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场秀「撤掉音乐与装置」,我们收获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12 19:14  浏览量:1

TALK WITH DESIGNER

对话设计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涂月」是十二月,有「去旧迎新」之意。即象征「重塑」,月亮代表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一切都在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品牌把服装当成艺术表达的载体,反映当下的情绪,观念和思考,注重文化和审美表达。TUYUE涂月这几年专注于如何唤起观者对中国文化之美的共鸣和思考,将“风雅”和“惜物”的精神贯穿设计中。

26春夏上海时装周结束后,我们又一次对话 TUYUE涂月设计师兼董事长杨盈盈,聊一聊当一场秀撤掉音乐与装置,如何直接感知「存在」...

Q&A

杨盈盈

TUYUE涂月设计师兼董事长

——

Q. 长期发展以来,品牌如何保持对市场的前瞻性?

A. 对TUYUE涂月而言,前瞻性不是追逐未来,而是持续回到「当下」。

市场瞬息万变,但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始终稳定—— 渴望被理解、被连结。所以每一季创作对于品牌来说都是一次「感知校准」。我们观察人群在焦虑、孤独或自我探索中的状态,比如本季《Saros: 正午》,灵感并非来自外部潮流,而是捕捉到当下社会渴望“静下来”的那股能量。TUYUE涂月仅是将这种内在的心理节奏,翻译成服装的语言。

Q. 本季在秀场创意、视觉传达以及商业策略上,相比上一季做出的最大调整是什么?

A. TUYUE涂月上一季像一场关于「平行人生」的意识实验,而这一季,我们选择让哲学落地。26春夏发布是我们第一次完全撤掉音乐与装置,回归到人本身。用纯粹的光影与声音代替繁复叙事,不再谈形而上,而是让观者直接感知「存在」本身。

我们收到一些到现场观秀客人的反馈说,看完秀那一刻,整个空间是安静的 —— 这正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当语言退场,感知才会浮现。

Q. 在SS26新系列中,品牌如何实现商业与创意如何双重落地?您希望传递怎样的文化或社会价值?

A. TUYUE涂月不仅是一个时尚品牌,更希望成为这个过度消耗时代中的一种「温柔提醒」,衣服不只是被穿着的物件,它是时间的容器,是与世界共振的方式。

我们倡导的「理性惜物」,不仅是回收与再造,更是与物共生、与时间共存 ——衣服会旧,人会变,这不是损耗,而是成长。

时尚,因此成为一种生活哲学:

学会珍惜,保持感知,在变化中依然安定。

Q. 走秀带来了的巨大声量,如何最大化地将影响力转化为品牌价值与商业成果?

A. 我们不把「流量」视为终点,而是视作与观众之间的一场真实对话:

线下,我们拓展更多合作,让人亲手触摸衣服的质地、感受它的呼吸;

线上,则用影像与故事延续那份情绪。

声量会消散,但共鸣会留下 ——

那才是涂月想要创造的长期价值。

Q. 您认为本季走秀所带来的收获是什么?

A. 这一季其实像是一场「回归考试」——我刻意放下过去的安全感,回到涂月最初的状态。

秀后,一位我非常敬重的前辈给出了“高分”评价,那一刻我确认:

诚恳,是能被看见的。更让我触动的是,许多观众在不同层面感知到了我的表达。我收到许多真诚的分享,那是一种无声的理解,比任何语言都更真实。

Q. 印象深刻的观众反馈有哪些?

A. 有观众反馈:「看完《正午》,想起《摆渡人》。」我很喜欢这个联想——那场秀对我而言,本就是一场光中的渡河,只不过这次不是渡向彼岸,而是渡回自己。也有人质疑我们「炒冷饭」,因为压轴那件作品源自去年的旧作改制。但那其实是一次刻意的「时间回访」—— 让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我相遇,再好好告别。创作与成长,都需要与时间和解的方式。一位怀着宝宝的品牌挚友来看秀,她说从衣物中感受到简单、自由、包容与慈悲,整场秀给予人的不是视觉刺激,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些回响,是我最珍惜的部分——它证明,当语言退场,情感依然能被听见。

在SS26的秀场,

TUYUE涂月完成了一次“安静的革命”。

没有音乐、没有装置,

只有衣服与人、光与影的对话。

在这个追逐声量的时代,

他们选择回归本质 ——

让服装成为情感的载体,让时尚回归感知。

编辑:Eirene、Ruixue

视觉:Eirene

图片来源:Drake、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