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小于1个月,在位时间最短的中国皇帝
发布时间:2025-10-30 23:11 浏览量:1
【15】明 光宗 朱常洛(在位30天)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长子,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之父。
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年八月十一(1582年8月28日),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为皇太子。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1620年8月28日),明神宗驾崩;八月初一(1620年8月28日),皇太子朱常洛正式即位,即明光宗,改元泰昌。
▲明十三陵分布情况图(图源自网络)
同年九月初一(1620年9月26日),朱常洛因服用红丸突然驾崩,时年38岁。这便是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之一的“红丸案”。
因明光宗即位仅一月,来不及翌年改元,新即位的明熹宗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至除夕日十二月二十九(1621年1月22日)为泰昌元年。
在位29天。
【14】北辽耶律术烈(在位20余日)(北辽一般不为史家所认)
辽圣宗耶律隆绪(972~1031)四子燕国王耶律吴哥玄孙。
辽天祚帝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面对金兵南下,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8)出逃;五月,天祚帝次子耶律雅里(1094~1123)被拥立为帝,改元神历。
北辽神历(1123年)元年十月,耶律雅里病逝,耶律术烈即位。
十一月,耶律术烈被部下兵变所杀。
在位20余日。
【13】西汉海昏侯刘贺(在位27天)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第五子昌邑哀王刘髆(?~前88)之子。
生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或征和元年(前92年)。
汉昭帝元和元年四月十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无子,霍光(?~前68,字子孟,霍去病异母弟,谥博陆宣成侯)等群臣商议后决定立昌邑(山东菏泽巨野县)王刘贺为帝。
汉昭帝元和元年六月十七(前74年7月18日),昌邑王刘贺在长安即位为帝。
同年八月十四(前74年8月14日),因刘贺原昌邑国属官与霍光等当权者矛盾日增,在霍光主导下,以皇太后上官氏(前88~前37,汉昭帝皇后,霍光外孙女,时年15岁)之名废黜刘贺,令其返回封地昌邑国,并将昌邑国废除,设置山阳郡。原昌邑属官随从二百余人除了龚遂和王吉外,其余全部处死。
▲江西海昏侯刘贺墓平面图(图源自网络)
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封刘贺为海昏(江西九江永修县)侯。
汉宣帝神爵四年九月初八(前59年10月6日),刘贺在封地去世,大约33岁。
在位27天。
【12】南宋 元懿太子 赵敷(在位25天)(一般不计入南宋皇帝序列)
宋高宗赵构(1107~1187)独子。
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初三(1127年7月23日)生于南京应天府宋城县(河南商丘睢阳区)。
宋高宗建炎三年三月初五(1129年3月26日),军官苗傅、刘正彦兵变,逼迫宋高宗让位魏国公赵旉,改元明受。
四月初一(1129年4月20日),苗、刘二人同意宋高宗复位。
七月十一(1129年7月28日),赵敷因受惊吓去世,年仅3岁,谥号元懿太子。
在位25天。
【11】北朝·北齐 (幼主) 高恒(在位25天)
北齐后主高纬(556~578,字仁纲,北齐武成帝高湛嫡长子)嫡长子。
生于北齐后主武平元年(570年)。
北齐后主隆化二年正月初一(577年2月4日),面对逼近邺城(河北邯郸临漳县)的北周大军,高纬将帝位禅让给高恒,改元承光,高纬尊为太上皇帝。
正月十八(577年2月21日),北周军攻至邺城。次日,北周军攻入邺城。
▲北齐皇帝世系图(维基百科)
正月二十(577年2月24日),高纬与高恒携宗室等人渡过黄河逃亡至济州(山东聊城茌平区),幼主高恒禅位给大丞相、任城王高湝(538~577,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子),尊高纬为无上皇,高恒为守国天王。但因传送诏书的使者投降北周,禅让诏书未送达任城王高湝驻地。
