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百亿、补贴社保!美团为什么一定要给骑手社保补贴?

发布时间:2025-11-13 18:12  浏览量:1

近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这也是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消息一出,不少人感慨:打零工的日子,终于能看到未来的模样了。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的数据,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超过两亿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日常生活的缝隙中寻找生计 —— 有人做日结工,有人打临时工,有人靠跑外卖挣钱养家。

很多灵活就业者最初都想着 “过渡一下”:大学时发传单、毕业后短期打工,没觉得这些工作能做一辈子;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怕爸妈担心先过渡;失业后要养家,跑网约车过渡。

总想着 “这只是暂时的”,可有人一过渡就是好几年。

但在这漫长的 “过渡” 里,他们普遍缺乏保障。随便生个病、工作中受点伤,去趟医院就可能雪上加霜。工作是过渡的,生活是过渡的,人生规划更谈不上确定。

在这个庞大的 “过渡群体” 中,外卖骑手是最常见的身影。全国注册外卖骑手粗略估计有一千多万,仅美团平台活跃骑手就超800万。有人为还债,有人为周转,有人想赚快钱,最终选择了这份工作。

2023年一项研究调查显示,仅12.9%的外卖员愿意一直送外卖,超过八成的人计划2年内换工作。但现实是,很多人一干就是好几年。

一份从开始就被定义为 “临时” 的工作,最终变成了 “永久零工”。

这就引出了核心矛盾:当一份工作被定义为 “过渡”,该如何看待它的保障?“临时” 的身份,是否需要 “长期” 的承诺?

首先要明确,打零工看似让劳动者 “灵活就业”,实则也帮企业 “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的关键,但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同样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二者并非对立,找到双赢方案才是长远之计。

今年10月,甘肃一位美团骑手深夜送药时,担心顾客安全返回药店核查药效,还连续发多条信息确认,平台当天就为他颁发 “好人好事奖”。

这种正向循环里,企业和劳动者是有共识的,但这份共识放在 “社保” 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其实很多打零工的人本身也赞同不交社保。调研发现,不少骑手来自经济相对困难的地区,他们只能顾及眼前,无暇考虑长远。

2021年北京的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一半的骑手不愿意缴纳社保,因为那是15年、20年之后才能拿到的钱。

但骑手的收入,其实是靠超长工作时长换来的:2021年的调查显示,劳动时间超过10小时的全职骑手占比,已从2018年的36.5%上升到62.6%。

就算月入七八千甚至一万多,看似比办公室白领高,可未来风险一点没少。假设一位骑手30岁开始跑,月入八千、一年存4.8万元,跑到四十岁能攒48万元。

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0岁以上外卖骑手仅占6.5%。年纪大了体能下降,收入可能大幅缩水。这48万元要覆盖从65岁到85岁的生活、医疗和意外开支,每年只有2.4万元,显然捉襟见肘。

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要连续缴满15年,退休后每年能领取稳定养老金,还能终身领取,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兜底。骑手不愿交社保,不是不想要未来保障,而是当下的收入状况让他们难以兼顾。

那如果有额外补贴直接覆盖社保支出,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这正是美团此次政策的意义。

美团推出的社保补贴已覆盖全国所有骑手,包括众包骑手,不同省份补贴金额不同,每月能为骑手多增数百元收入,即便跑单业绩不佳也能领取

长沙一位女骑手政策落地后每月能领四百多元补贴,一年累计五千多元;某位骑手直言:“交社保相当于每个月加薪500块。” 这背后,是 “过渡劳动” 向 “有保障的工作” 的转变。

孙平教授的研究显示,60%的骑手背负债务,他们虽需短期收入维持生活,但经济状况的脆弱性让他们更需要兜底的 “安全网”。

对于许多 “计划干几个月却一干好几年” 的骑手来说,社保让这份工作有了 “长期价值”,不再是 “无奈的过渡选择”。

在基础社保之外,美团还搭建了多层次福利网:

工伤险、意外伤害险、雨雪天气专项补贴应对工作风险;工作餐补贴、大病保障(覆盖骑手及家属)、子女教育基金、旅游补贴、体检等兼顾生活需求;甚至为想转型的骑手提供职业转型教育基金。

这套体系若稳定运行,外卖骑手或将成为灵活就业行业保障最全面的工种,对比网约车司机、餐厅员工等蓝领职业,堪称 “曾经痛苦,现在悄悄变好” 的标杆。

任何劳动都值得被尊重,劳动者理应拥有对未来的合理预期。美团从参与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到社保补贴全覆盖的过程,让灵活就业者缺乏保障的时代渐成过去。

骑手是城市运转的 “毛细血管”,经济波动时,外卖等灵活就业岗位承接了大量就业需求,保障他们也是保障每个人的便利生活。

期待更多企业肩负责任,让每份辛勤付出都被看见,每位劳动者都能拥有更有安全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