河南段也紧跟着发布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线路走向,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从阜阳出发,经过阜南、淮滨、潢川、光山、新县……一路向南,串联起一个个曾经翘首以盼的县市。
唯独,精准地绕过了固始县。
我看到这里真的有点恍惚,特地去查了查固始县的人口。截至2023年底,户籍人口177万,河南省第二;常住人口也稳稳超过百万。
一个比很多地级市人口都多的超级大县,就这么被“路过”了。
这不是第一次了。当年修建京九铁路时,固始就曾被完美错过,成了几代人心中抹不去的痛。历史,竟然以如此相似又残酷的方式,重演了一遍。
当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论证会结论传来,同意通过选址,几乎是给这件事盖了章。专家们讨论了环保、用地、生态……所有宏大而正确的议题,最终的结果,却是对一个百万人口大县最直接的忽视。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桌盛宴,最后发现主菜忘了买。
规划一条服务沿线2500万人的大动脉,却唯独漏掉了其中最大的一个人口聚集点,这在逻辑上真的说得通吗?
有人说,这次的线路,基本是沿用了过去京九铁路的走向。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路径依赖,工程难度最小,成本最低。
可时代变了。修路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人吗?哪里人多,哪里有巨大的出行需求,铁路就该往哪里延伸,这难道不是最朴素的道理?
为了所谓的“取直”或者工程便利,就心安理得地绕开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城,让177万人继续眼巴巴地看着高铁从“隔壁”呼啸而过。这种“最优解”,是不是太过冰冷了?
我能想象到,当这条线路图在固始人之间流传时,那种失望和无奈。它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的得失,更是一种被区域发展大局“献祭”了的失落感。
发展要算大账,这没错。但发展的大账里,难道不应该包含这177万人的民生与期盼吗?
就在一片叹息声中,事情又迎来了一丝转机。
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条“南信合高铁”也在加速推进。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这条线路赫然设置了“固始站”。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仿佛命运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在隔壁开了一扇窗。错失了阜黄高铁,固始的高铁梦,或许要靠南信合高铁来圆。
从结果来看,固始最终还是能接入全国高铁网,这当然是好事。
但这整个过程,充满了波折、遗憾与荒诞。这种“失而复得”的剧情,真的没必要让一个百万人口大县的民众,如此揪心地体验一遍。
宏大的基建叙事之下,我们是不是也该多一些人本位的思考?铁路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线条,它更是无数人连接外界、改变命运的生命线。
大家觉得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1.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新建阜阳至黄冈铁路(河南段)项目规划选址综合论证会在信阳召开》
2. 界面新闻《阜黄高铁河南段即将完成用地预审,全线离开工更近一步》
3. 映象网《重磅!阜黄高铁(河南段)选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