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好房子”走进唐山!工业重镇绘就品质人居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4 10:07 浏览量:1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擘画出推进 “好房子” 与完整社区建设的蓝图,新时代住房事业发展已锚定航向。响应政策指引,中国房地产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寻找中国好房子”系列活动。
11月12日,以“提质创新增效 点亮品质人居——2025寻找中国好房子”为主题的研讨交流会在唐山文旅铂尔曼酒店举行,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精英齐聚渤海之滨,共探工业城市人居升级密码,见证唐山从“工业重镇”到“品质宜居城”的华丽转型。
产业方面,唐山逐步摆脱对单一产业的依赖,走向产业多元化,陶瓷、新能源及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文旅方面,河头老街、唐山宴等文旅地标强势 “出圈”,集 “餐饮、民俗、演艺、游乐” 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居住领域,从今年3月出台《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前瞻性勾勒“好房子”发展方向,到《支持钢结构 “好房子” 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的层层递进,都彰显着唐山 “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的坚定决心与务实作风。
交流会前,调研团走进唐山安居集团开发的滦州塞纳公馆项目,实地感受了“好房子”的品质细节。
实地探访:高标准铸就匠心“好房子”
踏入塞纳公馆项目内,藏着温度与巧思的匠心质感便扑面而来,住建部提出的 “好房子”建设的五个方面“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在此有了具象表达。
项目负责人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唐山安居集团在开发项目时的“四好”理念:设计好、材料好、工艺好和服务好。
“设计好” 体现在塞纳公馆的每一处考量里:洋房3.15米、小高层3米的层高,比住建部新规标准更宽裕,推门而入便觉空间通透开阔,毫无压抑感;平均小于10%的公摊面积,把更多实用空间还给业主;室内可变空间能随家庭成长调整布局,超大地下车位轻松容纳大型车辆,地库融雪装置杜绝冬季结冰隐患,直饮水入户拧开即饮,门口的 “离家一键断电” 开关更是贴心,每一项设计都体现出舒适与智慧的特性。
“材料好” 是安全耐久的核心底气。样板间内,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电气材料、水暖材料和工艺工法都一一在墙面展示,交付时所见即所得。负责人表示,项目所有原材料均选用国内外一线品牌。集团乾正检测公司对所有入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测,不合格者坚决拒之门外,从源头守住 “安全”的底线。
调研团成员触摸着展示中的各类材料赞叹:“真材实料才是好房子的根基,这样的选材让人住着放心。”
“工艺好” 则让健康触手可及。项目不断优化外墙保温、屋顶防水、隔音等核心工艺,窗户关上后,外界的车流喧嚣瞬间被隔绝;首层卫生间采用独立排水工艺,彻底解决了传统住房反水、串味的顽疾;对于建筑过程中任何有瑕疵的工艺环节,集团坚决 “不将就”,一律拆除重建,这份较真让房屋品质经得起时间考验。
更令人惊喜的是 “个性化定制服务” 带来的 “精毛坯” 交付标准——改水改电、地暖铺设、厨卫装修、室内门窗等均可由业主自选,交房时直接安装到位,所有材料由集团统一采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推出的 “幸福+” 套餐模式,业主可自由组合装修设计、施工服务、定制精装等,还能参与物料、家电团购,既节省了装修时间,又大幅降低了成本。搭配集团配齐的国企优质物业、家政、餐饮、保安等生活配套,真正实现 “足不出户,尽享安居”。
而行业领先的 “三包一免” 服务保障措施,更让这份品质体验多了一层安心加持,精准破解了购房者的核心顾虑。
“包修”依托集团自持物业,提供“比国家标准延长一倍” 的超长质保,家里出现任何维修需求,物业响应迅速高效;“包换”赋予购房者灵活选择权,网签前可在集团市区所有项目内自由调换房源,完全适配家庭需求变化;“包退”更是给足定心承诺,若项目延期交房超半年或质量瑕疵维修后仍不达标,业主可随时申请退房并获利息赔偿;“一免”举措尤为贴心——业主不入住免收物业费,入住时间短可凭电表实际使用度数核算减免,彻底解决 “空置仍付费” 这一购房人关注的痛点。
调研团成员感慨:“先有实打实的‘四好’品质打底,再有‘三包一免’的服务兜底,这样的好房子,才真正让购房者买得放心、住得舒心。”
嘉宾热议:共话人居革新与城市转型的唐山路径
王文礼:政策护航让“好房子”建设行稳致远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文礼详解了本地 “好房子” 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自今年3月起,唐山便率先制定 “好房子” 建设实施方案,从绿色节能、质量安全、居住功能、环境品质、科技智能、唐山特色六大维度引导企业实践,配套18条具体支持政策,涵盖公积金贷款、绿色建筑认证等关键领域,形成全链条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并非简单‘定标准、给政策’,更注重结合唐山工业转型优势探索特色路径,比如依托钢铁产业基础,稳妥推进钢结构住宅试点,既为‘好房子’注入安全耐久的结构优势,也为产业升级找到契合点。” 王文礼表示,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唐山构建起特色化政策体系,后续将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借鉴各地经验,持续加码支持。
