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斩首”警告后,不到1天,特朗普对日翻脸:某些人不是朋友
发布时间:2025-11-12 19:12 浏览量:1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2025年11月7日国会会议上针对台海问题表态,称如果台湾遭受攻击,可能威胁到日本的生存,日本可以根据安全保障相关法向未直接攻击日本的一方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话直接点到台海冲突可能引发日本介入,马上就捅了马蜂窝。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回应,内容直指高市早苗,用日文写了涉及斩首的警告语,翻译成中文大致是那个脏脖子就该毫不犹豫砍掉,准备好了吗。这帖一发出去,日本那边炸锅了,媒体和政界齐声谴责,说这种外交官的言行对任何文明国家都是耻辱。日本政府在11月10日正式向中方提出抗议,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说,这种威胁极不合适,要求中方删除帖子并给出解释。外交部也通过渠道传达不满,美国驻日大使乔治·格拉斯在X上发帖批评这种行为,称这是本性暴露,呼吁北京做个好邻居。
薛剑的帖子发出后没多久就删了,然后他又发了修改版,避免了直接威胁,但原帖的截图已经在网上传开,日本网民和媒体转载讨论,热搜榜上全是相关话题。日本议员们在议会里讨论这事,有人建议采取更强硬回应,比如驱逐外交官。整个事件从高市早苗的议会表态开始,到薛剑的帖子回应,再到日本的抗议,形成了一条外交摩擦链条。日本媒体报道说,高市早苗的言论是基于日本宪法和安保法,强调在生存威胁情况下可以动用武力,这在日本国内引发分歧,有的议员支持,有的批评太激进。中国外交部在回应日本抗议时,重申了台海问题的立场,但没直接提薛剑的帖子细节。日本民间反应强烈,很多人在网上签名请愿,要求薛剑离开日本,政界人士也通过媒体表达反对,说这种威胁破坏了中日关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1月10日接受Fox News采访时,被主持人问到盟友关系和贸易问题,他直接说,很多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在贸易上占我们的便宜比中国还多。这话一出,外界解读成特朗普在跟日本拉开距离,没站队支持高市早苗的立场。采访中,主持人本来想引特朗普谈中国问题,结果特朗普转而批评盟友在贸易上的做法,说盟友从美国身上捞的好处更多。这段采访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媒体分析说,特朗普的表态隐含了对日美同盟的保留,特别是在贸易摩擦背景下。日本媒体转载了这段话,标题多是特朗普称盟友不是朋友,配上高市早苗台海言论的背景,显得日美关系添了变数。特朗普的回应时间点正好在薛剑帖子风波后不到一天,巧合地让日本处境尴尬,本来高市早苗可能指望美国撑腰,结果特朗普没给面子。
高市早苗在11月8日议会后,没收回她的台海表态,反而在后续场合重申立场,说这是基于法律的判断。日本自民党内部对她的言论有支持声音,认为这显示了日本在地区安全上的决心。中国驻日机构在薛剑帖子事件后,没进一步公开回应,但外交渠道保持沟通。日本抗议后,中方表示注意到了,但没答应删除或道歉要求。整个事件牵扯到台海敏感议题,高市早苗的表态被视为日本对华政策转向的信号,她在上任后就推动加强日美同盟,10月底特朗普访日时,两人签署了稀土合作和投资协议,表面上看关系密切。但特朗普的采访表态打破了这种表象,让外界看到日美在贸易上的裂痕。媒体报道显示,特朗普在访日期间强调贸易平衡,说日本在汽车和电子产品上占了美国便宜,这跟他的采访话呼应。
日本政府在11月10日的抗议是正式外交行动,木原稔在发布厅强调,这种言论不合适,会影响两国关系。美国大使的X帖子加了油,说薛剑之前还比喻过以色列和纳粹,现在又威胁日本首相,呼吁中方实际行动。日本议员在11月11日议会讨论中,建议政府考虑更严厉措施,比如召见大使或限制领事活动。薛剑的账号此前发过涉日言论,这次帖子是针对高市早苗个人,引发日本社会反弹。媒体统计,帖子发出后,日本热搜前十有五个相关,网民评论多是谴责和要求道歉。高市早苗在事件中保持低调,继续处理国内事务,但她的台海表态被中国媒体转载,称这是挑衅。
特朗普的采访是Fox News的常规节目,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问到中国留学生和盟友时,特朗普先说盟友不是朋友,然后点到贸易问题。这不是他第一次批评盟友,之前在竞选时就说过类似话,但时间点正好卡在薛剑风波上,让日本媒体联想到特朗普对日的态度。采访后,全球时报报道说,特朗普貌似在为中国辩护,推文说盟友不是朋友。其他媒体如每日邮报转载,强调特朗普对经济焦虑的回应,转而批评盟友。特朗普没直接提日本或高市早苗,但上下文是亚太事务,外界自然联想到日美关系。日本时报在11月12日文章中说,议员们考虑对中国领事的强硬回应,但特朗普的话让日本在同盟上多想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