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依旧是最激进的AI公司!AI行业需要“倒金字塔”重构

发布时间:2025-11-13 22:02  浏览量:1

“过去一年作为从业者,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AI在各种生活生产的场景都能够看到明显效果了。”

11月13日上午,百度创始人 Robin 李彦宏信步亮相百度世界大会,道出了自己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这便引出了此次大会的主题紧扣:效果涌现。

从2023年到2025年的尾声,这可以说是这位AI先生对于当下全球AI进程的独有总结。

跟前几次大会不同,这次大会的演讲和发布都发生了不少变化。

之前大家会把大模型当成重头戏,而现在,业界太想知道一个答案:

大模型到底能不能挣钱,能挣多少!

而李彦宏则围绕这个问题给出了百度的看法和做法。

李彦宏认为,AI产业结构需要一个健康的“倒金字塔”的新结构。

一开始,李彦宏回应了“AI泡沫”的争议,并给出了一段非常精彩的产业结构重构论。

百度 CEO 李彦宏在开场演讲中直言,过去AI产业的价值分布是不健康的。

“芯片拿走了最多价值,模型次之,真正创造价值的应用反而最少。”

但2025年的AI产业,已经开始反转为“倒金字塔结构”。这里,李彦宏特别强调了应用层的价值,“应用层应创造芯片层100倍的价值,这才是健康的产业生态!”

"倒金字塔"的AI产业结构中,芯片厂商不管赚多少钱,芯片之上的模型要产生10倍的价值,基于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要创造100倍的价值。这才是健康的产业生态。

芯片是底座,模型在中层;真正创造100倍价值的,是基于模型的应用层。

而百度的战略重心,也从“造芯、炼模”转向“用AI造价值”,让AI成为企业与个人的生产力,而非成本。

此次发布标志着百度在AI基础设施自主化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同时试图通过产业结构重构论述回应市场对AI投资回报的质疑。

那么,话题很快就来到了“AI产品到底能不能赚钱”。李彦宏在这一part,展示了百度是如何在产品侧来构思新的价值重塑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李彦宏并没有率先展示搜索业务的AI化进程。而是先亮出了前不久大火的百度数字人直播产品:慧播星。

今年6月中旬,罗永浩数字人在百度电商带货首秀,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这场直播的战绩,非常喜人:场观1300万人次,GMV突破了5500万元。

可以看出,李彦宏这样安排,显然是想给外界一个信号:AI应用能挣钱,而且能挣很多钱!

这里有个小插曲,在相关负责人演示与老罗数字人直播连麦的环节,并没有连麦成功。不过事后又试了一次,成功了。的确跟数字人直播对话,体验也是非常有趣。

百度在会上宣布慧播星数字人技术向全球开放。李彦宏表示,数字人本质上是一种基础性技术,甚至是AI时代的一个全新通用交互界面。

其次,来看百度的基础业务:AI搜索。现在回想看,百度在AI改造搜索方面,绝对是最激进的那个。

自从文心一言发布起,百度便同步启动了全线产品的AI重构——第一个被彻底重塑的,就是搜索。2年多过去,百度搜索可以说已经发生了跨越式的进化。

过去的搜索结果是一串文字链接,而现在,百度搜索正在变成一个AI生成的多模态空间:

70%的首条结果已由AI生成;结果以图片、视频、直播、甚至数字人呈现;能理解模糊语义、自动生成AIGC视频;还能通过MCP(多通道调用)直接帮用户“完成任务”。

比如现场搜索“电动车以旧换新”,结果页不止告诉你“有补贴”,还能直接跳转申请页面、下单购买新车。

此外,百度搜索产品经理徐丽还宣布,百度搜索能力通过AI API向全球开放,全球已有625家厂商接入,包括三星、荣耀、vivo等。

这意味着未来智能助手、搜索插件、AI应用背后,都可能运行着百度的引擎。百度称自己已经成为“AI原生应用的底座”。

未来的搜索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我们需要从百度这家激进的改革派一睹进展。

第三,除了把AI内化到原有业务上,百度的激进还显示在各种AI原生应用的探索上。

相信大家还记着今年3月百度推出的秒哒。经过半年多的打磨,秒搭2.0 已经在生产力方面斩获了令人意外的成绩。

据秒哒产品经理朱广祥介绍,秒搭2.0主要强化了两个方面:一是全站应用一键生成,简单说就是做应用的整套环节秒搭全包了,从开发、调试、部署到线上托管,用户都可以一句话操作,就算是小白也可以轻松上手。

二是一站式的开发与分发,用秒搭打造的应用可以一键发布到公网,可以打通百度搜索,享受搜索引擎的一级流量曝光,还支持发布成微信小程序,玩转私域运营。

在现场,朱广祥还展示了用秒哒搭建一个电商平台的全流程,只需一句话描述需求,比如“我要做一个闲置衣物交易平台”,秒搭就能:

自动生成产品文档;智能体协作写出前后端代码;一键部署上线;接入支付、AI插件;甚至自动发布到百度搜索、微信小程序等平台。

截至目前,用户已用秒搭生成超40万个应用,覆盖教育、电商、办公等领域,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新应用诞生。

此外,海外版秒哒Medo,在国外AI产品网站ProducHunt上也取得了很高的评价。

要想让AI产业结构变成“倒金字塔”,除了刚才提到的C端产品,还需要企业级的AI产品为此助力。

B端应用方面,百度终于把它最厉害的那把“剑”亮了出来:百度伐谋。

李彦宏不吝笔墨地详细讲解了这款动辄帮企业创造几千万价值的利器。据悉,百度伐谋是全球领先的可商用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助力大型企业实现研发环节的智能原生和持续价值创造。

李彦宏将“伐谋”比作算法的磨刀石,其核心理念,是让算法不再止步于一次性开发,而是在明确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自主地迭代优化;只要业务规定的目标是明确可计算的,它就能持续探索求解空间、不断生成更优解法。

在稍后的案例展示中,伐谋产品可运用于交通、能源、金融、物流,甚至新药研发、科学理论等各种领域。可以看出智能体伐谋是一个赋能全社会的生产力工具。

小编在官方介绍中了解到,它分为三个版本:基础版、专业版、企业版,主要面向的是复杂业务的企业场景和算法优化需求,可以说是为大型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研发范式,而且已经开启了内邀测试。

提及Robotaxi,可以说李彦宏在这次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告了一项非常骄傲的成绩!

