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东周乱世的开局

发布时间:2025-11-15 21:00  浏览量:1

西周的故事咱们基本读完了,今天咱开始读东周的事故,话说幽王死在骊山下的那把火,不仅烧没了西周的王宫,更烧碎了周天子的权威。太子宜臼在申侯、鲁侯这些诸侯的拥戴下即位,就是周平王。可镐京早就被犬戎烧得一片焦土,西边的戎狄还天天惦记着来抢,平王实在待不下去,只能咬咬牙:“迁都!往东去洛邑!” 这一迁,就把周朝分成了两半 —— 西边是已成过往的西周,东边是乱糟糟的东周。

太子宜臼(jiù):姬宜臼,周幽王之子,母王后申后,就是申国他姥爷带着人把西周灭了,立了他为周平王。

平王东迁那天(公元前770年),场面看着热闹,实则满是凄凉。晋文侯、卫侯、郑伯、秦伯带着兵马护送,可这哪是 “护驾”,更像是 “搬家”—— 王室的财宝早就被犬戎抢空了,宫女太监们抱着仅剩的礼器,大臣们骑着瘦马,一路东行,连像样的仪仗都凑不齐。平王坐在车里,回头望着西边冒烟的镐京,心里五味杂陈:“先祖创下的基业,到我手里竟成了这般模样。”

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也就是唐叔虞的后代,就是那个君王慎言,成王封他弟唐叔虞到唐的后世晋国国君。此时正保护平王搬家。此时晋文侯应该是平王的叔叔辈。

卫侯:卫武公,姬姓卫氏,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卫国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在位。

郑伯:郑武公,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

秦伯:秦襄公,此时在东周时大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洛邑,平王第一件事就是给护送的诸侯 “论功行赏”。他特意下旨给晋文侯,赐了他不少财物,还封了高官,毕竟晋文侯是嫡长子复位的榜样,又一路护着自己;至于秦国,平王实在没东西可赏,就画了个 “大饼”:“西边的邠、岐之地,本来是周室的老家,现在被戎狄占了,你们秦人要是能把戎狄赶跑,那片地就归你们了!” 秦襄公一听,眼睛都亮了 —— 秦人本来就想靠军功立足,这下有了合法的扩张理由,往后拼了命也要往西打。晋国也得了不少土地,诸侯们看着王室的 “赏赐”,心里都清楚:周天子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说一不二的主子了,现在得靠自己抢地盘、攒实力。

刚安定下来没两年,各路诸侯就开始 “小动作” 不断。齐国直接灭了小国祝,连个招呼都没跟平王打;郑国更狠,趁着王室衰弱,出兵灭了虢国,把虢国的土地、人口全吞了。平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手里没兵、兜里没钱,只能装没看见 —— 这东周的规矩,从一开始就乱了套。

秦国人倒是真听话,拿着平王的 “空头支票”,天天跟戎狄死磕。秦襄公带着大军往西打,打了好几年,终于收复了不少土地,可他自己却在一次伐戎中战死了。儿子秦文公接着父亲的事业,接着往西打,十几年后终于大败戎师,把岐东的土地收了回来,还特意派人把这块地 “还给” 王室 —— 其实就是做个样子,毕竟岐西的土地早就被秦人牢牢攥在手里了。秦国人一边打仗,一边忙着建国:迁到汧、渭河边,修城池、建祠堂,还学着中原的样子搞起了祭祀,甚至开始用 “族刑”—— 一家犯罪,全族受罚,靠着这严苛的规矩,秦国慢慢攒起了实力。

周平王二十一年,在黄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 携邑,一场改变东周局势的暗杀行动正悄悄展开。话说当年,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在一些诸侯的支持下,也自立为王,号称 “携王”。这么一来,天下就同时有两个周天子了,一个在洛邑,一个在携邑,这种尴尬局面足足持续了二十多年,把周平王的王位搞得摇摇欲坠。

晋文侯姬仇可是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瞅准了这个机会。他心里盘算着:要是能把携王干掉,既能向周平王表忠心,又能在诸侯里出出风头,以后晋国称霸中原也能有个好开头。于是,他偷偷安排了一队精兵,趁着携王这边放松警惕,突然发动袭击。一番激烈打斗后,携王姬余臣死在了乱军之中。这场争权大戏终于落幕,周平王的王位暂时保住了,晋国也借着这波操作,在东周初期的舞台上刷足了存在感。

晋文侯去世后,他的儿子昭侯继承了王位。昭侯有个叔叔叫成师,被封在曲沃,人称桓叔。桓叔野心勃勃,一直想当晋国的老大。他暗中勾结大臣潘父,让潘父杀了昭侯,打算自己取而代之。没想到晋国百姓坚决反对,他们愤怒地杀了潘父,还拥立昭侯的儿子孝侯做了新国君。从这以后,曲沃的桓叔和成都城的晋侯就成了死对头,两方势力水火不容,晋国也陷入了长期内战,分成了两派打得不可开交。

成师(桓叔)死后,他儿子庄伯更狠,直接带兵打进翼城(晋国都城),杀了孝侯。可晋国人还是不认他,又把孝侯的儿子鄂侯立起来,把庄伯赶了出去。这场内乱闹了几十年,把晋国折腾得够呛,而平王只能远远看着,连调解的力气都没有 —— 王室的威望,早就跌到了谷底。

除了诸侯内乱,周边的部族也没闲着。狄人打到了晋国的城郊,楚人直接侵犯申国,平王没办法,只能派王室的士兵去戍守申国,可这些士兵都是临时凑的,战斗力差得很,也就是装装样子。

东周的日子,就是这样乱糟糟的:诸侯们互相攻伐、吞小国、闹内乱,天上还总出怪事 —— 有一年春天居然下大雨雪,还有一年没云却打雷,大白天突然天就黑了(日食)。平王在位五十一年,天天看着这些烂摊子,想管管不了,想躲躲不开,最后在一个春天病逝了。

他死的时候,《春秋》这部史书刚好开始记载历史,有兴趣的可以看之前写的 《鲁隐公:内政无力、外交一流,春秋乱世里最冤的理想主义国君》一文。

而东周的乱世,才刚刚拉开大幕。诸侯们谁也没把王室放在眼里,接下来的日子,更是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争霸的时代要来了。

大伙琢磨琢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为啥越来越没权力?秦国为啥能借着伐戎崛起?晋国的内乱又给后来的 “春秋五霸” 埋下了啥伏笔?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