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屏幕技术有多野?
发布时间:2025-11-15 07:48 浏览量:1
最近进了趟城,参加了 TCL 华星的显示生态大会(DCT),见识了不少“好屏”。
给大家看看。
先来几个神兽镇楼,这些是印刷 OLED ↓↓↓
我在《一个国家的野心》中写过,这是华星十二年前就憋着要研究的技术,它可以像打印一张报纸一样打印屏幕。
这种工艺有多凶呢?
想象一下,一毫升墨水,切分成十亿滴,用打印机每秒喷出去四万滴,每一滴都精确到位。
这么一来,同等产线投资直接砍半,单块屏幕的成本还能降至现有蒸镀技术的 80%。
技术继续演进,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甚至到现在的五分之一、十分之一也有可能。
就这么猛。
这是纯纯的下一代 OLED 生产技术,没有之一。
但是!由于技术在成熟过程中,功耗和像素密度长期存在劣势,一直没能搭载到主流设备,例如手机、电脑上。
这个技术天花板被华星用脑袋磕碎了,2025 年,他们已经在广州开工建设高世代(G8.6)印刷屏幕工厂(t8),就是要死磕主流屏幕的量产。
为了证明所言不虚,他们抽冷子发布了一个牛 X 的屏幕:
5.65 英寸的手机印刷 OLED 屏幕。
现在普遍的印刷 OLED 极限就在 300 PPI 左右,但华星愣是给搞到了 390 PPI ↓↓↓
这块屏幕只是一个大故事的注脚。
它背后是中国显示技术决心接棒韩日,引领全世界显示技术创新的漫长征程。
接下来再看一个,全球最小的硅基 Micro LED 显示。
它在哪儿呢?在眼镜里↓↓↓
这个屏幕只有 0.05 英寸,比米粒还要小好几圈。
这个屏装在眼镜上几乎没有增加什么重量,但却能提供巨大的视野和信息——PPI 干到了恐怖的 5080!
我用手机实拍了一张,你感受下,它就这么水灵灵地出现在眼前:
话说 TCL 华星 CEO 赵军做演讲,全程就是戴着这个眼镜,用做提词器。
赵军
除了小的,还有大的,163 英寸的 MLED 显示屏幕↓↓↓
所谓 MLED,是指背光模组使用了小型的 LED 的屏幕,比那种常见的灯珠背屏清晰得多。
关键在于这种技术的屏幕可以无缝拼接,理论上想拼多少块都行,称得上“拼多多”,是做户外广告的天选之屏。。。
据说是赵军去了纽约时代广场,看着巨大的广告屏,受了刺激,回来就推动上马 MLED, 56 天从设备搬入到屏幕点亮,再过 35 天就出货了。
中国制造是真往死里卷啊。下次再去纽约看,没准广告屏就换成华星的了。
再看几个世界之最:
全球最薄的LCD笔记本电脑显示屏↓↓↓
全球最窄边框的OLED平板显示↓↓↓
还有最耐操的手机折叠屏。
你看,这块折叠屏已经做了 204595 次仰卧起坐↓↓↓
除了正常的屏幕外,在汽车前面那个 AR-HUB 也是很有门道的。
因为它就在驾驶员正前方,要和道路实景共同组成驾驶员的视野。所以亮度必须得匹配室外环境。
所以,TCL 华星搞了一个全球最高亮度的 Micro LED AR-HUB 显示↓↓↓
而且这块屏幕的工作环境是真恶劣,阳光暴晒,冬日严寒,过热+过冷,时间长了十有八九会受工伤。
人们对爱车关爱有加,却很少注意水深火热中的 HUB。
华星搞了一个可以感知温度并且可以调温的 AR-HUB,里面的温感器可以分别感知屏幕上各个点位的温度,防止单点过热。
华星师傅告诉我,这个技术刚刚研发成功,不久后就应该能上实车了。
你看,下方的 37.8 度指的就是屏幕上最热的一个点的温度。
挑战技术指标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因为显示屏是新近百年出现的人造物。对于人类几十万年适应了自然光的眼睛来说,它简直是一个“入侵物种”。
赵军说,华星的屏幕有个基本目标:一直想复刻自然光。
这意味着必须让显示屏这“个人造”物拥有“自然物”的特征。
自然物有很多特征,例如:反射的光线方向随机分散,光谱是太阳光的光谱,发光是连续的,等等。。。
怎么用屏幕把这俩事儿给模拟出来呢?
他们做了一个能发出最接近自然光光谱的屏幕。
还有这个护眼屏幕,底层发光材料就做到光线角度分散,并且表层还加了散射材质,好处有俩:
1)从哪个角度都能看清。
左边这个是护眼屏幕,右边这个是路人屏幕。
2)光线照在上面,不反光。
这是手电打在普通屏幕上↓↓↓
这是手电打在护眼屏幕上↓↓↓
这俩特性,对于青少年的视力来说是拯救级的!
屏幕的优良品质太多了,华星怕大家记不住,于是给简化成了四个字母:APEX。
后续 APEX 会成为一个厂牌,将来你买电脑电视啥的,看到屏幕上(或说明上)有这四个字,闭眼买就对了!
APEX 厂牌
赵军说,华星这十几年的追求就四个字:一块好屏。
但什么是“好”,学问可大了。
参数高,当然是好。
但是,体验棒也许是更大的好。
而终极的好,可能是对人本身的关怀与善意。
如果一块屏能够完美复刻太阳的光辉,如果制造一块屏的材料能够极大程度环保利用,如果一块屏幕减少一个戴眼镜的孩子,减少一个失眠焦虑的夜晚。。。
它也许就是“一块好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