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甲流有技巧!少吃苹果,多吃3样帮免疫力扛住病毒
发布时间:2025-11-14 21:37 浏览量:1
最近走在路上能明显感觉到,身边咳嗽、发烧的人变多了——甲流又进入高发季了。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甲流的流行期,今年主要是H3N2、H1N1这些甲型流感病毒在传播,传染性特别强,一旦中招就是突发高热,体温飙到39℃-40℃不说,还浑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连吃饭都没胃口,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这些并发症,对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威胁更大。
说到防甲流,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基础防护确实关键,但很多人忽略了饮食的作用。身体的免疫力就像防御病毒的“军队”,饮食就是给这支军队补充弹药,吃得对才能让免疫力在线,更好地扛住病毒。网上有人说“防甲流要少吃苹果”,这话不是瞎说,但也不能理解成完全不能吃,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其中的门道,再分享3样该多吃的食物,还有一套完整的防甲流饮食和生活方案,让大家明明白白做好防护。
首先得澄清一个误区:“少吃苹果”不是“不能吃苹果”。苹果本身是好东西,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分也足,平时吃对身体挺好,就算得了甲流,适量吃点也能补充营养、增进食欲,还能缓解口渴咳嗽的症状。那为啥说要“少吃”呢?核心原因有两个:
一是苹果药性偏凉,甲流高发季气温低,很多人本身肠胃功能就弱,过量吃凉苹果会刺激肠胃,可能引起腹痛、腹胀或者拉肚子,反而降低身体抵抗力,让病毒更容易找上门。尤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苹果,寒气更重,一定要放室温回温后再吃,一次吃半个到一个就够了,别当饭吃。
二是甲流期间,身体的消化功能会下降,苹果里的膳食纤维虽然好,但吃多了会增加肠胃负担,要是已经出现恶心、呕吐这些消化道症状,就该暂时少吃或不吃,避免加重不适。简单说,苹果可以吃,但要“适量、常温”,别贪多,把肠胃空间留给更能帮身体抗病毒的食物。
接下来重点说说,防甲流该多吃的3样食物,每一样都能精准给免疫力“充电”,而且都是日常容易买到的,做法也简单。
第一样:优质蛋白质食物——免疫力的“核心战斗力”
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比如白细胞、抗体,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没有足够的蛋白质,免疫细胞就没法生成,相当于“军队”缺兵少将,根本扛不住病毒进攻。甲流病毒侵入后,还会损伤身体组织,蛋白质也是修复这些损伤的“原材料”,所以补充优质蛋白是防甲流的重中之重。
该吃哪些呢?首选容易消化的,比如鸡蛋、牛奶、酸奶、鱼肉、去皮鸡胸肉、豆腐、豆浆这些。鸡蛋做法越简单越好,蒸蛋羹、水煮蛋都不错,好吸收不费肠胃;鱼肉选刺少的,比如鳕鱼、三文鱼,清蒸或煮汤,既能补蛋白又能补充不饱和脂肪酸;酸奶不仅有蛋白,还能调节肠道菌群,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菌群平衡了,免疫力自然跟着提上来。
这里要注意,补充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反而增加肠胃负担。成年人每天大概吃1个鸡蛋、300毫升左右牛奶,再搭配一两瘦肉或豆制品就够了;老人和小孩可以根据消化能力适当减量,比如小孩吃半个鸡蛋、喝200毫升牛奶。烹饪方式也尽量清淡,别油炸、红烧,多采用蒸、煮、炖、凉拌的方式,保留营养还不刺激身体。
第二样:高维生素C蔬菜——免疫细胞的“强化剂”
维生素C能帮身体清理多余的过氧化物,还能促进抗体形成,让免疫细胞更有战斗力,就像给“军队”的武器升级一样,能提高对抗病毒的效率。很多人以为补维生素C只能靠橙子、橘子这些水果,但其实不少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更高,而且性质更温和,不容易刺激肠胃,特别适合甲流季吃。
推荐大家多吃菠菜、小白菜、西兰花、菜花、胡萝卜、青椒这些蔬菜。比如西兰花,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还高,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提升免疫力很有帮助;胡萝卜里的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能保护呼吸道黏膜,黏膜是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黏膜健康了,病毒就难钻空子。
怎么吃效果好呢?蔬菜尽量现做现吃,别长时间浸泡或高温爆炒,不然维生素C会流失。比如菠菜可以焯水后凉拌,或者跟鸡蛋一起蒸蛋羹;西兰花焯水后清炒,加少量盐调味就行;胡萝卜可以跟排骨一起炖汤,既营养又好喝。每天吃够500克左右蔬菜,大概就是两盘炒菜的量,就能满足身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第三样:含维生素D的食物——免疫力的“调节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维生素D对预防呼吸道感染特别重要。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功能,要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免疫力会下降,感染甲流的风险会增加,就算感染了,症状也可能更严重。尤其是冬春季节,日照时间短,人体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不足,更需要通过饮食补充。
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深海鱼、动物肝脏、干香菇、蛋黄这些。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沙丁鱼,不仅富含维生素D,还含有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一举两得;干香菇经过日晒后,维生素D含量会大幅提升,泡发后炒菜、炖汤都合适;动物肝脏比如猪肝、鸡肝,维生素D和铁含量都很高,但胆固醇含量不低,建议每周吃1-2次,每次吃50克左右就够了,别吃太多。
除了饮食补充,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多晒太阳,每天晒15-20分钟,皮肤就能合成维生素D,而且免费又安全。不过要注意,别在太阳直射的时候晒,选择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晒伤皮肤。
光靠吃还不够,要想真正防住甲流,得饮食和生活习惯配合起来,形成一套“组合拳”,这几点大家一定要记牢:
