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坐牢20天后获释,狱中只敢吃酸奶,忧遭投毒
发布时间:2025-11-13 16:40 浏览量:1
70多岁的前总统被关在9平方米的单人牢房里,门口有两个治安官把守,晚上不能把灯关上,白天只能吃酸奶和金枪鱼罐头,因为不相信监狱里的伙食。萨科齐2007年至2012年担任法国总统,卸任后官司不断:因为窃听法官、竞选支出违规的罪名都被判过。这次更重,围绕着“卡扎菲资金”的指控把他推上了欧洲政治的风口。
9月25日,巴黎刑事法院判处五年徒刑,认定他于2007年竞选期间默许身边的人向利比亚索取金钱,并通过中间人洗白后转入法国。判词中强调的是“默许”,没有直接收钱的证据,更没有证明资金进入竞选账户的证据,但是法官认为已经构成犯罪。判决后没有等到上诉,法院就下达了立即执行的命令。10月21日,萨科齐到牢房报道,此举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及欧盟中都是极为少见的。
关了20天之后,根据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44条萨科齐被释放,该条规定的上诉期间原则上应当释放,继续羁押只限于逃跑风险、威胁证人、毁灭证据等特殊情况。70多岁的前总统逃逸和妨碍证人作证的风险很低,律师在入狱当天就申请释放,程序很快。萨科齐的这二十天很不容易:单间监控基本无死角,伙食不敢吃,精神高度紧张。
这次案件的焦点是证据链,没有录像、没有现场取证,也没有竞选账目中关于利比亚的部分。法庭比的是通话记录、银行流水、证人证词。举报人是出了名的军火商,被抓之后抖出线索,证人的动机被质疑,他被认为是在“讲故事求自保”。但是在庭审的时候,很多材料互相连接,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叙述。关于判决,法官用的是“非同寻常的严重”的说法,五年实刑的分量很重。
卡扎菲为什么要把钱寄到法国去?由于洛克比案、法国航班爆炸案的影响,利比亚长期处于国际孤立状态,虽然支付了赔偿金但拒绝引渡嫌疑人,因此受到了制裁。他想打破束缚。萨科齐在当总统之前担任过内政部长,是右翼明星,接近权力中心,对卡扎菲是一条直线。萨科齐执政之后为利比亚创造了一个机会,2007年邀请卡扎菲到法国访问,签订经济、防务协议,利比亚因此登上国际舞台。
舆论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方认为这是司法独立:前总统也要对法律负责;另一方则认为这是政治清算:退了多年还是翻旧账。两种声音都合乎逻辑。但是从判词来看,法官认定行为成立,证据达到了他们所要求的标准。
法律给出路径,法院维护判决的权威性,但是又不堵住上诉的大门。下一步已经确定,明年的三月份要开庭上诉,证词怎么比对、材料怎么打磨,公众会一直关注着。权力越大越要遵守规则:做人的干净,做事的留痕,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手中。这话说得朴实而不空洞。
司法按程序进行,法官讲求逻辑,律师依据法律提出申请,总统会面时不干涉,媒体记录细节,公众表达不满,这几个环节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现代公共治理的一个样本。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军火商证人的角色提醒我们要注意证人的动机,证词属于证据,但是人本身很复杂。法庭的信任建立在法理和程序之上,而不是情绪上。围观的时候要多看材料之间的联系,少凭“我觉得”下结论。
对事实负责也就是对社会风气负责,权力不是保护伞,名声也不是护身符。制度框架中,每个人都会被记录、被校验。不要把幸运当成保护自己的一层铠甲,也不要将人际关系当作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