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看似主角光环,实则炮灰结局,金庸独宠这8位三流角色
发布时间:2025-11-13 02:24 浏览量:1
兄弟,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平时看小说、追剧,总会有那么几个角色明明名字听起来特别响亮霸气,但戏份少得可怜,甚至有些一出场就“被领了盒饭”。这些角色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名字好得让人误以为是主角,可命运偏偏草率得令人唏嘘。金庸就是这一点玩的最溜的家伙。他给角色的名字起得那叫一个精彩,随随便便放到别的地方,没得说,妥妥的C位;可偏偏在他的笔下,这些名字被彻底浪费,实在忍不住替他们喊一声冤。
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些角色,也不必按常规套路一板一眼地介绍,咱跟朋友聊天似的,慢慢说。
说起名字就被寄予厚望,但命运却有点“挫”的人物,第一个就得提苏星河。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一个叫“苏星河”的角色,你听这名字,是不是特别有浪漫诗意的感觉?“星河”二字不单单是天文学,那是宇宙的浩瀚,那叫一个气势磅礴。可现实是残酷的,苏星河虽然是逍遥派的大弟子,平日也挺有老先生风范,留了把大胡子看起来很有学问,可惜实力嘛,真就不行。算是给门派里拉了点平均分吧,他师父无崖子估计也是费了点心思,才摆下珍珑棋局想找个靠谱点的新继承人——因为大弟子确实“带不起团队”。这么寂寞如雪的一个名字,最后却成了个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窝囊的人物,简直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气。
再说摘星子。哎,我第一次读这名字时,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一个鹤发童颜的顶级高手,站在山巅之上,手一伸,能“摘星辰于九天之外”。这名字的意象感极强,非常有派头,而这人确实也有点本事,是星宿派丁春秋的大弟子。可惜啊,摘星子这哥们儿不仅在武艺上差点意思,在做人上也完全没职业道德,他那副讨好丁春秋、惯于阿谀奉承的嘴脸,实在令人唾弃。最后更是被阿紫折磨得不成样,他那个落魄样子,与“摘星子”这个气吞星河的名字形成鲜明对比,八成死都没人管,问题是名字还给人留了点惦记。
再有就是褚万里。这名字气势比前两个还要足,一听就想起古代文人豪迈的对句,“万里江山多壮丽”。在《天龙八部》里,这褚万里可没多壮丽,他是段正淳手下一员家臣,主要负责衬托主子的风光。最悲催的是,他还特别喜欢用鱼竿当武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设定,能是个特别牛的绿色武器高手,也有可能是随手抓了个木棍的三流小喽啰。很可惜,这位褚万里属于后者。最后,他被段延庆一铁杖戳了个透心凉,连一个体面的死亡特写镜头都没有,名字再豪气也架不住草率的结局。
对了,说到名字听着像主角,却命途坎坷的女性角色,曲非烟绝对榜上有名。《笑傲江湖》里,第一次看到她出场,连我都有点惊了:翠绿色衣衫,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雪白的皮肤,一张脸清新可爱,活脱脱就是个“标准女主角”。我甚至一度以为这是黄蓉的灵魂再现,金庸要在这里再塑一个调皮灵动的小机灵鬼。结果她刚刚出现,就被给安排了一个超级草率的结局:直接被费彬杀死,连活过一大章都没有。就这待遇,曲非烟的名字再好听也没用,只能成为读者心中一个过眼云烟的遗憾。
还有曲灵风,这人本来是黄药师的弟子。说实话,像黄老邪这么潇洒的门派领袖,他的弟子个个都自带几分仙风道骨。曲灵风的名字,简单又洒脱,仿佛与“灵风”沾上边,就能飘然若仙。但实际上怎么回事?这哥们在故事里匆匆化名曲三,其实也没多大戏份,最后落得个与石彦明同归于尽的悲凉下场,就连死亡本身都显得没那么重要——反正对故事主线毫无影响。
《倚天屠龙记》里还有几个角色名字听着挺绝,可纸面功夫做得再好,也没拯救他们的命运。比如何足道,就够“玄妙”的,这名字一听就透着一股高人篱落之气,仿佛他尚未发力就气场逼人。确实,他在刚出场时也够抢戏,作为“昆仑三圣”,出手干净利落,还与郭襄有点隐隐约约的情愫互动,说不定这段感情线是伏笔?结果,到张三丰那儿,一记强力剧情跳转,整个故事舞台直接跨越几十年,郭襄人都不在了,他更彻底了:这名字再响亮,也只能被埋进尘土。
接着提韩千叶。这哥们名字就显得比较温文尔雅,透出一种文人墨客的气息。可金庸偏偏要设置点反差,安排他来挑战明教的老大阳顶天。虽说场面还算刀光剑影,但韩千叶到底败给了盛装的实力。不仅如此,这位原本豪气的挑战者,还在黛绮丝的魅惑下成了她的下属,还莫名其妙被毒死——更悲剧的是,连个值得回忆的英雄片段都没留下。
最后得聊聊阮星竹。《天龙八部》的故事里,这位柔情似水的女子,是阿朱和阿紫的母亲,也是段正淳最温柔的情人。名字特别好听,“阮”念起来都有一股软糯的触感,再加上“星竹”的文雅,仿佛她的命运该更温情一些。但很抱歉,在这个故事的大背景里,她错在碰上了段延庆和慕容复,最终小命都保不住,死得毫无情面可讲。
看完这些角色的经历,才发现金庸的写作风格有点儿狠。人家用非常讲究的名字赋予龙套角色一种“主角光环”,然后却硬生生拽回现实,这名字再好都撑不起命运的重量。或许这正是金庸想告诉我们的:名字不过是个代号,真正决定人生的,是你怎么走下去。而他笔下这些角色的命运,就像棋盘上的无名卒子,终究只能成为背景,甚至连光彩都要被主角夺了。仔细想想,这种主线和闲笔交替之处,正是金庸故事里的独特魅力所在。
你还记得金庸笔下哪个角色是让你名字念得响,却一身苦命的不平之人呢?或许这个问题,值得每个读者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