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移民全球遇冷:从硅谷到东京的抵制浪潮
发布时间:2025-10-31 07:00 浏览量:1
以前在硅谷凭着高学历、能吃苦,印度移民出了不少CEO,妥妥的“香饽饽”,可现在风向变了,从美国到日本,对他们的抵制声越来越大,寒流一阵阵袭来。
美国这边先动了真格,特朗普政府直接把H-1B签证费飙涨66倍,涨到10万美元,抽签也比以前难多了。更让人议论纷纷的是,硅谷不少印度裔高管爱“拉自己人”,只提拔同胞,搞得团队越来越固化,2024年就有近200名印度裔CEO离职,“职场排斥”的话题吵得火热。就连西雅图都看不下去了,因为硅谷存在种姓歧视,成了全美第一个立法禁止这种行为的城市。
日本的抵制情绪更烈。日本缺79万软件工程师,本来计划5年内引进5万印度技术人才,结果各地都掀起了抗议。东京街头曾出现数百人规模的集会,抗议者举着“守护本土职场”“拒绝文化冲突”的标语,一位IT从业者情绪激动地说:“我们熬了十几年才站稳脚跟,凭什么让外国人抢饭碗?” 网友也气得骂政府“对外国人大方,对自己人本抠搜”,还担心得直发问:“咖喱和寿司真能好好相处吗?” 日本人向来严谨自律,和印度移民的生活习惯差得太远,这成了大家抵制的主要原因。
欧洲的荷兰也没能幸免。阿姆斯特丹一家科技公司去年招聘10名工程师,最终录用6名印度移民,引发本地员工集体请愿。他们爆料,印度同事习惯在办公室聚餐吃重口味食物,还经常私下用印地语交流,把本地同事排除在外,“工作氛围变得很别扭”。
说到底,还是经济和文化闹的矛盾。印度移民每年往老家汇回去近千亿美元,接收国觉得这是“钱往外跑”;再加上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争议,还有宗教矛盾跑到了国外,让大家对印度移民的印象越来越差。从人人抢的“香饽饽”变成遭人嫌的“麻烦制造者”,这背后其实是全球化里,文化怎么融合、利益怎么分的深层难题,看着真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