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联想集团:持续变革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发布时间:2025-11-14 11:14 浏览量:1
2025年度“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est Managed Companies)项目旨在评选并展示在复杂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中国企业,以及它们的最佳管理实践。通过对各行各业的标杆企业进行深入分析,BMC项目不仅揭示了优秀企业如何应对挑战与变化,更加深了我们对长期主义和创新精神的理解。本篇案例中,我们对话了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数字化转型官、AI创新研修院院长李欣,分享了联想最新的AI战略和实践,回顾了联想40年来数次转型的历程并且总结了联想在变革管理当中的思考和经验。
从1984年中科院一间不足20平方米传达室里的11人创业团队,到2023年率先发布AIPC、提出“Smarter AI for All”愿景的全球科技巨擘,联想在过去四十一年的征程中不断勇于争先,敢于变革:1990年自研首台“联想286”打破外资垄断,2004年“蛇吞象”并购IBM PC跃升世界舞台,2014年再吞摩托罗拉移动与IBM x86服务器补齐移动和企业级版图,2018年全力聚焦战略执行和客户导向,从硬件生产商向服务提供商迈进,加速向智能化时代转型。
在生成式AI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之前,联想集团也早已开始布局,很早就提出了“AI for All”的愿景。如今,AI对于联想而言早已不是纸上谈兵:AIPC量产上市,企业AI解决方案广泛部署,AI服务深入行业落地,全面覆盖设备、基础架构与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在2025/26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宣布联想进入“第五次创业”,明确未来十年联想要执行的战略、投入的资金、打造的能力、推出的产品与方案、塑造的品牌以及培育的文化等均将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进一步将AI普惠至每一个企业和个人。
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数字化转型官、AI创新研修院院长
李欣
自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生成式AI一时风头无两。短短三年间,国内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批智能体,在制造、医疗、金融、教育等千行百业落地生根。然而,作为在信息计算领域沉浸多年的科技企业,联想集团对于AI有着更为全面的看法。
李欣回顾道,联想对AI的关注远早于行业热潮。自2017年起,联想就将AI确立为核心战略主线,并持续投入于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并在图像识别、预测建模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不断优化着业务和运营管理。
生成式AI出来之后,联想看到了更大的机遇。但是联想所看到的AI应用,不只是生成式AI,而是混合式AI,让机器学习、生成式AI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个人智能、企业智能与公共智能混编在一起,让AI同时跑在本地设备、私有云和公有云上,用户按需调用,数据可管可控,体验无缝衔接。
端侧先行,AIPC、手机、平板成为混合式AI的“第一入口”。它们统一具备五大特征:本地混合AI算力,通过CPU+GPU+NPU异构计算架构,可协同家庭、企业边缘主机,实现端-边-云弹性调度;内置压缩版个人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一句话即可完成跨文件、跨应用的复杂任务;拥有只留在本机的个人大模型和知识库,数据不上云即可持续学习;开放AI应用生态,持续扩展场景;芯片级安全架构则从启动到运行全程加密,防止模型与隐私被篡改。
财报显示,2025/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6月30日),联想的AIPC出货量占整体PC出货量超过30%,中国市场具备五大特征的AIPC出货量占比已达笔记本总出货量的27%,其预装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在已激活AIPC 上的周活跃率平均高达 40%,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端侧AI生态。
基础设施层面,联想以“万全异构智算平台”为底座,打通边缘盒子、AI一体机和GPU集群三级算力,同一套框架可在本地、私有云、公有云之间一键切换,让客户根据隐私敏感度、延迟容忍度和成本预算自由配比。2025/26财年Q1,联想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5%,带动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成为当期集团内营收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
在企业智能的方案与服务方面,联想推出"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及AI模型工厂,覆盖200多个行业场景模板,支持90天内快速部署AI应用。
李欣表示,更重要的是,联想要打造“一切皆服务”的全栈能力。无论是AIPC、服务器等产品或是面向企业的服务,这背后是联想从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到混合云解决方案、边缘计算、AI优化的整体能力构建。