正月二十五(577年2月28日),高纬等人本想逃亡南陈,行至青州(山东潍坊青州市)以南被北周将领尉迟勤(伯父尉迟迥)抓获,送至邺城。
北周武帝建德七年七月初二(578年8月20日,《资治通鉴》记录为577年十月),高纬被诬告谋反,高纬和高恒及其高家宗室数十人被赐死,高恒时年9岁。
在位25天。
【10】十六国·后赵 石世(在位22天)
字元安,后赵武帝石虎(295~349)幼子,母为汉赵安定公主刘氏(318~349,汉赵皇帝刘曜之女)。
生于后赵武帝建武五年(339年)。
后赵武帝建武十四年(348年),石虎在经历两任太子(石邃、石宣)作乱后,立幼子石世为太子。
后赵武帝太宁元年四月二十三(349年5月26日),石虎驾崩,太子石世即位。
▲后赵冉魏皇帝世系图(维基百科)
五月十五(349年6月16日),彭城王石遵(?~349,后赵武帝石虎第九子)兵变攻入邺城废石世,自己即位为皇帝。
五月十六(349年6月17日),封石世为谯王,不久石世及其生母被杀,时年11岁。
在位22天。(《资治通鉴》记载为22天,《十六国春秋》及其载记为石世立33天)
【09】唐 殇帝 李重茂(在位17天)
唐中宗李显(656~710,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第四子。
生于武周延载元年(695年)。
唐中宗景龙四年六月初二(710年7月3日),皇后韦氏(?~710,唐中宗第二任皇后)弑杀李显,韦氏临朝,矫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六月初七(710年7月8日),皇太子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六月二十(710年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与镇国太平公主(约665~713,唐中宗、唐睿宗同母妹)结交禁军将领,发兵动兵变,杀韦后、安乐公主(?~710,唐中宗幼女,生母韦后)与其夫武崇训(武三思之子)及其党羽,史称“唐隆政变”。
六月二十四(710年7月25日),太平公主胁迫李重茂让位叔父安国相王李旦(662~716,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即唐睿宗,李重茂降为温王。
唐睿宗景云元年七月月,谯王李重福(680~710,唐中宗李显庶长子)矫诏称唐中宗传位,自立为帝,改元中元克复,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尊唐睿宗为皇季叔。八月十三(710年9月10日),谯王李重福兵败逃亡溺水而死。
唐玄宗开元二年七月二十二(714年9月5日),李重茂在房州(湖北十堰房县)刺史任上去世,时年20岁。
在位17天。
【08】北魏元法僧(在位14天)(一般不计入北魏皇帝序列)
北魏宗室疏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三子阳平王拓跋熙(398~421)曾孙。
生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三年(454年)或兴光元年(454年)。
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正月十五(525年2月22日),徐州刺史(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元法僧自立称帝,国号宋,改元天启。
北魏派安乐王元鉴(500~527,文成帝拓跋濬曾孙)讨伐元法僧,大破元法僧。元法僧见情况不对,以向南梁投降。
正月十九(525年3月8日),梁武帝(464~549,萧衍)授予元法僧司空,封始安郡公。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三月,梁武帝以次子豫章王萧综(502~531,南齐东昏炀侯萧宝卷遗腹子,525年六月在知晓身世后投降北魏,改名萧缵)接替元法僧镇守彭城,元法僧入建康得到优待。
▲梁·元法僧妻高氏墓志铭拓片
梁武帝大中通四年二月初七(532年2月28日),以太尉元法僧为东魏王,想趁北魏六镇叛乱,扶持元法僧占领北方。后因无机可乘放弃。
梁武帝大同二年,元法僧在南梁去世,终年83岁,谥始安襄厉公。
在位14天。
【07】唐 广武王 李承宏(在位13天)(一般不计入唐朝皇帝序列)
章怀太子李贤(655~684,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次子邠王李守礼(672~741)长子。
▲763年吐蕃攻陷唐朝国都长安时势力图(图源自哔哩哔哩@无骨者伊瓦尔)
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初七(764年11月16日),吐蕃兵临长安,唐代宗李豫(726~779)出逃。
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初九(763年11月18日),吐蕃攻克长安,拥立宗正卿、广武王李承宏为帝,改元。
