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该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基础病加重?

发布时间:2025-05-17 13:24  浏览量: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身边不少人已经把新冠当成“感冒”看待,但有一个群体,一旦感染,可能不是“发烧几天”这么简单。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为什么容易“节节败退”?

原本平稳的血压,突然飙升;控制得还不错的心脏,一下子负荷过重;甚至平时没有症状的人,住进了ICU。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本身不是直接杀手,可一旦撞上新冠,危险就来了。

先别急着恐慌,咱得先搞清楚:为什么一个“基础病”会在病毒面前变得这么脆弱?

高血压这个病,说起来常见,但它对身体的慢性损耗,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它悄悄影响血管弹性,增加心脏负荷,长年累月,就像屋顶的裂缝,平时没事,一下大雨全漏了。

新冠病毒感染时,身体的防御系统会全面启动,不仅仅是对病毒“宣战”,还会牵连到血压、心率、免疫、甚至肾功能。

高血压患者本就处于“高压”状态,新冠一来,等于火上浇油。

一些人在感染初期没太大症状,但几天后突然出现头痛、胸闷、心悸,这时候再去测血压,早已突破了原本的控制线。

这不是偶然。新冠病毒本身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再加上发烧、脱水、焦虑等因素,血压控制就容易失控

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会重症,但要是平时控制就不太理想,那感染新冠后,出问题的几率就高多了。

有研究发现,住院新冠重症患者中,已有高血压史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这不是吓人,这是现实。

所以问题来了,高血压患者如果真的感染了新冠,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注意什么?

第一件事,不能擅自停药。有些人一发烧,就以为吃药会“相克”,就把降压药停了,这是大忌。

大部分高血压药物,不会影响新冠的治疗,反而一旦停药,血压反弹,更危险。

特别是那些使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的患者,很多曾担心这类药与新冠病毒结合部位有关,其实目前临床已经明确,这些药可以继续服用,不仅安全,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血管。

特殊时期,药不能断,量不能乱。

如果有发烧、呕吐、食欲差,短期内吃不下饭,也要根据情况调整药量,但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决定。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水分补充。新冠感染可能引起发热、出汗、食欲减退,很多人因此水喝得少,结果血液浓缩,血压更高。

高血压患者本就对血容量变化敏感,一脱水,血压就飙

每天至少要保证1500毫升以上的水摄入,分多次少量饮用,别等口渴了才喝,那时候身体已经“报警”了。

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电解质平衡,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吃不下饭,可以适当喝点淡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但一定不要乱喝功能饮料,那些含糖含钠量高,反而加重负担。

饮食也得调整。新冠期间,不少人因为味觉减退或者没有胃口,干脆不吃饭,但高血压患者不能饿着身体硬扛

适当进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才能帮助身体恢复。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蒸南瓜,既养胃,也不会刺激血压。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避免血糖血压双双失控

还有一点特别关键,那就是情绪管理。新冠感染常常伴随焦虑、紧张,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很多人本就情绪易波动,再加上病情反复,血压更容易波动。

可以做点轻微的深呼吸练习、听轻音乐,保持规律的作息,别整天刷手机看负面新闻,那只会让身体更紧绷。

情绪不稳,也是高血压恶化的“隐性杀手”。

感染期间尽量减少剧烈运动,但也不能整天躺着不动。可以做些缓慢的肢体活动,比如在房间里来回走走,防止血栓形成。

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而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功能就不好,更容易中招。

如果已经出现胸闷、气短、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别犹豫,尽快就医。这可能是高血压急症或者新冠并发症的信号,耽误不得。

很多人感染后不敢去医院,怕交叉感染,但现在医疗机构防护措施都很完善,延误治疗才是更大的风险

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属也要多关注,一旦发现精神反应迟钝、行动不稳、血压持续偏高,一定要及时干预。

等病毒转阴了,也不能立马放松。很多人以为“熬过去了就没事了”,但其实恢复期血压波动仍然很明显。

病毒虽然清除了,身体还没完全恢复,高血压患者要继续检测血压,观察心率、睡眠、食欲等变化。

建议感染后至少连续两周,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记录下来,方便医生评估。

如果发现血压比平时波动更大,或是出现新的不适症状,要尽快复诊。

有些人感染后血压忽高忽低,这是自律神经紊乱造成的,不要轻易换药,有些情况会自动恢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康复期也是危险的过渡期,不能掉以轻心。

再提醒一句,有些人感染新冠后觉得“命都保住了,血压高点算啥”,但这种心态要不得。

血压控制不好,可能导致心梗、脑梗这些“沉默杀手”随时找上门来。

高血压本身就是长期慢病管理的过程,感染是一次冲击,但也可能是一个契机,让人重新重视自己的身体。

别把健康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尤其在病毒面前。

现在虽然新冠不再像2020年那样让人恐慌,但对于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它从来不是“小感冒”。

家里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降压药、体温计、血氧仪、血压计等基本工具,别等出事了才临时抱佛脚

新冠可能还会反复,但高血压每天都在影响着身体,只是人们习惯了它的“沉默”。

病毒可以突袭,但血压不能失控。

把握这两条线,才能在风暴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76-12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指南(第十版)[Z].2023.
[3]韩雅玲,霍勇,胡大一,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抗新冠病毒感染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2):95-102.