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降至54.5%,学生群体支持度骤降10%!
发布时间:2025-11-17 19:20 浏览量:1
54.5%这个数字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在执政党心口,血没喷出来,但疼得清楚。
一周掉2.2%,看起来只是小数点,换算成选票就是三十万张活生生的人转身走了,连招呼都不打。
他们为什么走?
把民调拆开,学生群体一次溜走10.4%,等于每十个大学生里就有一个把头像从支持栏里抠掉,动作干脆。
年轻人本来最不怕吵,也最不怕吵得烦,可他们这次嫌吵得没意义,吵的是“大藏洞上诉”这种听三遍都记不住的名字,吵的是谁把文件递给谁、谁又收了谁的钱,吵得没新手机、没工作、没房租下落。
学生要的是下课以后能面试,不是看国会直播里议员互相撕纸。
执政党以为“司法程序”四个字能压住火,结果火顺着网线烧到投票APP里,一点就撤。
家庭主妇掉7.8%,这个数字比学生更扎手。
她们平时不喊口号,只算菜价,今天超市白菜卖三千八,明天电费账单又多出一页,厨房里的火没空管国会里的火。
支持率下滑那天,正好是教育部预告新学期午餐费上调的下午,消息堆在主妇的聊天群里,比检方通报更醒目。
她们不会上街,但会在投票日把丈夫的车钥匙藏起来,让家里少一张“稳定票”。
政党支持率里民主党只保住0.2%,像给漏气的轮胎贴口香糖,看着还在,一踩油门就瘪。
国民力量党掉到34.2%,连续两周,说明在野党也没捡到便宜,民众只是单纯把两个选项一起拉黑,谁也没捞到好处。
首尔掉3.9%,釜山蔚山庆南掉3%,地图往下掉的颜色一模一样。
首尔年轻人多,釜山港口工人多,两边看似不同命,却同时烦同一套话术:把外交当创可贴。
韩美“情况说明书”里写着的核潜艇合作,说能抵消政治负面,结果支持率在后半周只爬回0.3%,连误差都算不上。
核潜艇再威风,也开不到汉江里给上班族省交通费,更开不到菜市场里替主妇砍价。
外交牌打出去,国内听不到炮响,只听见账单响。
执政党想靠“安全红利”撑腰,却忘了安全感不能刷卡买泡面。
检方1月决定重新翻“大藏洞”旧账,动作选在民调公布后的第三天,时间精准得像对表。
执政党骂“政治施压”,在野党喊“司法偏袒”,两边台词早写好在U盘里,随时插播。
真正决定案卷走向的不是检察官,而是支持率曲线:一旦跌到50%以下,在野党就会加速申请逮捕同意,把火再拱一层;如果曲线回弹,检方又可以“补充侦查”名义把案卷锁回柜子。
法律条文被绑在支持率上,一起坐过山车。
李在明想要的是时间,时间能换来预算、换来法案、换来能写进政绩单的数字,可时间偏偏被案卷啃掉。
每过一周,新闻滚动条就多一行“检方再召人”,把政绩单撕下一角。
三十岁以下群体一共占选民四分之一,却掌握社交话题百分之百。
他们把“大藏洞”三个字做成梗图,配上“今天你也上诉了吗”弹幕,刷一次,支持率就掉一点。
年轻人不是不懂复杂,是懂了你也不给他工作,那他就不陪你玩复杂。
执政党放出的“青年政策”是利率3%的贷款,年轻人看到的是又一笔债,没人想背债替别人的官司买单。
想拉回他们,要么把利率降到零,要么把官司结束掉,两样都做不到,就只能看着数字继续掉。
70岁以上人群掉7%,最让操盘者夜里睡不着。
老人投票率常年九成以上,年轻人再吵也只是潜力,老人是真票。
他们离开的原因简单:电视新闻每天播“上诉”“抗告”,遥控器按一圈,连天气预报都被挤掉,老人干脆关掉电视,也关掉对现任的耐心。
老人不会发帖,但会拄拐杖去投票站,把印章盖给另一个名字。
想拉回他们,需要把新闻变成“养老金到账”字幕,而不是“检方传唤”字幕,可检方日程表不会按养老金发放日排。
支持率跌到54.5%,像一道裂缝,谁都能看见水往里灌。
执政党想堵,手里却只有外交胶带;在野党想凿,手里也只有司法凿子。
两边都在等,等对方先撑不住,等裂缝自己塌方。
选民等的东西更简单:菜价降、利息停、官司完。
谁能先给出其中一样,谁就能把这0.3%的回升变成真正的3%、5%、10%。
给不了,就继续看数字往下掉,直到“大藏洞”变成所有人耳朵里的茧,也变成投票机上的空白格。
数字已经摆在那儿,54.5%不是终点,只是下坡的一个路标。
你还愿意把希望拴在谁身上?
下一次民调,你是让数字继续掉,还是让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