十月二十一(763年11月30日),吐蕃撤出长安,李承宏逃亡郊外被俘。
十二月二十八(764年2月4日),唐代宗赦免李承宏,将其流放华州(陕西渭南华州区;一说为虢州,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不久去世。
在位13天。
【06】十六国·后凉 隐王 吕绍(在位数日)
氐族,字永业,后凉懿武帝吕光(337~399)嫡子。
后凉懿武帝龙飞四年(399年)十二月,吕光禅让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帝。当日,吕光去世。
数日后,吕绍庶长兄吕篡(?~401,后凉灵帝)政变杀吕绍夺位。
在位数日。
【05】十六国·西燕 慕容瑶(在位数日)
鲜卑族,也作慕容望,西燕威帝慕容冲(359~386正,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之子。
西燕建明元年(386年)三月,左仆射慕容恒杀慕容顗(?~386,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拥立慕容瑶为帝,改元建平。
▲慕容诸燕关系图(维基百科)
西燕建平元年(386年)三月,兵众不服慕容瑶,投奔慕容永(?~394,燕国宗室疏族,前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弟西平公慕容运孙)。慕容永抓获慕容瑶,将其杀死,改立慕容泓(?~384,西燕威帝慕容冲之兄)之子慕容忠(?~386六)。
在位数日。
【04】十六国·汉赵 刘和(在位6天)
匈奴人,字玄泰,汉赵光文帝刘渊(约252~310,字元海,出身南匈奴屠各部)嫡长子。
汉赵光文帝河瑞二年七月十八(310年8月29日),刘渊驾崩,皇太子刘和即位。刘和即位后,决议要消除宗室诸王势力 。
七月二十四(310年9月4日),刘和四弟楚王刘聪(?~318,字玄明,汉赵昭武帝)反攻至皇宫,弑杀刘和即位。
在位6天。
【03】北朝·北齐 安德王 高延宗(在位4天)
北齐文襄帝高澄(521~549,北齐神武帝高欢嫡长子,东魏齐王)第五子。
生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年)。
北周后主武平七年十二月十四(578年1月18日),在北周军队压境之下,后主高纬从前线逃回邺城(河北邯郸临漳县),并州将领拥立安德王高延宗即位,改元德昌。
▲北齐皇帝世系图(维基百科)
北周德昌元年十二月十七(578年1月21日),北周军攻破晋阳(山西太原),俘虏高延宗。
北周武帝建德七年七月初二(578年8月20日,《资治通鉴》记录为577年十月),高纬被诬告谋反,高延宗与高家宗室数十人被赐死,时年38岁。
在位4天。
【02】北朝·北魏 元氏(在位1天)(一般不计入北魏皇帝序列)
北魏孝明帝元诩(510~528,北魏宣武帝元恪次子)独女。
生于北魏孝明帝孝昌四年正月初七(528年2月12日),为元诩唯一孩子。当时灵太后胡氏(?~528,北魏孝明帝生母)临朝,对外宣称诞生皇子。次日,改元武泰。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528年3月31日),因与其子元诩矛盾重重,灵太后胡氏毒杀亲子元诩。
▲北魏洛阳城(图源自网络)
二月二十六(528年4月1日),灵太后立元氏为皇太子,即位,由灵太后临朝称制。
当夜,灵太后见人心已经安定,对外宣布皇帝元氏为女子,将其废黜。
二月二十七(528年4月2日),灵太后改立临洮王世子元钊(526~528,曾祖孝文帝元宏,父临洮王元宝晖)为帝。
此后,史籍再无有关于元氏的记载。
在位1天。
【01】金 (末帝) 完颜承麟(在位约2~3小时)
金朝宗室疏族,金世祖完颜劾里钵(1039~1092,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之父)后裔,具体世系不详。
生于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
▲1227年南宋、金、蒙古形势图(图源自网络)
▲1233年金哀宗出逃汴京时形势图(图源自网络)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完颜守绪(1198~1234,即金哀宗,金宣宗完颜珣第三子)为蒙古所迫,放弃汴京(河南开封),逃亡蔡州(河南驻马店汝南县)。
金哀宗天兴三年正月初九夜(1234年2月8日),完颜守绪不愿做亡国之君,以身体肥胖恐无法突围延续金朝国祚为由,决定禅位给完颜承麟。
初十(1234年2月9日),完颜承麟受诏即皇帝位。正在行礼时,蒙宋联军攻破蔡州外城,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缢而死。完颜承麟闻讯率群臣哭祭金哀宗,哭祭未毕,退保子城。不久,完颜承麟战死,金朝(1115~1234)灭亡。
推测在位约2~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