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破后关羽灭门,张飞后人却安然无恙,全因一桩婚事

发布时间:2025-11-01 08:27  浏览量:2

公元263年,成都城破了。

那杆飘了四十多年的大汉龙旗,终于还是落了下来。

城里乱成一锅粥,兵荒马乱的,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可就在这片混乱里,出了件怪事。

武圣关羽,当年威震华夏的大英雄,他留在成都的子孙后代,被人翻了个底朝天,从老到小,一个没留,府邸里血流成河。

而另一位万人敌,猛张飞的家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不但没人敢动,门口还站上了魏国兵丁放哨,严令任何人靠近。

同样是跟着刘备从一穷二白干起来的元老,死后哀荣也都是顶配,怎么到了国破家亡这一天,后人的下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事儿的根子,不在成都城破那天,得往前倒几十年,从关羽和张飞自己身上找。

一提起张飞,很多人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个大嗓门、瞪着环眼、拿着丈八蛇矛咋咋呼呼的粗人。

这印象不能说全错,但肯定不全对。

真正的张飞,是个粗中有细,而且极懂人情世故的聪明人。

时间倒回到桃园结义那会儿。

张飞家里有钱,有地有庄园,算是个地方上的土豪。

他看上刘备,不光是因为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更因为他看人看得准。

《三国志》里说他“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他佩服尊重有本事有德行的人,瞧不上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他跟刘备、关羽一聊,觉得这俩人是对的人,能干大事。

于是,他干了一件改变所有人命运的事——“倾家荡产,资助大事”。

这不是江湖好汉一拍脑门的冲动,这是张飞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

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刘备身上,成了这个创业团队最早的“天使投资人”。

但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投了钱之后,立马就把自己“股东”的身份给忘了,死心塌地当刘备的三弟,大哥说啥就是啥。

这份清醒,让刘备对他有了一种近乎绝对的信任。

这一点,是那个浑身傲骨、时常让刘备都觉得有点压力的关羽,比不了的。

再看他打仗。

后来跟着刘备进西川,在江州碰上了硬骨头严颜。

按他的脾气,直接打过去也不是不行。

但他没那么干,而是用了计策,活捉了严颜。

抓了之后,他没杀,也没骂,反倒客客气气地把严颜给放了,还待为上宾。

这一手“义释严颜”,玩得漂亮。

他解开的不是严颜一个人的绳子,而是整个巴蜀地区地方士族的心。

后面一路过去,好多郡县望风而降,这比硬打下来省了多少事,收了多少人心。

当然,光在蜀汉内部会做人,还保不了他家在亡国后的平安。

真正给他后人留下一道“免死金牌”的,是他办下的一桩婚事,一张织进了敌人核心圈子的关系网。

公元200年,那会儿刘备还在到处漂泊,暂时跟着袁绍混。

张飞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在路上碰见一个出来砍柴的小姑娘,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

这姑娘是谁?

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亲侄女。

史书记载,张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

他把这姑娘带回去,娶了当老婆。

这事在乱世里不算稀奇,但张飞之后的处理方式,就显出他的高明了。

他知道,老婆的这个身份,是个定时炸弹,但也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

他没有因为这层关系就怀疑、冷落夏侯氏,反倒是夫妻感情很好,生了两个女儿,后来都当了蜀汉的皇后,儿子张苞、张绍也都身居高位。

最关键的是,他没让这门亲戚关系断掉。

夏侯渊后来在定军山被黄忠杀了,这是国仇。

但张飞对老婆还跟以前一样好,私下里还让人去安葬夏侯渊。

这事传出去,在夏侯家和曹魏那边的故旧看来,就是张飞这人“讲究”,分得清公私,念旧情。

这张人情网,平时看不出来,到了关键时刻就起作用了。

四十三年后,钟会、邓艾带着大军杀进成都。

这支军队里,中原世家子弟占了很大一部分,跟夏侯家沾亲带故、或者就是夏侯渊旧部的,不在少数。

成都城一破,全乱了套,这时候,保护“姑爷”的后人,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不是司马昭下的命令,而是曹魏旧军事贵族圈子里的一种人情世故。

所以张飞的后人,才能在那场浩劫里毫发无损。

说完张飞,再来看关羽。

关羽的一辈子,就像他手里的那把青龙偃月刀,锋利、刚猛,但也太直,不懂得拐弯。

他的这股傲气,成就了他“武圣”的名声,也亲手给自己和家人挖好了坟墓。

关羽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

对同事,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跟他平级,他公开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瞧不上人家。

马超来投降,他在荆州还专门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这人本事跟谁能比,字里行间全是较劲的意思。

这种性格,让他在蜀汉集团里朋友不多,真正出事的时候,很难指望有人能拉他一把。

对外面的人,他的傲慢就更致命了。

孙权那时候想跟关羽搞好关系,派人来提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

这本来是巩固孙刘联盟的天赐良机,政治联姻在那个年代再正常不过。

结果关羽一听就火了,对着使者就骂:“虎女焉能嫁犬子!”

这话太伤人了。

他不仅是拒绝了一门婚事,更是把孙权的脸面扔在地上踩。

这就等于亲手把一个可以团结的盟友,推到了死对头曹操那边去。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吕蒙白衣渡江,荆州丢了,关羽自己也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他用自己的骄傲,砍断了维系自己生命和事业的最重要的那根绳子。

如果说傲慢只是断送了他的前程,那他处理一件事的酷烈,就直接给他家招来了灭门之祸。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了于禁,砍了庞德,威震华夏,那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于禁投降了,关羽收下。

但庞德宁死不降,还破口大骂。

这一下就戳到了关羽的痛处,他的自尊心受不了这种挑战。

在他看来,我取得了天神一样的胜利,你居然还敢不服?

于是,他下令把庞德给杀了。

他当时可能没想太多,杀一个不投降的敌将,天经地义。

但他想不到的是,庞德有个儿子,叫庞会。

从那天起,为父报仇就成了庞会活下去的唯一念头。

这个念头,他记了四十多年。

公元263年,庞会作为魏国将领,跟着钟会的大军进了成都。

蜀汉亡了,关羽也死了,但他的仇恨找到了新的目标——关羽留在成都的家人。

城破之后,趁着一片混乱,庞会带着人直接冲进关羽后人的府邸,开始了他疯狂的复仇。

这时候,周围的魏国将领们在干什么呢?

很多人都在冷眼旁观。

当年关羽在曹营的时候,那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得罪的人就不少。

现在看他家倒霉,有人甚至觉得是老天开眼。

没人拦着,也没人同情。

关羽满门的鲜血,成了庞会祭奠父亲的祭品,也成了关羽一辈子为人处世失败的最后句号。

庞会屠尽关氏,史书上关于他后来的记载,一片空白。

而张飞的后人,则在魏国的都城洛阳,继续作为皇亲国戚生活了下去。

参考资料: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鱼豢著:《魏略》。

王隐著:《蜀记》。

本文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不包含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