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中印都在搞军改,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发布时间:2025-11-01 00:03 浏览量:2
说起中印两国这些年都在忙着军改,先说印度那边,他们的军改其实拖了好多年,从英国殖民时候继承的体系就有毛病。三军陆海空各自管各自的,司令部多达十七个,政出多门,资源重叠一大堆。决策还分三层,内阁安全委员会在顶上,国防部中间管,下面各军种自己来一套,文官主导,军人说话分量轻。这套东西好处是防着军人闹事儿,印度历史上军政关系稳,没啥政变,在发展中国家算不错的。可坏处也明显,效率低,预算浪费严重。
印度军改的转折点是1999年卡吉尔冲突,那场仗从5月打到7月,巴基斯坦部队越过控制线,占了克什米尔高地,印度最后赢了,但中间出了大问题。陆军和空军协调不顺,陆军要空中支援,空军不干,伤亡大了。全国舆论炸锅,从那以后就开始推改革,想设国防参谋长统一指挥,减少司令部到几个,加强协调机构。
印度军改从那时候零零散散搞,作战单位从师级几万人改成旅级几千人,混编多军种。2015年后加速,当时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上台,他1958年生,早年从军,边境经验多,升得快。拉瓦特推一体化,联合战区啥的,2020年当上首任国防参谋长,继续整顿三军合作。
可惜2021年12月8日,他坐直升机出事没了。拉瓦特在位时,印度军费涨了不少,2022年国防预算约750亿美元,全球排前几,但人力成本占一半多,装备训练钱少。国防工业弱,大部分武器进口,贵还买不到顶尖的。空军参谋长乔杜里2020年6月26日采访说能两线作战,一线对巴基斯坦,一线对中国,这话听着雄心大,实际能力跟不上。
再看2022年6月14日推出的Agnipath方案,这就是印度军改新招,招兵年龄降到17.5岁,大部分人服役四年就走,拿笔安置费约10万人民币,以前能干17年拿养老金,现在75%人没了长远保障。穷年轻人本来靠当兵翻身,这下子前途渺茫。比哈尔邦和北方邦先闹起来,抗议全国扩散,烧火车站啥的,挺激烈的。
政府顶着压力,2022年9月还是启动了,第一批2022年12月训练,2023年服役。到2025年,印度军方考虑把保留率从25%提到75%,因为部队经验不能丢光。2025-26财年国防预算涨到6.81 lakh crore,约860亿美元,人力支出还是大头,占总支出的近一半,现代化预算1.8 lakh crore,重点本土采购,但执行起来利益集团卡脖子,进展慢。印度经济这几年不错,GDP增长快,外资多,西方支持它牵制中国,可军改效果有限,联合指挥改善了点,武器本土化比例上去了,但整体离目标远。
中国这边军改起步2015年11月宣布,2016年2月就把七大军区整成五大战区,设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官兵比例从3比1调到8比1,裁冗员,提高专业度。重点联合作战,旅级单位多军种整合,信息系统连通。
2025年看,PLA现代化大步走,国防预算249亿美元,全球第二,实际支出可能更多。改革后,联合操作能力上台阶,接近美军水平。军委总部变15个职能部门,主战职能突出。2024年4月又调整,强调信息主导,重组信息支援部队。PLA教育训练改革,军官选拔严,士官留用多,实战化演习常态。2025年9月阅兵展示地面部队适应未来战,装备自主率高,从发动机到航母基本自产。
中印差距咋这么大呢?印度体制效率低,三军分离,文官管得死,改革推不动。中国执行力强,全威体制顺,工业基础好,武器不靠买。印度军费多养人,中国钱花在刀刃上,训练装备优先。印度跟巴基斯坦老对峙,还想两线打,口气大能力小。
中国低调推进,差距拉开。印度2025年边境部署强了,新单位多,但工业弱,进口贵。PLA2025年联合指挥更顺,情报共享快。印度需接受现实,和平共处,别挑事儿。2020年边境冲突后,印度输惨,再来可能更糟。
中印军改都为现代化,但中国成效大,因为基础和执行。中国科技工业起来,军改跟上节奏。印度有进步,经济好转,军费增,但速度慢。差距不是一天拉开的,体制决定效率。印度年轻人抗议Agnipath,说明社会压力大。中国军改稳,官兵比例优,战斗力升。
未来印度若克服内部阻力,潜力有,但短期难追。中国继续自己的路,差距还会大。印度得调整战略,别总想对抗,合作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