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10家龙头三季报净利最高暴增20倍!

发布时间:2025-11-14 11:02  浏览量:1

全固态电池突破能量密度瓶颈,100公斤电芯续航直逼1000公里;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亮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两大前沿赛道正形成“双向赋能”生态:固态电池解决机器人续航痛点,机器人规模化落地反推电池需求激增。2025年三季报显示,10家同时布局双赛道的核心企业业绩亮眼,净利增速最高达2089.49%,成为产业爆发的直接受益者。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1. 双料龙头(顶立科技+鑫海高导母公司)

核心优势:固态电池领域,子公司顶立科技的固态电解质粉体装备已稳定供货卫蓝新能源等头部企业;人形机器人领域,子公司鑫海高导的铜导体批量供应优必选、智元,国产替代率超40%,双业务深度绑定头部客户。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2089.49%,成为双赛道增速“冠军”。

2. 远东股份

核心优势:高端电缆领域领军企业,人形机器人线缆独家供应优必选,智元相关产品进入送样试验阶段,单台机器人用线价值量超2000元,订单已排至明年;全固态电池研发提速,圆柱电芯技术革新实现能量密度提升30%。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8.86%,双赛道业务贡献显著增量。

3. 道氏技术(300409.SZ)

核心优势:覆盖高镍前驱体、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的全材料布局,稳定供货赣锋锂业、国轩高科等企业;研发的单壁碳纳米管送样头部机器人企业,可使关节电机导电性能提升30%。

2025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营收60.01亿元,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82.45%,第三季度净利增速超400%。

4. 天永智能

核心优势:与卫蓝新能源、恩力动力合作研发钠离子及固态电池产线,相关设备已交付客户调试;工业机器人升级为“精密操作型”,应用于3C及汽车装配领域,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稳步推进。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6%,产线设备业务与机器人研发形成协同增长。

5. 豪鹏科技

核心优势:独创“自适应键合”技术破解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难题,样品已送车企开展测试;成功切入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电池产品导入设计进程加速,绑定下游核心需求。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90%,技术突破带动业绩快速释放。

6. 赣锋锂业(002460.SZ)

核心优势:率先推出能量密度500Wh/kg的固态电池并小批量出货,通过针刺、热箱全项安全测试;324Wh电池组配套四足及人形机器人,自动校准技术使续航提升15%,兼具技术领先性与安全性。

2025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6.25亿元,同比增长5.02%;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大增364.02%。

7. 利元亨

核心优势:交付行业首条固态电池专用产线,目前客户现场调试工作推进中,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子公司为工业及人形机器人提供精密结构件代工,加工精度达0.01mm,满足高端制造需求。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4%,产线设备与精密制造业务双轮驱动。

8. 蔚蓝锂芯

核心优势: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350Wh/kg,相较传统电池成本降低20%;为宇树机器狗及人形机器人供应电池产品,4.0及5.0系列产品完成样品测试,单台机器人电池价值量超1500元。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05%,电池业务在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9. 金发科技(600143.SH)

核心优势:低翘度、低蠕变专用材料已批量供应液流及固态电池企业,适配新能源存储需求;间接持股宇树科技,相关材料稳定供应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深度参与机器人产业链配套。

2025三季报业绩: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55.86%,材料业务多点开花。

10. 扬杰科技(300373.SZ)

核心优势:半导体功率器件布局固态电池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份额;研发的电机驱动及感知系统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初期机型,技术适配性获得下游认可。

2025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5.5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增速达52.40%。

固态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融合正进入加速期,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形成共振,行业成长空间持续打开。这10家龙头企业在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关键环节建立核心竞争力,三季报的高增速印证了双赛道的商业价值。随着技术成熟与规模化落地推进,相关企业有望持续享受产业红利,成为科技赛道的核心标的。再次强调;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