第一,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这是医生和专家反复强调的,接种流感疫苗能降低患病率,就算感染了,也能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所以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季前就完成接种,重点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孕妇和医护人员,更要优先接种。不过要注意,对鸡蛋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急性感染病患者、孕期3个月内的孕妇不能接种,接种前可以咨询医生。
第二,做好日常防护,切断传播途径。甲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能通过门把手、电梯按钮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间接传播,所以防护要做到位:进入商场、医院这些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规范戴口罩;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咳嗽、打喷嚏后和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别对着别人打喷嚏。
第三,保持规律作息,让免疫力“养足精神”。熬夜会严重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让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就容易趁虚而入。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老人保证6-7小时,小孩根据年龄调整,比如小学生要睡10小时左右,初中生睡9小时左右。尽量别熬夜刷手机、追剧,晚上11点前入睡,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修复,免疫力才能在线。
第四,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平时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这些温和的运动,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后出汗了别马上脱衣服,避免着凉;要是已经出现感冒症状,就别勉强运动,好好休息才是关键,不然会加重病情。
第五,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充足的水分能维持身体新陈代谢,促进毒素排出,还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减少病毒附着。建议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大概就是8杯水,白开水、淡茶水、菊花水都可以,别喝太多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会增加身体负担,反而不利于健康。要是觉得白开水单调,可以泡点柠檬片、薄荷叶,或者煮点白萝卜雪梨汤,既能补水,又能清热润肺,缓解呼吸道不适。
第六,流感高发期,尽量少扎堆。在甲流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参加非必要的集体活动,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比如网吧、KTV、大型商场这些地方,避免跟感染者密切接触。要是身边有人得了甲流,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对方也应该居家隔离,不带病上学或上班,外出时务必戴口罩,防止传染给别人。
还有几点饮食禁忌要提醒大家:除了少吃凉苹果,生冷食物比如冷藏的牛奶、酸奶、冰淇淋,还有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也要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降低免疫力;辛辣食物会刺激咽喉和呼吸道黏膜,加重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炎症,让病毒更容易入侵。另外,油腻、油炸食物比如肥肉、炸鸡、薯条,还有高糖食物比如蛋糕、糖果、含糖饮料,也要少吃,这些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免疫力。
可能有人会问,要是不小心得了甲流,饮食上该怎么调整?其实原则跟预防时差不多,还是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可以吃点米粥、面条、烂面条这些容易消化的主食,减轻肠胃负担;继续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比如喝小米粥配蒸蛋羹,吃点清炒蔬菜;多喝水,要是发烧出汗多,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或电解质水,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还要注意,得了甲流后要及时对症治疗,高危人群确诊后,48小时内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效果最佳。居家隔离时尽量单独居住,减少与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的接触;密切监测病情,要是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别耽误治疗。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防甲流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神奇食物”,关键在于“科学防护+合理饮食+健康生活习惯”的组合。少吃凉苹果不是噱头,而是根据甲流期间身体状态给出的合理建议;多吃优质蛋白、高维生素C蔬菜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是为了给免疫力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甲流虽然传染性强,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防护,把免疫力提上来,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就算不小心中招,只要及时治疗、好好休息、合理饮食,也能很快康复。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技巧用到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稳度过这个甲流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