今天,对于所有企业而言,拥抱AI已经成为共识。接下来的难题是怎么做。李欣所领导的数字化转型(DT)部门是联想本次转型变革的中枢和排头兵。这个部门不仅负责制定集团级“AI应用加速”战略,推动混合式AI在内部的规模化应用;还要领导跨业务、跨职能的“One Lenovo”数字化治理,统一架构、预算与数据标准,确保全球运营高效安全合规;牵头AI设计工作坊与用例孵化,打造AI原生体验的样板工程,再和服务与方案事业部合作“内生外化”向千行百业输出方法论与解决方案。
要完成这些充满挑战的目标,李欣坦言需要动用全员的力量,AI转型与传统数字化转型不同,不是业务部门提需求,IT技术部门来实现,而是需要全体员工都能改变意识,理解AI,再从自身业务需求出发去思考如何能够通过AI赋能进行改变和重塑。
因此,他们首先在企业内部举办了大量的讲座和培训,让员工尽快了解AI。与此同时,2024年,DT部门联合联想研究院、人力资源、IT和安全部门共同举办了“联想全球AI创新应用大赛”,从2024年10月启动,历时6个月,初赛面向全公司征集创意,经过筛选进入复赛的创意和团队会与IT工程师一起,通过黑客马拉松的方式做出产品原型,最终决赛通过技术可行性和业务价值选出最终获奖方案。
这次大赛共计收到超过1200份个人创意提交和130多个团队提案。最终,16支团队进入决赛,展示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涵盖了从数据处理到用户体验优化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些项目利用AI赋能财务对账,提升数据查询效率,或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优化企业服务。此外,多个项目还展示了人本智能理念,如手语和口语/文本翻译工具、智慧助老、AI心理疗愈等创新解决应用,展现了AI在普惠与包容性价值上的潜力。
让全体员工对AI感兴趣,能够切身体验AI项目的开发是这次活动的初衷,但这样的活动也为联想的业务发展带来的意外之喜。
李欣介绍道,夺得大赛冠军的“Service Smart Recommendation”项目就解决了联想在销售方面的一大痛点。今天的数字硬件的配置极其复杂,客户提出的都是个性化的需求。买一个电脑或服务器,背后的各个方面的服务配置组合可能上千种,销售自己记住很难,并且给客户配置方案的速度也慢。这个项目通过构建基于多元混合式AI的推荐引擎,优化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组合方案,挖掘服务销售机会,提高服务附加率。这个项目如今已经完成开发,AI智能推荐将配置命中率提升至99%,销售人员配置工作量锐减80%。该项目已在欧洲市场进行试点,真正为业务赋能的提供价值。
除此之外,DT部门也在牵头梳理全公司所有的业务流程。按照公司四级流程的版图,要先将1700多个四级流程进行AI赋能,这些流程分布在研产供销服,以及总部的人力资源,法务、行政后勤等。据李欣透露,目前联想上线AI的应用的案例已经达到了148个,包括联想销售智能体、联想全球供应链智能体iChain、联想百应智能体、联想营销智能体、联想智慧法务平台、社媒聆听与商情洞察平台iVane智能体等领域智能体等等,已深入到销售、法务、供应链管理等具体业务流程中,通过AI的多场景应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转型与变革对于联想而言并不陌生。杨元庆将此次联想全面拥抱AI的战略转型定义为联想继自主创业、品牌化、国际化、多元化之后的第五次创业。每一次转型都将联想带入了全新的无人区。
在联想各业务领域深耕多年并有着丰富海外工作经历,李欣坦言道,数智化转型的难点从来都不在数智化,而是在转型。人性本身就不适应改变,任何变革都一定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阻力。但他也深知,只有变革才能带给一家企业生命力。
他将联想多年来的转型经验总结为三个关键要点:第一,企业领导者对于转型变革有清晰的愿景和强大的战略定力;第二,公司在文化、人才储备和能力构建方面要能跟紧变革的脚步;第三,要有可量化可衡量的目标和全面的变革管理体系。
对于联想而言,自2013年全球PC龙头位置确立以来,公司持续加速智能化转型。在此过程中,联想的业务由智能设备逐渐向智能基础设施及智能服务增长引擎延伸,并明确提出未来将推动服务收入显著提升。此后,无论在手机业务波动还是供应链受扰背景下,联想持续在新IT架构投入,为今天的混合式AI战略奠定了“端-边-云-网-智”全栈布局的基础。
在文化与人才方面,联想强调服务客户、开拓创新、创业精神、诚信共赢,这些价值观正是变革所需。
在李欣主导下,联想对“变革”进行全面的升级,而非传统“IT系统上线即大功告成”。如今,每个数字化项目都必须先对准业务战略,用数据把痛点量化成收益机会;再据此投资排序,设计变革方案,明确技术投资清单。方案评审通过后进入实施与推广,并在运营过程中持续追踪应用的关键指标,如每周活跃度、 ROI、价值兑现与用户满意度等,以收益价值定成败。由此,转型投入变得可衡量、可复用。
此外,为了平衡长期基础研发投入和业务效益,DT部门也会将转型变革项目进行细分,例如有技术底层建设的基础性必要投入,也有直接赋能业务创造价值的项目;有现有系统升级项目,也有前沿探索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制定了不同的考核目标和管理方式,从而张弛有度。在保证转型项目结果可见的同时,保护公司的创新氛围。
当“Smarter AI for All”从愿景变成可触摸的键盘、可对话的窗口、可量化的利润,联想用第41年实践证明:每一次技术换道都不是心血来潮、孤注一掷的跳跃,而是愿景、组织与数字闭环共同托举的必然结果。转型不是一个项目,而是持续生长的能力。下一个十年,在联想的畅想中,混合式AI像水电一样无处不在,个人拥有如影随形的数字双胞胎,企业运行着自我进化的智能体,“智能”二字真正成为全社会共有的基础设施。变革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刷新起点;而持续变革,正是联想写给未来的生命力宣言。
内容来源:德勤中国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获奖企业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