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发布时间:2025-11-13 10:08  浏览量:1

有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家里一囤就是一堆,谁能想到,健康隐患就这样被塞进了家门。

前几天随访碰见一位阿姨,家里铺了满床的乳胶枕、浴室堆着棉柔巾,衣柜里新买的衣服还没拆封,洗衣液的瓶子一个比一个大。

她说,家里人越来越爱生小毛病,老咳嗽、皮肤痒,怎么也查不出原因。其实,这些看似“健康”“精致”的生活好物,真没那么安全。

生活里的一点点疏忽,常常变成健康的绊脚石。我们总觉得自己离“致癌”很远,其实,很多坏习惯、物品,悄悄就在身边。

尤其是家里老人、孩子,身体抵抗力本就弱,一不小心,问题就来了。

今天就想掰开揉碎地和大家聊聊,这四种被央视点名的“致癌日用品”,家里到底要不要囤?囤多了,究竟在害谁?

说实话,棉柔巾火得很快,打着“纯棉”“无添加”的旗号,成了不少家庭的新宠。尤其是给孩子、老人用,觉得比毛巾“干净”,还省事。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又白又软的棉柔巾,真的安全吗?

许多棉柔巾为了追求手感和韧性,会加入柔顺剂、漂白剂等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残留在巾上,遇水挥发,反复擦拭皮肤,刺激性就出来了。有些人用了之后,皮肤会发红、发痒,甚至出现小疹子。皮肤脆弱的老人和孩子,问题更明显。

长期接触这些刺激物,有研究提示,可能诱发皮肤慢性炎症,不利于健康

还有一个问题,棉柔巾大多是一次性的,用完即扔,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潮湿季节,残留水分,细菌繁殖更快。你以为的“卫生”,其实一点都不卫生。

我倒觉得,日常用毛巾、纱布巾,勤洗勤换,反而更靠谱。

别被所谓的“高级感”迷了眼,健康才是底线。

乳胶枕的广告看得多了,什么“天然乳胶”“抑菌防螨”,好像只要换了枕头,睡觉就能特别安心。

实际上,乳胶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不少人对乳胶蛋白过敏,枕头里那些化学添加剂、香精,闻着香,其实对呼吸道刺激不小。

乳胶枕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劣质产品,挥发出来的气体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有些人用了一阵子,发现鼻子不通气,喉咙不舒服,甚至咳嗽不断。

这不是偶然,很多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病人,症状加重,和家里堆满乳胶制品脱不了关系。

此外,乳胶枕头透气性再好,长时间不晒、不清洗,螨虫、细菌依然能滋生。被头发、汗液、口水浸泡,成了微生物的天堂。

很多老人本身呼吸道就脆弱,这些看不见的隐患,慢慢就变成了健康威胁

其实,普通的棉枕头,透气、易清洗、适合大多数人。

别盲目迷信“高科技”,适合自己的才重要。

新衣服,谁不爱呢?

尤其是老年人,觉得穿新衣有面子,年轻人喜欢网购,衣柜里的新衣服越来越多。可你知道吗?衣服也会“有毒”,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手感特别滑的,很多都离不开化学染料、柔顺剂。

有研究发现,某些染色剂和印花颜料残留在衣物上,会通过皮肤渗透进人体

尤其是劣质衣服,甲醛、芳香胺、偶氮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这些成分长期接触皮肤,有诱发慢性炎症、甚至增加某些癌症风险的可能。

别以为只影响皮肤。有些化学物质会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对肝脏、肾脏造成负担。对老人、孩子,身体代谢慢,这些“毒素”更容易积累。

每次穿新衣服,最好先用清水多洗几遍,晾晒透了再穿。千万别图省事,买来就上身,这一步省不得。

洗衣液的广告词总让人觉得洗得更干净,“不伤手”“护衣护肤”。可洗衣液真有那么安全吗?

其实,洗衣液里的表面活性剂、香精、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有不少对健康不友好。

有些家庭喜欢超量使用,觉得多放点更干净。其实,残留在衣服上的洗衣液,穿在身上,皮肤慢慢吸收,刺激性很大

特别是有些老人皮肤干燥,孩子皮肤娇嫩,更容易出现红疹、瘙痒等反应。

更棘手的是,洗衣液的香味并不是“天然”的,很多是人工合成的香精。长期接触,不仅对皮肤不好,对呼吸道也有刺激。有些香精还被研究认为,长期暴露后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尤其是那些“留香持久”的产品,香得发腻,不见得是好事。

其实,普通的肥皂、无香皂,已经能满足日常清洁需求。洗衣液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用得越多越干净。真正的健康,是少一点化学品,多一点“自然”。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觉得,生活处处是陷阱,什么也别用了。其实没那么夸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来不是靠买一堆“神器”堆出来的

有些“高科技”产品,打着健康旗号,实则隐藏着健康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底层劳动者,接触“科普”少,更容易被误导。

真正的健康,靠的是科学的生活习惯,适度的洁净,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别总想着用“新科技”来弥补生活的短板,反而把隐患带进家门。老人们经常说,“简单就是福”,其实有道理。

家里常备的东西,越是看着方便、舒服、流行,越要多长个心眼。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听信广告里的“神奇效果”。多看看权威科普,少囤点“致癌日用品”,家人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宝贝。

其实,生活中的健康陷阱,每个人都可能踩到。只要你多留心,每一次选择,都离健康近一步。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哪个物品能决定的。别让“囤货”成为家里的健康隐患。

健康的家,从断舍离开始。

参考文献:

[1]刘晓妮,李晓艳.生活日用品中的化学危害及健康防护[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5):712-714.

[2]张丽,王珊.家用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健康影响[J].中国环境监测,2021,37(2):145-148.

[3]冯雪,王晓.合成洗涤剂健康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