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下狠手:肥胖、糖尿病者将被拒签!新政引全球争议
发布时间:2025-11-15 16:17 浏览量:1
11月15日,一则来自美国的签证新政引爆全球讨论:
国务卿鲁比奥已正式指示全球美国使领馆,将肥胖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列为拒绝外国人申请签证的核心理由。
这一被美政府称为“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政策,不仅让无数计划赴美工作、团聚的人陷入焦虑,更因“自相矛盾”的设定引发巨大争议。
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曝光的官方电报,此次新政的核心逻辑是“防止外国人成为美国公共负担”。
美政府认为,肥胖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呼吸暂停、胆结石等疾病风险,而这些病症“需要数十万美元的长期护理”,可能消耗美国有限的医疗资源——这一结论还被强行绑定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试图证明政策的“科学性”。
更严苛的是,审查范围不止覆盖移民签证(如绿卡申请),连H-1B这类短期工作签证也被纳入;
除了申请人本人,签证官还需评估其亲属是否有“残疾、慢性病或特殊需求”,若判定可能影响申请人工作能力,同样会直接拒签。
最受诟病的是“自由裁量权”问题:签证官并非专业医疗人员,却被要求判断申请人的健康状况是否“未来可能依赖公共福利”。
正如弗吉尼亚州移民律师维克·戈尔所言,“这相当于让非医生决定谁是‘健康风险’,以往从不被视为问题的肥胖、轻度糖尿病,现在都可能成为拒签死穴。”
新政刚公布,就因“自相矛盾”被推上舆论风口。CDC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本土成年人肥胖率高达40% ,糖尿病患者超3000万,若按同一标准审查,“国会山可能空无一人”。
更讽刺的是,有网友直接晒出特朗普本人的超重照片调侃:“按新政,总统是不是该先被自己国家拒签?”
全球范围的反对声更加强烈:印度媒体直言,新政是“对印度IT移民的精准打击”——印度IT从业者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超重比例较高,未来赴美工作将举步维艰;人权观察组织已发起请愿,短短3天收集超10万签名,要求撤销“基于伪科学的歧视性政策”。
有匿名美国国务院官员透露,这份政策电报“未经正常医疗、法律审查渠道,完全由政治领导层草拟”,本质是特朗普政府为兑现“打击移民”竞选承诺,刻意制造的“噱头式政策”。
要知道,美国“公共负担”审查原本仅针对传染病或药物滥用,如今将肥胖等“生活方式病”纳入,已突破百年移民政策的底线。
新政落地后,以下三类计划赴美者需格外警惕:
技术移民群体:如印度、中国的IT工程师、程序员,常因久坐、高压工作导致超重,以往凭技能轻松获签,现在可能因体重数值被拒;家庭团聚申请者:若为父母申请绿卡,且父母年龄超65岁、有糖尿病或轻度肥胖,大概率会被判定为“潜在医疗负担”;低收入群体:即使健康无虞,若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25%,再叠加轻微健康问题,会被直接认定“无法自给自足”,拒签风险翻倍。更无奈的是,政策缺乏明确标准——既没说“肥胖”的具体BMI数值,也没界定“慢性病”的严重程度,全凭签证官主观判断。有申请人吐槽:“这相当于把命运交给陌生人,可能前一个人超重10斤通过,下一个人就因同样情况被拒。”美国政府声称新政是“为美国公民利益着想”,但本质上是借“公共负担”之名,行“选择性移民”之实。
当一个国家将健康状况与移民资格粗暴挂钩,无视自身更高的肥胖率,却对外国人设置严苛门槛时,不仅会损害其科技、经济领域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更会让“平等、包容”的口号沦为笑柄。
目前,已有多个移民团体计划起诉美国政府,质疑新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这场围绕“肥胖拒签”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最终买单的,或许会是美国自己——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从不是“筛选健康人”,而是包容多元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