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顶级工业芯片和机器人专家庞志博离开瑞典,全职加盟北大

发布时间:2025-10-31 18:12  浏览量:1

庞志波在瑞典ABB集团总部工作多年后,最近以正教授身份加盟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这位工业芯片和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专家,在ABB担任高级首席科学家期间,其职位仅次于由首席技术官亲自任命的最高技术领导层,在全球范围内监督超过800名开发人员和80多个技术产品线的研发工作。他的归国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更折射出中国在先进制造和智能机器人领域持续加码的战略意图。

ABB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工程公司之一,这家瑞士-瑞典跨国巨头在机器人、电机、能源和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ABB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收约23亿美元,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本发那科,位居全球第二。在这样一家体量巨大的技术型企业中,庞志波作为高级首席科学家,分担着ABB全球研发战略的制定责任,其技术影响力可见一斑。

庞志波的研究领域横跨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大模型、下一代控制器、工业网络物理安全、网络化控制、云雾计算以及5G/6G/宽带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ABB的核心业务板块,包括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工业驱动、智能建筑和自动化系统。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同时担任兼职教授的他,研究重点聚焦于具身智能、云边自动化以及面向6G的安全通信。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战略布局

庞志波加入的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是一个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学术机构。该学院作为北京大学的二级实体机构和新工科创新发展平台,也是工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面向先进制造与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旨在补充北京大学在这一战略性技术领域的学科布局。

今年9月,北京大学刚刚完成"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学位点的专家论证,论证会邀请了包括4位院士在内的顶级专家。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学科在北京大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正式提升。庞志波在此时加盟,显然是学院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一步。

中国对先进制造和机器人技术的重视有着深刻的战略背景。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工业机器人是这一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安装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在高端工业机器人和核心控制系统方面,中国企业仍与国际巨头存在明显差距。

ABB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该公司早在1994年就开始在中国开展机器人业务,2005年在上海启动本地研发和生产,成为最早在华进行工业机器人本地化的跨国企业之一。2022年12月,ABB在上海浦东康桥投资1.5亿美元建设的机器人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ABB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基地,占地67000平方米,应用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有趣的是,就在庞志波加盟北京大学的同时,ABB正面临重大战略调整。今年10月,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以约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BB的机器人业务部门。这笔交易凸显了全球科技巨头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融合领域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可能改变ABB机器人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人才流动的新趋势

庞志波从欧洲工业巨头回归中国学术界,是近年来高端工业技术人才向中国流动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中国在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和优厚待遇,吸引了一批在国际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归国。

这种人才流动背后有多重因素。从个人角度看,中国在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不仅能提供稳定的学术地位,还能获得与产业界深度合作的机会。从国家战略看,在关键技术领域培养本土人才梯队、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必要条件。

庞志波在ABB积累的经验尤其宝贵。他长期参与ABB全球研发战略制定,熟悉国际一流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产业化路径。这些经验是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最需要借鉴的。在工业控制器、网络化制造、工业网络安全等领域,ABB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庞志波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带回中国,对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具有直接价值。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庞志波的研究方向恰好契合当前中国工业升级的核心需求。下一代工业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对机器人性能起决定性作用。ABB最新推出的OmniCore控制器代表了该领域的技术前沿,但中国企业在这一核心部件上仍高度依赖进口。工业大模型是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前沿探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5G/6G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则是中国希望实现技术领先的关键领域。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庞志波加入北京大学,也反映了中国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上的探索。与传统的学术研究不同,先进制造和机器人技术高度依赖产业实践。一个成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涉及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软件算法、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需要在真实工业环境中反复验证和优化。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的设立,本身就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性布局。该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学术机构,而是一个新工科创新发展平台,强调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庞志波这样拥有深厚产业背景的科学家加盟,能够帮助学院建立起与产业界的深度联系,将前沿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紧密结合。

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差距,更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差距。目前中国高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专业毕业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但工程经验不足,难以满足产业界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庞志波在ABB监督800多名开发人员的经验,对于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系统。顶尖学府引进具有国际一流企业背景的科学家,是这一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这些科学家不仅带来先进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国际化的研发管理经验和质量标准意识,这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

庞志波的归国选择,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核心技术和顶尖人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中国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和培养出一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从ABB瑞典总部到北京大学,庞志波的职业轨迹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全球工业技术人才流动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交织的生动注脚。随着更多像庞志波这样的科学家回流,中国在先进制造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步伐或将加快。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顶尖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本土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