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且唯一!北京人形自研XR-1模型通过具身智能国标测试
发布时间:2025-11-16 09:11 浏览量:1
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在编国标发布“求索”具身智能测评基准EIBench,并邀请多家国内顶尖具身智能团队参与首次测评。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形”)的XR-1模型获得CESI-CTC-20251103具身智能测试证书,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该测试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这代表着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面临数据难复用、模型泛化性差、安全难保障等共性难题。针对这些行业痛点,本次测评基于编制中的国家标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从数据格式、具身智能大模型、安全及可信赖度等维度构建起一套国家标准级的测评指标体系,为行业树立了清晰的发展“路标”。
在测试中,XR-1表现亮眼。它在天工2.0、UR、Franka等三款机器人上,针对取放、推拉、旋转、插入等双臂技能进行基础测试,以及在物体颜色、位置、姿态、环境亮度、色温、背景、干扰物等七大维度的泛化测试中,一致通过。每项测试定量采集40—50条少量数据,在每个任务的每项测试维度进行10次以上的真机测试,测试全程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参与,在流程设计和实际执行层面均做到了标准化、公平可复现。
XR-1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在VLA模型多个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作为北京人形发布的跨本体VLA模型,XR-1依托超百万量级的自有多本体数据,采用创新的多模态视动统一表征学习方法,整合各类机器人操作数据和海量互联网视频数据等,实现了跨机器人平台的通用操作知识积累与特定场景的快速学习。此前在多种机器人本体上的大量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多本体、多技能、多任务、稳健泛化能力与快速掌握新技能的潜力。
以XR-1为基础,北京人形还加强了“慧思开物”平台的通用技能库,实现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的能力,减少了具身智能应用开发的成本与用时,打通了具身智能技术走向大规模产业应用的关键路径。
XR-1此次通过测评,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认证,更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准的建立,将推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创新。作为北京亦庄的创新中心平台,北京人形将继续以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推动具身智能加速迈向“最聪明和最好用”的新高度。北京亦庄也正以场景牵引,以政策支撑,以标准引领,加速构建涵盖“大脑”“小脑”“本体”的具身智能全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