李彦宏在会上宣布,2025年是萝卜快跑的高速发展之年:

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次,稳居世界第一;全无人驾驶里程1.4亿公里,自动驾驶总里程超2.4亿公里;每1014万公里才触发一次安全气囊,远超人类驾驶安全水平;服务已覆盖 全球22座城市。

远在中东的百度员工李晓,从阿布扎比的赛道现场连线大会:

“我们已经进入全无人商业化运营阶段,将与当地伙伴一起打造阿布扎比最大的Robotaxi车队。”

而这些百度取得的成绩,让李彦宏确认:“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过了那个临界点。”(可以规模化、商业化的临界点)

李彦宏表示,百度计划将萝卜快跑逐步拓展到更多海外市场,包括迪拜、东南亚、美国等地区。

“无人驾驶不只是交通革命,它会改变土地价值、居住模式乃至城市生态。”

未来,当打车成本降至0.25美元每英里,全球出行将迎来5到7倍的爆发式增长。无人车,也将成为每个人移动的“第三空间”。

关于自己的Robotaxi业务,李彦宏的“星辰大海”异常辽阔——目标是“打造阿布扎比最大的全无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

李彦宏对此表示:“期待萝卜快跑早日改变阿联酋人们的出行方式。”

那么,基础设施方面,百度又是如何构思发展的前景的呢?

百度智能云总裁沈抖给出了答案:AI Infra和agent Infra,这也可以说是圈内基础设施都在卷的两个方向。

AI Infra方面,沈抖宣布了百度新一代的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和路线规划。

发布 昆仑芯M100 与 M300。其中,M100:优化大规模推理性能,2026年初上市;M300:面向多模态大模型训练,计划2027年发布。而且未来5年都是发布新品。推出 天池256 / 天池512 超节点集群。亮点是,单节点可容纳256~512张P800芯片;单卡推理吞吐提升3.5倍,可训练万亿参数模型。目标:五年内把单一集群从3万卡提升到百万卡级。

据大会现场百度内部人士透露,昆仑芯超节点已于今年4月在百度百舸5.0中全面启用,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部署。借助该节点,目前业界最大规模的1万亿参数开源模型可在几分钟内、通过单一云实例完成运行。

沈抖在大会上表示:“我们要让中国企业拥有强大、低成本、自主可控的AI算力。”

而在Agent Infra方面,沈抖把它定义为一套让企业“批量孵化AI智能体”的系统。百度称它将成为“AI版ERP”,让每个企业都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员工。

他还在现场展示了百度赋能客户内化 Agent 能力的多个案例:

连锁餐饮:通过多模态SOP智能体,实时识别制作流程错误;银河证券:交易Agent自动听懂行业黑话,提高转化率3倍;中国东方航空:数字客服“咚咚”完成从订票到宠物登机的全流程服务;深圳供电局:电网监控与审核智能体将故障处理效率提升至分钟级。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变化是,李彦宏在发布了最新的文心模型大版本5.0。

参数方面达2.4万亿,采用原生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CTO王海峰在接下来的介绍中透露出了接下来大模型的迭代方向:原生全模态。

文心5.0为原生全模态模型,采用原生的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联合建模,具备综合的全模态能力。

这里百度的做法与其他业界模型不同,不少业内多模态模型往往采用后期融合的方式,而文心5.0的技术路线是采用统一的自回归架构进行原生全模态建模,理解与生成一体化。从训练开始便融合语言、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使得多模态特征在统一架构下充分融合并协同优化,实现原生的全模态统一理解与生成。

文心5.0基础能力全面升级,基准测试集表现出色,多模态理解、指令遵循、创意写作、事实性、智能体规划与工具应用等表现尤其出色。会上,百度宣布上线文心5.0 preview供用户和客户使用。

李彦宏表示:大模型技术在快速迭代,其智能水平不断突破极限,模型思考时间变长,原生全模态统一,将自我学习和迭代,具备创新能力。

“智能本身是最大的应用,而技术迭代速度是唯一护城河。百度会持续投入、研发更前沿的模型,推高智能天花板。”

AI创造的价值已经无处不在。 我们吃的外卖、我们无时无刻在用的电力、我们的出行交通等等,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模型的能力早已渗透其中,而不自知。

就如这次世界大会上所举的一个例子。电力调度是一项关乎大众日常生活的大问题,背后是无数操作员、审核员的默默付出,任何一条线路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下游地区的供电稳定性。而百度推出的Agent Infra的工作流编排,可以帮助他们大幅节省审核时间,降低了处理的复杂度,极有效地缓解了调度压力。

而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交通、金融、农业、养殖等等,几乎所有场景都有了大模型的力量加持。

那面对如此革命性的AI,李彦宏最后给出了一个观点:AI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能力的转换:把你要解决的问题转换为AI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智能红利转化为社会红利。

这或许就是,身处于大环境之下,每一个人最迫切需要完成的蜕变吧。

但这场蜕变注定是一个渐变,而不是突变。

我们要给AI发展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