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亩变260亩!种粮大户靠送礼套补贴,惠农款岂能成“唐僧肉”?

发布时间:2025-11-14 18:27  浏览量:1

作为跑了五年乡村新闻的记者,见过不少踏实种地的农户,也听过各种惠农政策的暖心故事,但最近了解到的一桩套取补贴案,让我越想越气愤——有人把国家的惠农款当成了“唐僧肉”,靠钻空子、拉关系就能轻松“躺赚”,这对老实人种地的人来说,太不公平了!

事情得从一位种粮大户说起。按理说,种粮人本该把心思放在田间地头,可这位大户的“秘诀”却不在农事,而在“人事”。他实际耕种的土地只有62亩,可上报给相关部门的面积却足足有263亩,虚报了201亩,相当于把实际面积翻了四倍还多。就靠这虚增的两百亩地,他每年能套取国家种粮补贴、农业生产补贴等多项资金,几年下来累计金额早已超过十万元。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的操作手段。为了让虚报的面积“过关”,他专门盯着负责土地核查、补贴审批的关键人物,逢年过节送礼送钱,平时还经常请客吃饭,硬生生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上报面积时,没人仔细核对;实地检查前,总会有人提前通风报信,让他临时在地里做做样子,检查人员象征性走一圈就万事大吉。用他自己的话说:“搞定人比种好地管用,送礼的钱,很快就能从补贴里赚回来。”

反观村里那些诚实耕种的农户,简直是天壤之别。邻居张大叔种了40多亩地,年年精耕细作,浇水、施肥、防病虫害样样亲力亲为,一年忙到头,拿到的补贴只有几千元。他听说那位大户的操作后,无奈地摇着头说:“我们踏踏实实种地,不如人家动动嘴、送点礼,这哪还有天理?”还有不少农户,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就算实际耕种面积达标,申报补贴时也常常因为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到位”被卡壳,而虚报的人却能一路绿灯。

这些惠农补贴,本来是国家为了鼓励种粮、保障粮食安全、帮助农民增收的“真金白银”,每一分钱都该用在刀刃上。可在这起案件里,补贴成了少数人的“敛财工具”,政策的善意被恶意利用,监管的漏洞被公然钻营。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践踏了公平正义——老实人勤勤恳恳种地拿不到多少补贴,投机取巧者却能坐享其成,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踏实种地?

其实类似的案例并非个例。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核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虚报冒领农业补贴案件1300余起,涉及金额超3.2亿元,其中近七成案件都存在“人情审批”“关系放行”的问题。这说明,不是政策不好,而是监管的“篱笆”没扎紧,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在我看来,要斩断这种歪风邪气,光靠事后查处还不够。一方面要加大问责力度,不仅要追回套取的补贴,还要对虚报者和收礼、纵容的相关人员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管机制,用卫星遥感核查、交叉检查、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核查”,让虚报者无处遁形。

惠农政策的初衷是“惠农”,而不是“惠奸”。只有让补贴真正流向踏实种地的农户,让投机取巧者付出代价,才能守住政策的底线,让公平正义扎根田间地头,也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毕竟,国家的好政策,绝不能被少数人的私心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