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户不差钱却暴打老母!55岁儿子动手底气曝光,网友担忧轻判
发布时间:2025-11-13 14:35 浏览量:1
“养儿防老”这句老话,在江苏常州这起恶性事件中被撕得粉碎。55岁的儿子杨某中,对着92岁的老母亲拳打脚踢,扇耳光、揪头发、摁在地上施暴,全程被监控记录下来,看得人怒火中烧。事件发酵三天来,杨某中已被刑拘,但随着其拆迁户家境曝光,邻居透露的“动手底气”,让网友们忧心忡忡:这样的恶行,难道真能轻判?
事情要从11月10日傍晚说起。常州武进区嘉泽镇的一间民房里,92岁的陈某琴刚做完晚饭,就因为琐事和儿子杨某中发生口角。谁也没想到,这几句争执竟引来一场毒打。视频里,杨某中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对着白发苍苍的母亲连续扇耳光,老人凄厉哭喊着躲进厨房,却被他一把揪住头发拽回来,狠狠推倒在地使劲按压 。更让人寒心的是,施暴后杨某中竟淡定回到餐桌前继续吃饭,仿佛刚才只是拍掉了身上的灰尘。
事发后,老人被送医检查,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万幸没有生命危险,目前已被外嫁的女儿们接走照顾。11月12日,常州警方通报,杨某中因涉嫌虐待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侦办中。属地政府和妇联也第一时间上门,为老人提供了心理疏导和生活帮助。
随着记者探访,杨某中的家境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杨家是拆迁户,两年前村子拆迁后搬到了现在的住处,家境殷实不差钱。邻居透露,陈某琴一生坎坷,37岁才生下小儿子杨某中,中年得子的她对这个独子极尽溺爱,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或许正是这份无底线的纵容,让杨某中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
更关键的信息是,这并非杨某中第一次施暴。老人的女儿爆料,母亲一直对儿子的暴行忍气吞声,怕家丑外扬,没想到一次次的退让反而助长了对方的气焰。邻居们也证实,平时经常听到母子俩吵架,老人偶尔会在门口用方言“骂骂咧咧”,想来是长期压抑后的发泄 。有知情人猜测,拆迁款的分配可能是母子矛盾的核心,四个女儿外嫁后,拆迁利益全归了儿子,或许这就是杨某中敢动手的“底气”。
目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杨某中最终会面临怎样的判决。有律师解读,杨某中的行为已涉嫌虐待罪,根据《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老人的伤情鉴定达到轻伤以上,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更重的刑罚。
但网友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现实中,类似的家庭暴力案件,往往因为“亲情”因素变得复杂。如果老人心软原谅儿子,或者家人为了“家和万事兴”选择和解,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毕竟杨某中是老人唯一的儿子,不少人猜测老人可能会选择谅解。
可法律的底线不能因亲情失守。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责任。《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暴力对待老人本身就是对法律的公然漠视。此前四川就有“女子两年遭家暴16次”的案件,施暴者最终被判刑11年,彰显了法律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
常州这起事件,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家庭纠纷,它拷问着每个人心中的孝道底线。一个被母亲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在母亲垂垂老矣时,不仅不感恩回报,反而拳脚相向,这样的行为既违背人伦,也触碰了法律红线。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杨某中最终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结果如何,这起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赡养老人从来不是简单的物质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希望这起悲剧能让更多人明白,孝道是刻在骨子里的良知,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伤害父母的借口。法律不会纵容恶行,社会更不会原谅背叛亲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