王文礼举例,在政策激励上,《支持钢结构 “好房子” 发展若干措施》提出硬核红利:整地块建设钢结构项目,可享最高15%土地出让价优惠,获5%地上建筑面积奖励且不计入容积率。推进机制上,《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协调机制,统筹各方力量保障落地。
试点示范方面,唐山正推进标杆项目建设,并谋划打造集实景体验、科技互动、产业交流于一体的住宅公园,让 “好房子” 标准可感可及。“我们将推动‘好房子’理念向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延伸,让品质人居成为唐山的城市新名片。”
赵晖:唐山“好房子”守住了良心与匠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在实地考察后由衷赞叹:“没想到在唐山能找到我心目当中理想的好房子。”
赵晖结合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对比中日住房品质差异,强调“好房子”建设的核心是坚守良心与匠心。“中国住房建设的短板不在技术,而在责任担当。塞纳公馆项目用真材实料和严格管控,造出了抗震、防渗、隔音、节能的好房子,这种良心工程值得全国学习。”
赵晖表示,“好房子”不是“豪房子”,不是“贵房子”,更不能是只为有钱人造的房子,而是让群众住而无忧的普通住宅,唐山的实践精准把握了这一核心。
张学冬:楼市 “分水岭” 愈发清晰,唯有 “好房子” 能穿越周期
“唐山的转型实践极具示范意义。”中国房地产报执行总经理、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学冬在论坛致辞时表示,这种 “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与本次“寻找中国好房子”活动的宗旨高度契合。
他坦言,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分水岭”将愈发清晰,唯有真正以人为本,在品质、绿色、智能和服务上精益求精的“好房子”,才能穿越周期,赢得市场的持续青睐与价值认可。这不仅是政策引导的方向,更是市场走向理性与成熟的必然选择。
张学冬表示,将持续关注唐山实践,系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唐山经验”,向全国展示工业城市如何通过好房子建设实现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的双赢。
彭剑波:“好房子”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基础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指出,GDP过万亿的唐山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好房子”建设是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关键抓手。
“好房子不仅要造得好,更要管得好、运营得好,要兼顾人本属性、社交属性、功能属性、科技属性和生态属性。”他认为,房子是城市的最小的细胞,“好房子” 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基础。
他以“house(房屋)”这一单词对上述五个属性进行了梳理,“好房子”需兼具 H(home,家的温馨)、O(open,充足户外空间)、U(user,全龄友好)、S(science,科技赋能)、E(eco,生态低碳)五大特质。
“塞纳公馆的模式值得推广。”彭剑波表示,其优势集中在四个方面:建在产业链上,覆盖设计、建造、运营全周期;供应链优质,材料用料扎实;交付标准精细精工;性价比突出,百万级总价适配本地支付能力,契合地级市房价合理区间。
他说,这正是人民“好房子”的核心特征,能让普通群众买得起、住得好。
周俊军:以群众需求为尺,造接地气的好房子
唐山安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俊军分享了企业实践心得:“好房子的标准不在文件里,而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他表示,安居集团从群众反映的保温、隔音、售后等痛点出发,选用优质建材、强化过程管控、创新服务模式,“看似增加了一点成本,但能让群众住得安心,这才是最值得的投入。”
周俊军强调,房地产市场已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唯有以客户为中心,才能穿越市场周期,“我们愿意与所有房企携手,共同把唐山房地产市场做稳、做优。”
企业共鸣:共推唐山“好房子”建设再上新台阶
交流环节中,行业企业代表纷纷表达对唐山“好房子”建设的认同与支持。
二十二冶党委副书记张育鹏表示,企业正围绕“恒温恒湿恒氧恒压恒智恒静恒洁”的“七恒”标准,探索钢结构好房子实践,将响应唐山号召,参与钢结构产业联盟建设。
陕建地产唐山公司总经理徐峰分享了项目零投诉的经验,“好房子要靠品质说话,我们将在二期项目中融入更多绿色、智能元素,打造标杆项目。”
绿城管理集团华北区域唐山项目总经理段波则表示,唐山本地企业的匠心实践值得外来房企借鉴,未来将结合自身优势,为唐山人居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此次交流会的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唐山“好房子”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凝聚了行业共识:好房子是民生工程,更是城市转型工程。唐山以政策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走出了一条具有工业城市特色的品质人居之路。
从钢铁熔炉到品质人居,唐山用匠心与担当书写着转型答卷。
未来,随着更多好房子项目落地、更多政策红利释放,这座山海连城的城市必将以更宜居的环境、更优质的生活,让“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每个唐山人的幸福常态,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