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科创筑梦 智启未来——合水县以AI赋能教育 激活县域育人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1-17 18:03 浏览量:1
“十四五”时期,合水县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县域校情学情实际,以AI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突破口,通过夯实硬件基础、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育人模式、强化师资力量等举措,推动县域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跨越,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在西华池小学无人机社团,机器人助教“小华宾果”正配合教师为学生系统讲解无人机应用知识,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让课堂活力满满。近年来,西华池小学精心打造无人机社团,教师从编写简单运算程序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无人机操控技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技奥秘。
“今年,我们学校有了机器人助教‘小华宾果’,它让我们的社团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对科技知识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西华池小学学生张妙菡说。
“十四五”期间,西华池小学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把抽象的学科知识点转化为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鲜活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同时,学校构建起“普及课程+社团科创课程”的阶梯式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差异化内容,确保全体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概念。目前,15%以上学生已能熟练运用AI工具辅助学习,信息素养显著提升。
“AI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重构教学模式、培养科创素养的核心引擎。今后,我们会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让技术真正服务育人本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学生。”西华池小学教务主任邵文奇说。
作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另一试点学校,乐蟠小学聚焦教育教学核心环节,积极探索AI技术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园管理、家校协同等领域的常态化、深层次应用,着力打造“班班有场景、人人能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格局,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率、质量与个性化水平,助力构建现代化育人体系。学校推广适配教学的AI工具,教师依托智能备课平台和学情分析工具,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备课效率提升50%,薄弱知识点教学的针对性显著增强。
同时,学校还聚焦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打造趣味化、生活化的科创课程,通过讲解智能小车编程逻辑、图形化编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开展了智能设计,在学了各种电子元件之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出自己想做的作品,从而开发孩子的思维。我们也带领学生去参加国家、省市级的一些赛事,在比赛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乐蟠小学教师张晓菊说。
“十四五”以来,合水县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全面纳入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80%,3所试点学校率先部署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状态的精准诊断与智能评估,为AI技术落地筑牢硬件支撑。
“十四五”期间,全县共组织教师参与国家、省、市、县及校本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600余人次,全面强化了教师在备课、授课等核心环节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合水县学生在省市级及国家级科创赛事中表现突出,560余人荣获市级以上奖项,其中159人获得省级奖项、47人获得国家级奖项,形成了良好的科创教育生态,县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以‘四位一体’发展路径为指引,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夯实硬件基础、创新应用模式、深化平台赋能和提升师生素养等措施,逐步构建协同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今后,我们将紧扣数字化教育体系建设主线,聚焦融合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两大关键,持续打造‘合水人工智能教育’品牌,全力推动我县数字化教育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合水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电教股股长周常浩说。
科创筑梦启新程,智教融合向未来。合水县将持续深化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智能教育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与县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记者 李茜茜 郭晋健
总监制:王廷斌
监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编:文昱绚
编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