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只上11分钟就狂输14分!这都不上杨瀚森?开拓者大帅惹出争议
发布时间:2025-11-11 01:48 浏览量:1
11分钟输14分,这锅扣在一个人头上够狠,但开拓者主帅偏要把中国小将杨瀚森按在板凳末端,连试都不试,球迷直接炸锅:到底怕什么?
输球后翻开技术统计,里斯的名字旁边那个-14像红灯一样刺眼。
更刺眼的是,他下场时球队只落后个位数,终场哨响差距5分——短短一节不到,他一个人“送”掉9分。
球迷在社媒刷屏:换条狗上去也不至于这么惨。
可镜头扫回替补席,杨瀚森毛巾捂得严实,表情没波澜,心里是不是翻江倒海没人知道。
这不是第一次。
连续四场,他连垃圾时间都捞不到,官方名单里“DNP”三个字母像钉死的木板。
内线被热火揉碎74分,教练组就是不肯把高度换上去,固执得令人迷惑。
有人替教练开脱:新秀没防守位置感,怕犯错。
但犯错也得先上场,板凳能长出经验?
更尴尬的是管理层的态度。
Woj爆料球队正在评估下放方案,让杨去发展联盟“撕裂之城混音队”找感觉。
听起来像救命稻草,可消息一出,中国球迷并不买账:既然一队不用,为什么不早放?
混音队两连胜,内线人手刚好空缺,每场腾20分钟给新人并不难。
拖着不下放,又不给时间,像极了把鱼晾在岸上,还指望它学会游泳。
有人翻出去年选秀后的采访,教练组口口声声“长期培养”“不会拔苗助长”。
话音在耳边,现实是连苗都不给阳光。
NBA最残酷的地方就在这里:说得好听,身体很诚实。
战绩压力一上来,潜力只能让位即战力,哪怕即战力正在把比赛往火坑里推。
也有人担心下放会“掉价”。
其实恰恰相反。
发展联盟赛程密集,节奏比NBA还乱,却正是练反应、练对抗的好地方。
周琦当年被火箭下放,回来后的护框站位明显提速;王哲林没去成,至今被诟病移动慢。
例子摆在那,开拓者教练组不会看不到,他们只是犹豫:怕下放后打不出来,更怕打出来后自己没面子。
从球队角度,一个二轮末段新人本就不是非留不可。
但从球迷视角,那是国家队未来五年的内线答案。
两种期待撞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僵局:
教练想保战绩,球迷要见未来,管理层夹在中间和稀泥。
更深层的问题,是开拓者根本没有清晰重建路线。
利拉德走后,他们口口声声“青春风暴”,场上却靠老秀格兰特和布罗格登撑场面。
既要当下票房,又要未来潜力,结果两头不靠。
杨瀚森不过是这个大杂烩里最显眼的牺牲品。
短期看,最快解套的办法就是官宣下放。
别等五连客结束,也别再观察,立刻去混音队报到,先把比赛感觉找回来。
在发展联盟刷出20+10,再回一队,教练想不用都得掂量舆论。
长远看,经纪人团队也该行动,夏天如果还是这种状况,不妨考虑交易申请。
NBA从来不缺下家,缺的是能打上球的舞台。
当然,故事也可能一夜反转。
下一场若对手内线更强,里斯再送个-20,教练的耳根子可能就软了。
毕竟,饭碗比面子重要。
到那时候,杨瀚森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自己手硬不硬。
说到底,球迷的愤怒不是非让他立刻首发,而是想看到一条清晰路径:
要么下放练级,要么给10分钟试错,别把人生耗在板凳末端的毛巾里。
11分钟输14分的极端案例已经摆在那儿,教练还装睡,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所以,别再刷“为什么不上”的弹幕了,盯着接下来这两天,看球队是否提交下放名单。
如果截止日前还没动作,那基本可以判定:
开拓者对这位中国小将的未来,只是嘴上客气,心里早打算盘。
真到那一步,球迷也该换个角度支持——去发展联盟直播间,数字一样能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