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浙江公厕被打女子称查出白血病,家庭已无力承担医疗费
发布时间:2025-11-16 16:39 浏览量:2
22岁的徐某,曾在浙江一处公厕遭陌生人暴打二十多分钟,如今又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建议尽快做骨髓移植,前期费用要四五十万元,她说自己“真的不想死”
她第一次觉得不对劲,是案发前两三天
那个男人总去她家附近的小超市,嘴角翘着,站在快递架前“取快递”,一会儿又空手离开
柜台后,她习惯性地把找零的硬币理顺,余光里那张脸总是停在门口
说白了,那几次出没就是踩点,她后来才知道
10月30日下午,厕所隔间的门没锁稳,她刚转身,砖头就砸上来
耳边嗡的一声,空气里都是粉尘味
对方捂口鼻、伸手挠眼,她双手拼命去推,脚下乱蹬,直到外面有人脚步靠近,男人惊慌掉头
警方当日将嫌疑人俞某抓获,次日刑拘,后依法逮捕
那夜的医院,灯光冷白
医生给她剃了头发,眼部缝合,脸肿得看不出原样,牙齿脱落,有的竟嵌进了肺里
她在镜头前轻声说:“真的很疼,真的不想看到镜子”
视频被转发了无数次,很多人提醒她去众筹,但一家人连饭都顾不上,谁也不懂流程,也腾不出手
案子后来有了结果
俞某被判有期徒刑2年11个月,其家属象征性赔了2万元医疗费,此后再无联系
徐母说,试着去沟通,对方一句“交给律师”就挂了,她们既没请律师,也打不起官司
换句话说,法律阶段收尾了,但生活的窟窿还在往下掉
熬到今年,她的伤几乎都治得差不多——头皮上的疤淡了些,脸上也能看出年轻人的轮廓
可身体却越来越虚,先是反复发烧,再是喉咙痛、流鼻血停不住
11月14日,她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直说:越早移植越有机会
医生给的判断并不悲观:移植成功率不低,但关键在时间
问题是钱
骨髓移植前期费用粗算四五十万元,还不算后续
她们已经把家里那间小超市转让了,父亲因肝硬化早就干不了重活,母亲常年吃药,家里无房无车,弟弟还在上学
之前母亲去工地洗碗,腰椎病犯了,干了十几天就回家
对这个家来说,医院的每一张单据都像一块铁
为了省钱,她已转回老家医院做基础治疗,等杭州医院的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再拟具体化疗方案
床头柜上堆着检验单,纸角被翻得起毛,她盯着上面的字,像是盯着一座看不到顶的山
她给母亲打电话时哭了,母亲沉默了很久,只说了三个字:我们尽力
她不是没试过自救
她自学考了成人本科,也想回学校继续读书,可头痛来得毫无征兆,眼睛时常发黑,走在路上像踩棉花
她说过自己“三年没出过门”,不是夸张,是怕晕倒也是没钱
去找工作?
几次面试,她一提视力问题,对面就客气地把话题转开
那场暴力,不只打碎了一个人的骨头,也打乱了她的路径
永康市公安局曾通报她的伤势达到轻伤二级以上,流程依法推进,这些公开信息给了社会一个交代
可走出法庭门口,账单、复诊、营养、交通,都是一笔一笔的现实题
业内人士提到,刑事惩罚之外的民事赔偿、司法救助、社会兜底往往衔接不顺,尤其对贫困家庭来说,哪一环慢一拍,病情就可能向下走
有争议的地方,我们也得说清:俞某是否存在精神异常,警方未公开精神鉴定结果;
白血病与当年的伤害并无确证因果关联
网上的讨论冷不丁就跑偏到这些枝节上,但对她眼下最要紧的,无非是“怎么撑到移植那一天”
我听到她说“我不想死”的时候,心里也咯噔一下,人到谷底,最朴素的愿望竟是活着
类似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2013年,山东有名女大学生被伤害致瘫,家里撑不起护理费,最终因并发症离世;
2021年,湖南一位女性被砍伤致双腿截肢,赔偿迟迟不到位,只能靠手工维生
这些并不是个案,而是风险地图上反复亮起的红点
不同的是,徐某眼前还有治疗窗口,但窗口不会一直开着
她也不是完全孤身
舆论的光会照进来,规范的捐助渠道、医疗社会工作者、法律援助和政府临时救助,能不能快一点、准一点,这是考题
更扎心的是,程序和流程对弱者来说常常像一道门槛,听起来就让人打退堂鼓
我的看法简单:别把会哭的孩子当麻烦,越早给实操的手把手,越可能少一场悲剧
接下来几天,有几个节点值得关注
11月17日,杭州医院基因检测是否出结果,化疗方案能不能先拟一版
11月18日,会不会有公益机构对接她,开启规范的求助通道
11月19日,骨髓配型有没有新进展,移植排期有没有眉目
这些都关乎她能不能等到那台手术、能不能顺利扛过第一关
“她没做错什么,却一直在受苦”
这是她母亲的原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划在心上
法律能惩罚施暴者,但修复受害者的身体与生活,需要更多社会的手,也需要制度更早一步把梯子递过去
我们常说命运无常,其实每一次“无常”后面的选择,都是人事可为
夜里,病房外的长廊有股消毒水味,冷得很
她把手机贴在胸前,屏幕里是那段话:“我一点都不想死,我想活下来,希望大家能帮帮我”
这句请求既不华丽也不煽情,却直直地落在地上,砸出一个响
如果说她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被病痛吞没,像普通人那样,起床、出门、回家
我愿意相信,这次,时间和人心,会站在她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